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长寿之道在于保养阳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长寿之道在于保养阳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04-02

阳气, 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阳气概念的起源很早, 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或更早; 其理论的形成最迟在战国时期。早在《内经》中就引用阳气学说来阐释医学中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使阳气学说与医学结合起来, 形成了中医的阳气学说。《内经》中既重视阳气在自然界和人体生命现象中的重要作用, 又强调阳气的盛衰变化及失常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同时《内经》又将固护阳气作为养生长寿的重要原则。

“君火者,太阳之火也,为阳气之本,为万化之源。”(《类经・运气类》),即太阳之火为万物生长的先决条件,太阳之火在,则万物在,太阳之火长久,则万物生生息息。因为“人道本乎天道”(《景岳全书・传忠录》)。所以人体内的“太阳之火”必须是阳气之本,也必须是握有生化之权而为人体内的生化之火,也必须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而为人体内的生命之火。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的“太阳之火”就是肾火。肾火是一身阳气之本,促动脾胃腐熟水谷,才使血液得以生化;肾火之阳气推动五脏六腑的运化,才使精血得以不断生化。故“阳盛则精血盛,阳衰则精血衰”(《传中录》),“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则折寿而不彰”(《素问・生气通天论》);由此可见,要保持五脏六腑运化自如、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首先必须保持肾火旺,故《医学正传》日:“肾气盛则寿延,肾气衰则寿夭”故抗衰老需重视扶助肾阳。

衰老以肾虚为本,抗衰以补肾为先,补肾是抗老延年的重要方法,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前人认为:“人寿应百岁?? 其元气消耗,不得终其天年”。元气者先身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先天强厚者多寿, 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天者更天,……两天俱得其全者,耆艾无疑也” (《景岳全书 》)。故长寿之道也要注重扶助后天之脾阳。在对历代384首延年益寿方的统计中发现,除补肾方占60.7%外, 脾肾双补、补脾方分别占18.8%与9.6%[1]。

中医学认为维持人体阳气旺盛的方法甚多,首先应因人因时制宜,其次注重生活起居,饮食,再次可以借助针灸推拿,中药膏方培补先天及后天之阳气,即脾肾之阳气。

1 因人制宜

男女培补肾阳应注重年龄阶段,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记述了肾气由未盛到逐渐充盛的演变过程:“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人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固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故女子应五七前、男子应五八前保养肾阳,女子五七之后,男子五八后补益肾阳。

2 因时制宜

中医认为培补养阳,最好在春夏,即 “春夏养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故人体应顺应春夏生长之气以养阳,特别是久病阳虚之人当于春夏之际借自然界阳气补机体不足之阳。

3 药膳养阳

自古以来,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在中医书籍中记载和民间流传的培补阳气延年益寿方中的中药与食物,经近代科学验证,不少确实具有抗衰防老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认识到,人的衰老与人体的脾肾的亏损有关, 因此补肾健脾是抗衰防老的关键所在。在膳食中应多吃温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红豆、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豌豆苗、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牛肉、羊肉、狗肉、鸡肉及鲫鱼、鲈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甘蔗、桂圆等水果[2]。可用于膳食以培补阳气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山药、大枣、红景天、核桃仁、海狗肾、海马、冬虫夏草、锁阳,绞股蓝等[3]。

4 运动养阳

中医学认为“动则生阳”,人们应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首先,运动不要太过激烈.稍微出点汗即可,比如,简单的散步,也可起到扶阳的功效,但要达到这种功效,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徽汗,但一到这种程度就应该立即停止运动了,因为出汗表明阳气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五禽戏里有一个原则全身“沾濡汗出”,即只要一汗出,就要马上停止活动。相反,如果运动量太大,锻炼时大汗淋漓.反而会耗人心血,对保健养生起负面作用。就运动时间而言,阳虚的人最好选择在上午锻炼。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是阳气逐渐增多的时候,此时要以动养为主,多运动:而当月亮升起,夜临大地时,是精力得以休养充电的时间,此时运动是不适宜的。因此上班族可以利用早晨跑步,快走或骑车上班,这样上班、健身两不误,又免除了挤车之苦。

5 针灸敷贴以养阳

中医学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可督促全身阳经脉气,疏通阳经气血,调理阳气的消长转化,培补真阳,从而发挥经腑的气化作用,调理脏腑功能,使神气统帅脏腑经络,维持机体功能活动。因此督脉居于重要地位,针灸养生应特别注意督脉的应用,用之得法,则可以补先天之不足,而达到长寿健康的效果。常用方法有:温针灸或敷贴大椎、命门、至阳、腰阳关等[4]。

6 中药汤剂、膏方、中成药培补阳气

早在汉代,《内经》中就有记载“形不足者,补之以味”。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培补阳气的中药汤剂有金匮肾气丸,参附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5]。中成药主要有龟龄集,其具有温肾助阳、补益气血、增强体质的功能,老年人肾虚宜用;清宫长春益寿丹,有补心肾、健脾胃、改善认知功能作用;八珍膏可健脾养胃、益气和中,适于年老脾虚者;秘授固本仙方,具有扶正固本益肾功效等。膏方有龟鹿二仙膏、毓麟固本膏等。

参考文献

[1] 戴慎,许济群.脾肾双补类与补脾类延年益寿方使用药物分析[J].南京中医药学报,1990,6(2):15-16

[2] 罗静.养阳,冬季养生之重[J]医食通食疗,2010,7(18):26

[3] 高学敏.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 (2): 423-458

[4] 李瑞.通阳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J].中医杂志,2002,9(43):665-667

[5] 谢鸣.方剂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158-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