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光缆线路在城区通信传输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光缆线路在城区通信传输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U28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光纤传输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光缆直径小、重量轻、原材料来源丰富等优点,因而正成为新的传输媒介。本文结合传输分层组网的规划建设,对光缆线路城区通信传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通信传输;光缆线路;组网建设

Abstract: th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with transmitting wide frequency band, communication capacity, low loss, not by th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fiber optic cable diameter of small, light weight, rich raw material source etc, and thus is becoming a new transmission medium. Combining with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fiber optic cable line in urban areas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sis.

Keywords: transmission; The fiber optic cable line; Network construction

随着通信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业务发展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原来的传统语音业务开始向宽带数据业务、IP电话业务迅速发展。为满足业务发展的要求,在城区搞好城域网建设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就要求运营商在城域网光缆工程建设中,对光缆覆盖范围、光缆的路由、交接箱的选址及容量等问题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和业务的需求,进行统一的、全盘性的考虑。

1 本地网常用光纤介绍

光纤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衰减小、传输质量高、保密性能好、使用年限长等优点,光纤应用于通信工程,是信息化时代的一次伟大革命。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光纤产品的种类很多,G.652和G.655光纤是目前本地传输中较为常用的两种光纤类型。

从中可以看出,两种光纤的衰减系数并没有太大差异,G.652光纤的色散系数在1550nm波长为15-20ps/nm.km,当传输10Gb/s以上的TDM和WDM系统时,为了增加中继距离,需要介入具有负色散系数的光纤进行色散补偿。G.655光纤1530-1560nm波长区色散通常为1.0-6ps/nm.km,传输相同的10Gb/s系统时,因色散很低,勿需采取色散补偿措施。但G.655光纤的价格较高,由于本地传输网中继距离较短,采用G.652光纤一般也不需要色散补偿;即使距离很长,也不需要大规模的色散补偿,所以目前在本地网中G.652光纤被广泛使用。

通过对两种光纤特性的对比,下面再简要介绍一下基于光纤为传输介质的本地传输网组网思路以及对光缆组网、配线的要求。

2 光传输网组网思路回顾

按照本地传输网的分层结构,将本地传输网分为三层,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其优点是简化规划设计,便于分步分层建设、方便维护管理、适应网络的长期发展需要等特点。核心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内各交换局、网关局、数据业务的核心节点和传输的核心节点;汇聚层节点主要包括:业务网内分散设置的BSC、县(区)基站传输中心节点,数据业务的汇聚节点;接入层节点主要包括:BTS、数据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接入点。

2.1 核心、汇聚层建设思路

1)本地传输网的核心层和汇聚层节点少、业务量大,网络的安全性尤其重要,应充分采用各种手段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性。

2)所采用的技术应适应各种业务的发展需要。

3)大部分厂家的传输设备具备低阶交叉连接能力、可直接上下2Mb/s业务、支路接口丰富、保护方式灵活、电路组织方便,因此,汇聚层以上的应用应直接考虑采用大容量设备。

4)本地传输网汇聚层的建设基本不考虑设置中继站(REG),如中继距离较长,可选择合适的基站作为汇聚层节点,方便周边基站的接入。

2.2 接入层建设思路

1)本地传输网接入层的城区部分业务需求相对较大,节点密度较高,楼寓阻挡严重,不适宜微波系统的应用,接入层传输应以光传输为主。

2)目前组网选择空间较大,应从技术、价格、维护管理、满足发展等方面考虑。

3)接入层采用的传输设备应是和汇聚层同厂家的设备,以方便由汇聚层设备的支路侧直接引出光接口。

4)综合考虑网络安全、维护管理、电路组织等因素,网络组织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单节点转接、DNI、SNCP等多种方式。

5)为保证同步信号的传递质量,同时综合容量、安全等因素考虑,每个接入环的节点数量要适宜。

传输网络分层成环建设,从网络结构、安全性、网络管理的方便性、网络长远发展等方面具有诸多便利。其网络结构的特殊性,对光缆线路规划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组网建设要求。

3 光缆线路组网建设原则及配线方式

3.1 光缆线路组网建设原则

光缆线路建设应尽量保证规划期内各阶段网络发展的需要,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原则,有利于扩容和发展;路由选择应结合传输组网方案,充分利用融合后的网络资源,组环节点的应尽可能建成双路由成环,以确保传输网的安全可靠;城区光缆以大芯数管道光缆敷设方式为主,且尽量能沟通整个城市主要干道,形成管道光缆物理环网,光缆芯数应充分满足本工程的需要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地,为交接配线提供充足的光纤资源。光缆的配线方式应根据光缆在网络结构中所处的位置,采取灵活多变的光纤分配方案,以充分提高光纤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3.2 光缆灵活多样的配线方式

不同传输层光缆配线规划关系到网络建设成本和公司投资效益,同时也关系到如何有效地作好光纤的合理配线。

1)光缆配线方式

(1)光缆芯数的选择要以该段光缆所处在网络结构位置所决定,同时要以网络整体发展规划为指导、在业务需求预测和用户分布的基础来进行规划。主干光缆在网络建设初期主要采用直接配线的方式,光缆直达少量节点,待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设备的分层细化、随机灵活的数据业务的大量出现,对光缆配线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在网络的骨干层与汇聚层、接入层之间应该适当采用交接配线的方式,来提高管道、光纤利用率,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扩建成本。在选择用户光缆配线时还应考虑主干光缆的长期稳定性、配线光缆的灵活性。配线系统的选择需考虑中远期需求,保证能够灵活方便地上下光纤为将来业务发展提供方便。

(2)在用户分散但需求稳定的区域,或对要求保密性较强的专线用户,可考虑采用直接配线法;在主要大中城市业务量发展较快、种类繁多、用户密集,可组成含多个节点的环型接入网结构中使用交接配线方式;在用户数相对不稳定的地域,或用户较少、用户所在地相对较为分散时,为了提高配线网的灵活性和通融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交接配线的方式。

(3)在数据接入网建设中,为提高网络通融性、稳定性和光纤使用率,也推荐采用局部区域的交接配线法。并根据需要综合采用各种配线技术,提高接入网的整体效益。

2)带状光缆的使用

本地网城区主干光缆大部分是采用地下管道的方式敷设的,而主干光缆在管道中的管孔占有率相当低,大部分管孔被接入层光缆所占用,接入层光缆的芯数很小,随机性很大,这就造成了城区管道大量管孔资源的无序浪费。

故此为有效地节约有限的管孔资源,优化管道光缆配置,急需采用大芯数的骨干光缆和改变现有的配线方式,达到对现有管道光缆的整合优化,这样自然会想到带状光缆和交接配线,带状光缆适于管道骨干光缆使用。为保证纤芯的灵活调度,可将主干光缆光纤带规划为共享纤芯带、独享纤芯带和直通纤芯带3种类型并分别使用,这样配线起来就非常方便,维护也简单。同时在城区主要地段或网络主要节点位置安置交接箱,把管道骨干光缆从人井中引入交接箱,其他配线光缆就近承端在交接箱中,通过在交接箱中跳接,达到灵活组网的目的,再将管道中较小芯数的配线光缆从管道中拆除再利用,节约管孔资源,盘活闲置光纤、降低了工程成本。

4 交接配线方式对管道光缆的整合方案(见图1)

图 1

综上所述,城区管道穿放大芯数带缆,同时结合交接配线的方式,对现有管道光缆进行优化整合,是目前投资、技术上行之有效的优化解决方案,具体解决方案示意如图2所示:

图 2

采用大芯数带状光缆、结合交接配线整合以后管道情况,从整合前后示意图对比可以看出,整合后的管道情况较以前简洁了许多,便于维护;替换拆除了大量的小芯数光缆,还可以用于通信网远端配线,节约了工程投资;最主要的是可以节约大量的、宝贵的管孔资源,利于公司持续长久的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通信建设的关注点也有所不同,关注点从某种角度决定着网络的建设的方向,就传输网而言大体分为初期的星型链状结构,以小规模直接配线的方式为主;而后发展到网络分层,以环形结构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组网方式,此时光缆配线的方式也应该灵活多样,视情况不同而直接配线与交接配线结合使用;最后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的增加以及业务多元化的需求增大,最终达到光纤到户的程度,有线传输必将又回到光纤到户的直配方式上来。

参考文献

[1] 薛刚;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研究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普全,李永,王河.光同步传输网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