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理性思维之花绽放于高中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理性思维之花绽放于高中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思维。说得简单些,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的思维发展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高中毕业生完全具备理性思维的能力。然而,以高考考生作文为例,考生普遍缺失最基本的理性思考能力,只注意到事物的表象,钟情于感性的倾诉,对问题缺乏深思反问,对事物和现象不会进行因果分析,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诚然,中国特有的文化传承导致了国人思维方式与西方的明显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西方则是理性的、逻辑的。我们必须明白,缺乏理性思维会使我们难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难以进行逻辑推理和检验对错,甚至制约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英国人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地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个问题依旧在困扰着我们,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钱学森之问”成为了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提出的问题振聋发聩,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反思。笔者以为,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造就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人才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如何在高中阶段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理性思维之花绽放芳香,为高校输送既有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素养的人才,笔者以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高考命题来引导、促进高中生理性思维训练

高考是为高校选拔优质生源,高考命题对考生的思维品质与思考质量必然要有充分的要求。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教授在《分值和题型:静悄悄的、实质性的突破——评2009年高考作文题》中指出:“抒情和感性叙事命题长期占据霸权统治地位,理性命题长期被忽视,脱离‘真知灼见’,盲目甚至麻木地拘执于‘真情实感’,是不是会导致素质上多情而弱智?”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结束后,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主张高考作文命题要改一改,从偏重感性和文笔,改为重视考查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明确赞成高考作文命题应该趋于理性。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潘新和教授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高中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对学生议论能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

近期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表现出高度关注考生自身思维品质与思考质量的倾向。通过命题让考生直接面对并走进坚硬的现实,早一点读懂社会,读懂历史,学会理性地思考人生,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拯救,何况写作本来就是一件与思维密切相关的事。

高考试卷的评价往往起着引领教育方向的作用。如前几年一些文笔华丽却无内涵的考生作文被评为“优秀作文”,高中语文教学“三重三轻”的弊病(重文章体例、重文章语言、重表达技巧,轻审题立意、轻思维深度、轻思想内涵)也随之出现。可喜的是语文界已经发现这一现象,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近年高考评卷中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有了明显的要求,高考优秀作文的共性是充分体现考生个性,有自己的见解并能言之成理,充满智性和理性的光辉。高考评价对理性思维的重视,能有效警醒考生重视理性思维训练。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理性思维训练

1 名篇示范,启发理性思维

高中生作文理性思维升格的总体框架构建仍应在课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授课时要对作品内容表象做深入的分析,挖掘蕴含其中的哲学意蕴,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阅读文章。名篇教学,应当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感知形象以后作深入思考,对写人的课文,试着评价、臧否人物;对叙事的课文则可评价事件,说出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在领悟课文基本意义以后,推想引申意义、象征意义,甚至是联想意义,启发学生在写作时参照模仿,这对提升学生理性思维水平大有裨益。

2 设疑激趣,激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的开端是好奇心,有好奇心是学生理性能力觉醒的一个征兆。因此,教学内容要有新意,教学方法要富有变化,要善于创设“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意境,善于巧设悬念、设置“障碍”,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在问题的探究中,教师只作引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根据上追问,不仅问是什么、怎么样,更要问为什么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着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会迁移到写作中,作文的理性思维自会得以呈现。

3 课堂“留白”,激发理性思维

时常听到“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公开课,“表演”结束,好评如潮。于是很多教师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好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似乎不能“冷场”,要上得热热闹闹、高潮迭起才满意。笔者对此不能苟同。语文课需要有适当的“冷场”,正如书画作品的有意“留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一个消化吸收、生成新知的过程,它需要静思,需要时间内化。课上得“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学生势必没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这种背景下所呈现的“繁荣”,只是一种“虚荣”。课堂有意安排一些学生自己读书思考的时间,教师多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作些指点和个别交流,养成学生冷静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有思想的芦苇”,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

三、在高中作文写作训练中,注重理性思维训练

写作过程始终伴随着思维活动。学生在各种文体的练笔中,在大作文、小片段、周记等形式中展现自我、放飞思想。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理性的思维方法,训练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高中阶段,应以论述类作文写作训练为主。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是其本质特征,讲求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分析”是议论文写作的最基本要素。

1 因果分析法。即在叙述事例之后,说明事例的原因或结果与论点的关系。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当事例带有缘由性时,就分析其结果,即由因求果。可用“之所以……是因为……”“正是由于……”的句式对事例进行分析论证。

2 假设分析法。即在列举事实论据之后,紧接着提出与论据相反的假设,并引出相应的结果,从而证明原论点的正确性。可用“试想”“如果……不是……”的句式,对事例从反面加以剖析。

3 条件分析法。即在叙述事例之后,分析论据存在的条件,从而揭示论据与论点的逻辑关系。用“只有……,才能……”的句式,分析事例存在的条件,将分析引向深处。

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求学生调动理性思维,对问题展开分析、综合才能完成。教师评改作文对此须提出具体要求,习惯成自然后,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便会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