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风筝》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风筝》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时代背景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我们体验鲁迅之精神,感受和理解鲁迅的精神,仅靠《风筝》这一个文本是不够的。《风筝》的主题是多元的,作品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再加上作品语言的冷峻而含蓄,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有距离感,教学文本会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借助于背景材料,结合鲁迅的其他作品,找到一个适合学生理解和体验这一文本文化意义的切入点,架沟起学生理解和体验文本文化意义的桥梁,从而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

看了王荣生先生的《新课程与语文教学内容》一书,明白了一点,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不应该是教师个人风采的展示,教学方法的推陈,教学设计的凸变,而应该是着眼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语文技能的训练。也就是说,我们拿到的文本《风筝》仅仅是一个“例子”,需要我们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训练目标,对文本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生成新的课程内容,这就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

《风筝》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选自《野草》。鲁迅在文章中叙写了“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小时候“折断”风筝的那一幕,在成年的“我”看来是“精神虐杀的一幕”,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深深的忏悔和浓浓的亲情。但我想,“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应该是鲁迅先生更想表达的东西。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生:放过。

师:曾经放风筝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生:高兴、兴奋……

师:风筝带给我们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放飞风筝的这份自由与快乐呢?让我们走近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

师:本文的作者鲁迅你们知道多少?

生1.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曾去日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生2.鲁迅有三兄弟,鲁迅是老大,老二是周作人,老三是周建人(即风筝里的弟弟)。

生3.本文节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二)、速读课文,整体把握

(1)、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把弄不懂的字、词拿到组里解决,再把解决不了的字词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寂寞、憔悴、嫌恶、惊惶、瑟缩、虐杀、恍然大悟、苦心孤诣

(2)、师:带着两个问题再默读课文。

1.概括事件:文章记述了一件怎样的事?

2.略说人物:从三、四两段关于风筝的描写中,谈谈你对这两个人物的印象?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思考情况)

生1.哥哥毁坏了弟弟的风筝,后来弟弟没有原谅哥哥,而他说已经忘记了,哥哥认为是弟弟欺骗了他。

生2.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而心情沉重,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生3.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小兄弟之间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

师:三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来概述,都说得很好。那第二个问题呢?

生3:弟弟是可怜的,哥哥是粗暴的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4:弟弟很可爱、爱玩游戏,很善良;哥哥很严厉、自私霸道。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中肯。请大家读文章的第3、4两段说说哪些描写表现

了弟弟非常喜欢风筝?哪些描写表现了“我”嫌恶风筝?请同学们默读并圈划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师:这些属于什么描写?

生: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师:当他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时是什么样的呢?

生1:“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生2:“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

生3:“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师:“折、掷、踏”这是一连串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一个短句,三个动词“折”、“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

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

师;三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像作者当时在毁坏弟弟风筝时是快意解恨的,这三个动作是一气呵成,快速有力的。

师:“我”为什么这样做,弟为何不反抗?

生:他不敢,文章中说“论长幼,论力气,他都是敌不过我的”

师:哪有做哥哥的对弟弟会如此粗暴?谈谈你的理解。

生1:因为鲁迅希望弟弟成才,不希望他在玩乐上多花时间。

生2:我想这是性格的问题,鲁迅脾气不好,看不顺眼就要骂,就像他后来骂一样。

生3:这是以大欺小,大男子主义。

生4: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我认为这是鲁迅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这样做的。在他们家,鲁迅是大哥,他有责任管教他的弟弟,让他有出息,只不过手段过激了一些。

师:你理解得很深刻。那么,为什么鲁迅那时有责任管教弟弟呢?

生1:那时他爸爸死了,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没有地位,没有权利的。父亲死了,长兄为父,作为长兄的鲁迅自然要行使父亲的责任。他对弟弟的爱实际上就像是现在父母对我们的爱。

师:你们的理解非常有道理。

师:明明只是毁了小兄弟的一只风筝,鲁迅却说成是“精神的虐杀”,这是否夸大其词了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争相发言:

生1:从“出神、小半日、惊呼、跳跃”等词中我们能感受到风筝是小兄弟的最爱,可这却在“我”的不许之列,因为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生2:从“惊惶、瑟缩、绝望……”中可以看出小兄弟的惊

生3:从“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中可以想象小兄弟当年体弱多病,正需要到阳光明媚的户外活动活动,放风筝是一项很有益的锻炼活动,却在我的禁止之列;

生4:同伴做的是蟹风筝、蜈蚣风筝和瓦片风筝,小兄弟却做出了蝴蝶风筝,可见我毁了的不仅仅是小兄弟的一只风筝,更是摧残了他可贵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师:一个纯洁天真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合理愿望,只因为有悖于大人的信条,就不能发展,更得不到实现,甚至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我们痛切地感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无疑是非常深刻的。

成年后的鲁迅在认识游戏的本真意义之后,对小兄弟表现出无限的忏悔与深深的自责,这就更反应出兄弟之间浓浓的手足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也是希望他更有出息)。学生在这一思辨的过程中自然也得到了深深地感染。

师:文章写于哪一年?

生1:文章写于1925年,当时鲁迅20出头,而他的弟弟比他小7岁,13岁左右。

生2:鲁迅当时44岁,回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当时鲁迅的父亲已经去世,他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家庭的重任。

师:“长兄为父”。所以,鲁迅希望自己的弟弟有出息,那他认为做什么才是有出息的事情呢?

生:读书。

师:对,读书取仕,读书做官。“我”认为管得对,弟弟应该认真读书,做有出息的事。弟弟认为管得正当,自己做风筝犯了错,自认该罚。一个认为管得对,一个认为应该管,他们都默认封建礼教下的“长幼有序”的教育方式。二十多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这一幕时,是带着怎么内疚、自责的心情。于是,记忆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如鲁迅先生曾所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师:大家已经知道鲁迅对弟弟的粗暴是出自“恨铁不成钢”、“望弟成龙”的亲情。那么,在多年以后,“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渴望得到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这一不可调和的冲突又是如何体现亲情的呢?

生1:假如不是对弟弟的爱,鲁迅是不会如此自责的。

生2:没有感情的人不会想到自己对别人的伤害。因此鲁迅是一个深爱自己亲人的人。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都是哥哥对弟弟的爱,那么,在这次冲突中,有没有弟弟对哥哥的爱?

生1:我觉得弟弟“全然忘却”是谎话,他是故意这样说的。他故意让哥哥觉得,他以前的做法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心灵的伤痕,目的就是怕哥哥现在还在为

这件事伤心。说忘记是善意的谎言,表现的还是对哥哥的爱。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弟弟是真的忘却了,也许在风筝这件事上,弟弟自始至终都认为哥哥这样做是正确的,他也明白哥哥这样做是希望自己有出息,因此,他对这件事忘却是很自然的,这同样也表现了弟弟对哥哥的爱,是对爱的理解和包容。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一旦放开,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点去吸引他们。教师的引导于学生来说能起到一种“拨开迷雾见青天”的效果,学生思如泉涌,妙语连珠,教室里飞溅着智慧的火花,充满着体验的共鸣。整个流程自然贯通,水到渠成,保持着课堂热烈的情绪。

师:文中有些词句读来令人质疑,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为什么说“不幸”看到一本讲论儿童的书?

师:谁来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生:因为他以为自己以前做的是对的,而现在看了书以后认识到自己是错的,

心情很沉重,心灵受到惩罚,心像变了铅块似的。

师:文章中写作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心情沉重的语句有哪些?

生1:“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生2:为什么弟弟已经忘了,而我的心情还很沉重?

生3:为什么说“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师:还有第八段,这一段中都写到了“我”的心情沉重。从这些举动中我们

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生1:严于自省、知错就改。

生2:因为他没有办法再去弥补自己的过错,成为他永久的创伤。

师:弟弟至今也没有知道哥哥的行为对他是一种精神的虐杀,虐杀者已认识

到自己的错误,而被虐杀者仍然没有觉醒,是麻木的,这才是鲁迅感到的悲哀。弟弟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弟弟的麻木和无意识成为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还有问题吗?

生:“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怎么理解?

师:这是属于什么描写?

生:环境描写

师:这里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当时的自然环境是什么季节,又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朱老师19:41:47

生:冬季,沉重、悲哀的心情。

师:作者躲到寒冬中去,不要看见风筝,从而忘记往事,但是四周明明是寒

冷的严冬,于是给作者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生:“风筝”这个题目毫无吸引力,为什么用“风筝”为题?

生:文章以“风筝”为线索来回忆往事。20多年的时间用风筝来串联。

生:为什么“惊异”与“悲哀”?

师:“惊异”是因为什么?我们一般什么时候放风筝?

生: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

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了。

师:那为何“悲哀”呢?

生1:“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所以说“惊异和悲哀”;

生2: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师:齐读最后一段。(下课)

三、教学反思

1、结合文章背景,多角度思考主旨。

我们通过阅读文章,思考着不仅从多角度来回答问题,还应该尽量找出潜藏于字里行间中的信息。本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来理解。中年的鲁迅,回忆自己有着一个苦难的童年,家庭的破败,父亲的重病,生活的艰难,人情的冰冷,再加上国凋民弱,灾难深重,这些对鲁迅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他的《野草》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苦难和悲凉的世界。多角度思考主旨: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也可以从鲁迅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也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也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错,就应该改正,我做错了,也渴望补过,希望自己沉重的心能够轻松起来。

2.学会换位思考

要想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握住学生思想跳动的脉搏,就要在对话中进行换位思考,即让双方各站在对方的立场、角度,思考,做事。对于《风筝》的理解,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才能体会到学生在处理文本时面对的困难和疑惑,才会在对话中设置具有针对性,可交流性和实效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会因为对话实现了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变得兴奋,活跃,主动参与程度就会大幅度提高,思维就会被激活,从而达到语文对话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权威”,心甘情愿地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这正是语文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心态。

3.感受美好的情感

《风筝》一文表现了人物内心美好的感情,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风筝》一文,意蕴丰富,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运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你的感情更真挚、美好,让你的思想更丰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