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因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很久以前“激励理论”就已经在人力资源的课本中提出,但是发展到现在,仍然有一些电力企业没有很好地推广和执行,或者在执行激励机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力企业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激励机制的基本方法以及健全激励机制的具体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力企业管理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

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人的因素非常重要,如果电力企业中人的因素控制得好,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的竞争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如果电力企业在人的因素这方面没有把握好或者说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其努力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1、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激励,主要是指运用有效手段激发人的行为,属于心理学术语,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是指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好各项工作,以有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激励机制一般指激励时机以及激励方法等因素组成的有机体,企业健全激励机制,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1.1 运用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以及生产经营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热爱企业、积极为企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团队,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的运用激励手段,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怎样才能将技术过硬、业务熟练的员工留住,并且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只有运用激励机制,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的发展效益与个人的经济利益能够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努力工作。

1.2 运用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自身价值

影响员工自身价值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道德修养、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几个方面;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条件以及工作机遇等等,同时也包含同事的帮助、上司的引导,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员工自身价值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内因起作用,还需要外因的鞭策和鼓励。只有这样,电力企业员工的自身价值才能够获得有效提升。打造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仅需要内因,外因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关注外因对于员工自身价值提升的重要作用,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多方面刺激和鼓励员工提升自我,提高工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价值,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 运用激励机制,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确保组织内部协调统一。对于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我们一定要仔细分析,明确激励的目的和作用。制定完善的激励目标,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升员工工作的动力,有效的实行绩效考核,明确进度计划,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对员工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激励,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依赖,进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2、激励机制的基本方法

现如今,一些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认识,认为对员工的激励就是给员工提职、加薪,对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缺少足够的认识,没有看到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不了解激励机制的基本方法。其实。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包含许多的内容,不但包含内部激励机制(即企业内部对员工的激励),同时也包含外部激励机制(即社会各界、消费者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激励),在这里,电力企业内部对员工的激励主要是指企业自我提升以及管理者对员工的鼓励(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鼓励),我们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电力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基本方法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2.1 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电力企业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主要是通过物质刺激,正面激励或反面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正面激励的主要方法有给员工发放奖金、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等,正面激励可以有效的激励员工提升自我价值,不断完善自我,将电力企业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有机的结合,促进电力企业健康发展。负面激励主要有罚款等,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物理利益是社会活动的基本保证,是人们有效进行社会活动的动因,因此,物质激励也是刺激人们进行有效活动的主要方法,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物质激励也是许多企业普遍应用是一种激励手段。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是有效刺激企业员工的一种物质激励方法。薪酬设计关系到物质激励的成败,关系到是否能够有效的激发企业所有员工的积极性,薪酬设计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同时,在薪酬设计过程中,还要了解同等行业的薪酬管理水平以及薪酬设计标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确保企业的人才不能够流失。随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不断提升,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薪酬管理也在不断的发展。不同的企业,薪酬管理措施也各不相同,物质激励的作用也不一样,下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下不同的薪酬制度所起的不同效果。一种薪酬制度是以业绩和技能为基础,这种薪酬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工资待遇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来划分等级,还有一种薪酬制度是宽带薪酬制度,这种薪酬制度的主要特点是薪酬浮动比例比较大,薪酬管理不按行政职务以及行政等级来划分,这种薪酬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没有岗位的限制以及行政级别的限制,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另外,还有一种薪酬制度是泛化的薪酬制度,这种薪酬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综合起来福利工资、基础工资以及津贴等,并且将薪酬管理与工作业绩挂钩,平衡投资与奖励。

2.2 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对于员工刺激是一种基础保障,精神激励对于员工的刺激也不容忽视。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物质需求,同时也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精神需求包括情感、荣誉、信任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属于更高层次的追求,企业员工在基础保障获得有效提升以后,更希望提升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精神激励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增强企业凝聚力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和谐的企业环境是精神激励的一个主要方面,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企业中,每一位员工都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企业的竞争机制公平、公正、公开,只要努力工作,每一位员工都有同等的晋升机会,为员工创造有利条件,激励员工踏实工作,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价值,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积极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

3、激励机制的具体途径

3.1 完善考评体系,明确岗位职责

电力企业要完善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考评体系,以便于督促后进员工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价值,激励优秀员工更加努力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考评体系,一些员工就会产生惰性心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科学的考评体系一定要精心设计,根据岗位的不同以及工作性质的差异制定有效的考评指标,并且将阶段性考评与综合考评有机的结合,时时跟踪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提升员工的责任心与事业心,考评结果要与工作业绩挂钩,与薪酬管理挂钩,与员工的职位晋升挂钩,对员工的考评要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员工的潜能,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3.2 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

电力企业的激励机制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激励。对于企业的普通员工,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需求,因此,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应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给予考虑,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它们能够放下包袱,努力工作。对于企业的部门主管以及基层管理人员,他们主要关注自我价值的提升以及职位的晋升,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多给他们挑战性的机会,不断地磨练他们的意志,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以激发他们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努力工作提升自我,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电力企业技术人员,他们在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还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鼓励,例如工作条件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价值,因此,我们要多给他们职业培训与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对于在技术上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还要给予更多物质上的奖励,以激励更加努力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4、结语

激励机制不是简单的提职和加薪,是电力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采取有效手段对员工的刺激,是运用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考评制度对员工进行有效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促进电力企业发展,提升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安鸿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张朝孝,蒲勇健.综合激励机制剖析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3]叶陈刚,王辉.知识型企业激励、成本与人力资源绩效.会计研究,2006(4).

[4]朱振玉.农村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与激励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

[5]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20-156.

[6]任沁新.基于企业诚信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