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煎服中药“看过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想让中药充分发挥理想的临床疗效,药材的煎煮、服用以及饮食禁忌都很有讲究。您注意到了吗?
服用有讲究
1.服用中药的时间
补养药与健胃药应饭前服用,可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辛辣而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驱虫或攻下药适宜在空腹时服用,以增强药效。治疟疾时宜在发作之前服药,用安神药时应在临睡前服药,急性病者应不拘时间尽快服药。
2.服药的次数
一般每日服药2~3次,维持疗效者改为每日一次,有的一日多次或煎汤代茶,不拘次数。
3.一般中药煎剂以温服者多
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可以减弱中药的苦味。人口腔内的温度一般在36.2℃~37.4℃之间,此范围内味觉神经最灵敏。如果汤药的温度在36℃左右口服,则苦味就会大减。故服用汤药时,最好待药液温度降至温吞无烫感时饮用,此时苦味最轻。此外,根据病情及治疗的需要也有采用冷服用于热症者,采用热服用于寒症者。
4.药饮选择。
一般用白开水送下,因呕吐而服药困难者,可饮姜汁,药液中加白糖或矫味剂。送服消淤活血剂,增强药效以黄酒为宜。
5.忌口。
一般在服药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皮肤病及疮伤应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等。
煎煮要得法
第1步:浸泡
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夏天稍短,冬天稍长;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第2步:选择煎药器具
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其传热均匀缓和。也可选用不锈钢锅、搪瓷锅等。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铝锅等,主要是因为铁、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煎煮时易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疗效。
第3步:先煎
主要指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矿物 (如代赭石、磁石、石膏、寒水石)、介壳类(珍珠母、石决明、瓦楞子、龟板)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15~20分钟。
第4步:投入已浸泡的主药料(包括包煎药)
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的药禁止服用)。包煎主要指那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袋装好,以防止药液浑浊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锅底,加热时引起焦化或糊化,如蒲黄、旋复花、车前子等。
第5步:后下
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需在煎煮结束前5~10分钟时放入。如薄荷、砂仁、沉香、白豆蔻。此外,有些药物虽不属于芳香药物,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亦属后下之列。
第6步:收集第一煎的药液单独存放
将药渣加水继续煎煮,加水量为一煎的1/3~1/2。煎煮时间约为15~20分钟。
第7步:合并两次煎得的药液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
第8步:兑入
在煎好的药汁中兑入另煎、烊化的药液或需冲服的药物。另煎主要指某些贵重药材,为了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还应单独另煎即另炖2~3小时,取汁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如西洋参、人参、鹿茸等。烊化又称溶化,主要指某些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为避免入煎黏锅或黏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单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物加热溶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如阿胶、鹿角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