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品德课教学的导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品德课教学的导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宋代儒学大师宋禧曾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因而,导行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使导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避免口号式、标签式的“空对空”的现象呢?

一、导行要体现自主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教数学中,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发现的事情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大脑和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合一“的境界。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社会教学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促其内化导行的内驱力。如教学“

二、导行要讲究时效性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中,导行是提高教学实效的至关重要的重要环节。导行过程要遵循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行为实践的要求不过高、过低、也不过多多少。如,《为集体做好事》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学生寻找做好事的机会,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好事,对集体、对他人有利的事就是好事,好事就在我们身边。并联系学生实际,表扬做好事的同学。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观点,正确处理、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就能较好的掌握导行的尺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导行过程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品德现状,在备课时要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和教材有机结合,上课时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浅出的对学生教学有针对性教育。。如《学好各门功课》,针对一些学生偏科的现象,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行,其他课程无所谓。”学生通过讨论,明白的各科间的联系,明确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决心认真学好各门功课,为全面提高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导行途径要网络化

导行途径要一改过去封闭的状态,要主动与其他学科、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形成导行的网络,凝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作为支撑点、立脚点,不是孤立的导行,使导行更具实效。课堂教学突出明理,课外导行,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日之功,除了课内学习、校内训练,还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教学有计划、系统的训练。

四、导行形式多样化

导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明理导行、规范导行、榜样导行、评价导行、竞赛导行、表演导行、情感导行、练习导行等。各种形式即可单独采用或综合运用,达到预期的目的。在综合运用之后还可以追加后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内化导行,使学生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导行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举足轻重,我们要要确保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导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