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艺博会之上海风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艺博会之上海风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021外滩首亮相

2013年“上海当代艺博会”停办,却又迎来了一个新面孔—“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021艺博会”),主办方把地点选择在了上海的黄金地段—外滩源的中实大楼举行,这栋带有新古典折衷主义风格的大楼始建于1929年,前身是中国实业银行大楼,无论是外部方形的立面,或是内部旧式的电梯和迂回的通道,还有些当年十里洋场的味道。

进入一楼大厅,几根高大的立柱显出了欧式建筑的气派,不过这里没有以往大型艺博会那熙熙攘攘的场面,显得有些冷清。主办方的艺术顾问委员会挑选了部分作品作为公共展示单元,徐冰、夏小万、泽维尔·威尔汉(Xavier Veilhan)、展望、翠西·艾敏(Tracey Emin)、刘韡、杨福东、王郁阳等艺术家的作品分散地摆在展厅中,有些人围绕着作品拍照,由于没有标注,很多人小声问创作的艺术家是谁。

浏览一遍参展画廊名单,你会发现参加首届“021艺博会”的画廊只有28家,这和有动辄上百家参加的国内外大型艺博会有明显的不同。28家画廊中,林大艺术中心、玉兰堂、AYE画廊、亚洲艺术中心、墨斋等来自北京的画廊占了15家,香格纳画廊、华氏画廊等上海本土画廊占了7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名单上还赫然出现了贝浩登、白立方这样的国际画廊的名字。

由此可见主办方显然没想要在数量上取胜,而是在品质上下足工夫,参展画廊无一例外都是活跃在当代艺术圈的品质较高的画廊。据主办者之一的包一峰介绍说,挑选画廊主要是通过执行委员会的共同推荐,在听取了一些艺术家、收藏家和美术馆等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之后,由执委会成员分头与画廊联系,最终定下了这样的参展阵容。

许多画廊表示,他们之前的藏家资源大部分集中于北京,而此次来到上海,目的就是想扩展江浙沪一带的市场,希望能认识更多新的藏家。此次主办方特设了两个VIP预展,11月27号的“尊贵藏家预览”中,藏家大多数来自于两位创办者包一峰和应青蓝在上海积攒的人脉,预展不对外公开,其中不乏重量级收藏家和娱乐界明星到场;而第二天下午的VIP预展参观者明显多了起来,其中有参展画廊的老客户,也有许多新入门的藏家,而且以年轻面孔居多。

虽然还没到公共开放日,但是在28号的预展上,许多交易已经开始,每家画廊带来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从作品的选择和展位的布置都足以看出他们的重视程度。人气最旺的可能要属从伦敦来的白立方画廊了,达明安·赫斯特(Damien Hirst)、翠西·艾敏(Tracey Emin)的名字就足够吸引大家的眼球了。每家画廊的销售人员都显得有些兴奋,“这件已经卖出去了,这件也是……您要不要看看这个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某画廊总监拿起电脑在为一个新顾客展示作品资料。

据主办方统计,一共5天的时间,参观人次为1.25万,这对于一场艺博会来说不算太热闹,但是交易总额还是达到了5,000万。林大艺术中心的总经理王一妃告诉记者,这次参加艺博会认识了很多新藏家,大多数都来自江浙沪地区;而玉兰堂的老板伍劲则发微信说,明星章子怡成为了他们的新客户,最后一天买走了李鑫宇的一件雕塑。问过多家画廊,大家的普遍反映都是卖得不错,对于一个崭新的艺博会来说,这或许是个不错的起点。

衡山路逛酒店

如果说曾经被称为“东方华尔街”的外滩称得上气派的话,那么衡山路可以称得上是上海最小资的地方了,沿着道路延伸的法国梧桐、老式洋房、基督教堂……这里还保留着些许当年法租界的影子。就在“021艺博会”开幕的两天后,第三届的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市艺博会”)在衡山路12号豪华精选酒店开幕了。

在酒店一层环绕中庭花园的玻璃回廊上,摆放着夏阳、陈文令、金善球、高孝午、谢艾格等艺术家的雕塑,午后的阳光穿透落地玻璃,不远处一些人在大堂的咖啡厅小聚。而那一天更多的人径直来到酒店的3层,这里是客房区,也是此次“城市艺博会”的展区,40间客房即40家画廊展位,开幕伊始,走廊和每件房间的门口都站满了人,环形的道路让人很容易从房间出来便弄不清方向。

这也就是“城市艺博会”的独特之处,它采取的是“酒店艺博会”模式,这种模式最初源起于日本,后来韩国、台湾等纷纷效仿,并于2012年引入了上海,至今已并成功举办了两届。而和国内其他当代艺术博览会不同的是,“城市艺博会”一开始便主打消费艺术和家庭收藏,并适时推出了注重设计的衍生品,一件件艺术品摆放在每一间套房的卧室、客厅、玄关甚至洗手间的浴缸里,不由让参观者联想到自己的家中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件这样的作品。

在参展的画廊中,不仅有华氏画廊、奥赛画廊、蓝顶美术馆等内地画廊,以及如阿波罗画廊、晴山艺术中心等多家台湾画廊,还有来自新加坡和日本的画廊,而主办方此次还强调了艺术衍生品的部分,UCCA艺术中心、Hi小店、VIKI LULU House属首次进驻。

参观者中,以上海口音的本地人居多,有些人在询问价钱,还有人和画廊老板聊起了天,答应以后去台北的时候去对方忠孝东路的画廊看看。虽然是在酒店里,没有大气的挑高和专业的灯光,但无论是版画、雕塑还是各式各样的艺术衍生品都被精心摆放,配合房间精致的装饰和灯光都显得十分精美,作品价格普遍在几千元至3万元不等,这些都足以激发参观者的购买欲。

几天下来,一位经营服饰企业的买家现场买了五六家画廊的作品,作品内容涉及油画、水彩、玻璃、雕塑等等,总价购买近百万元;专营意大利玻璃作品的艺星画廊,在撤展那天一件昂贵的小提琴玻璃作品被上海买家收纳,同时,该画廊在展览现场也与上海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所有玻璃艺术品留在自贸区展览和销售;尤伦斯的两件任俊华的木雕被同行晴山艺术中心买走;Hi小店销售的陈飞的版画和衍生品丝巾颇受欢迎。4天下来,此次“城市艺博会”参观人次超过6,000,销售业绩超过1,500万,看样子“城市艺博会”又为11月的上海艺术圈增添了不少人气。

精致也是一种路线

在这两个艺博会之前,“第十七届上海艺博会”也如期举行,开幕当天现场非常热闹,许多画廊推出了小尺幅作品和万元以下的版画,无论是画廊还是藏家群体都以上海本土为主,没有太大牌的画廊和重量级作品,陶瓷和行画的销售让艺博会多少有些展销会的味道,但是作为老牌艺博会人气丝毫不减,今年观众人次超过6万,成交量则突破了2011年曾创下的纪录,达到了1.4亿元。

11月份在上海呈现的3个艺博会,也呈现了3种不同的模式。如果说“上海艺博会”仍旧是传统的大型艺博会模式,那么“021艺博会”相比之下无疑在规模上缩减不少。无论是把展会地点选择在了寸土寸金的外滩,还是有选择地邀请画廊,主办方显然希望走的是高端路线。

而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画廊香格纳画廊,今年则赶场参加了“上海艺博会”和“021艺博会”,画廊创始人何浦林说,“上海艺博会”的参观者显然兴趣更加广泛,也不仅仅是为了购买艺术品而来,其中许多人可能只是刚刚接触当代艺术。而“021艺博会”的关注点更加集中于纯粹的当代艺术,许多人不止参观一次,显然也对当代艺术更加了解,所以香格纳画廊在两场艺博会的参展作品会稍有不同,“021艺博会”上则多推出了一些年轻艺术家和看上去更加前卫的作品。

与之相比,“城市艺博会”就显得更加特殊,他们的目标客户不是大藏家,而是那些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的中产阶级,高端酒店的优雅环境、装饰性强的精美艺术品,以及年轻艺术家设计的原创艺术衍生品,这些都让“城市艺博会”呈现出一个更加年轻时尚的面貌。

虽然“021艺博会”和“城市艺博会”在藏家群体、参展画廊等很多方面各不相同,但是二者都无一例外地选择走一种精致路线,而背后根本的原因是对收藏家群体的市场细分,如果再将3场艺博会的参展画廊名单和参展作品进行比较,细分的趋势则更加明显。

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张逸群在“城市艺博会”的一场论坛中说道,台湾的藏家结构比较完整,既有顶级藏家,也有中产阶级藏家,也有实力尚浅的年轻藏家。反观内地,许多人对当代艺术的欣赏品味还在逐渐养成,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具备消费艺术的能力,藏家群体也开始按照经济实力有了分层。虽然艺术品的价值不能简单从价格考虑,但是站在艺博会和市场的角度,如果你的藏家群体更加明确,那么参展画廊拿出的作品也会更有针对性,如此也就有可能做到小而精致。

藏家资源在哪里

2013年,“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停办,这也引起了人们对艺博会运作模式方式的思考。一场艺博会的主办方就是为参展画廊和藏家提供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直接目的是进行交易,除了画廊本身的客户资源,主办方也需要为画廊带来更多的新藏家,而仅有专业的、和国际接轨的策展团队是不够的,毕竟画廊参展的主要目的还是卖得出去东西。有些时候,为了支付较高的参展费用,画廊不得不只带大型作品和高价位作品参展,这样无疑缩小了藏家范围,因此成为有些艺博会难以为继的原因之一。

记得2013年4月份笔者采访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马格努斯·伦弗鲁(Magnus Renfrew),当被问及第一届香港巴塞尔和往届的ART HK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时,他回答说,首先是巴塞尔的品牌为他们带来了更丰富的资源,他举了个例子,4年前ART HK的香港办公室只有1位公关经理在和所有的VIP客户联系,现在他们有24位公关经理在世界各地做联络工作,由此可见巴塞尔对藏家资源的重视程度。而今年第一次举办的“021艺博会”,主办方通过多年在当代艺术圈积累的人脉给很多外地画廊带来了新的客户资源,国际画廊贝浩登此次也被吸引过来,画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是贝浩登第一次来到内地参加艺博会,虽然把作品从香港带到内地需要办很多手续并预缴关税,但是还是希望过来看一看、认识一些新朋友,这也看出这种国际画廊已经开始重视内地藏家群体和市场开拓。对于艺博会主办方来说,需要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而品牌效应的建立也和主办方能够提供的资源息息相关,买家、卖家和服务方,三者缺一不可,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画廊非常重视参加国际性艺博会,原因就在于国际性的平台上藏家的资源也更多元更丰富。

而在内地,虽然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艺术品交易的中心依然在北京,但是上海的后发优势不可小觑。更多的由收藏家创办的私人美术馆会落户上海,王薇刘益谦夫妇的龙美术馆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也表明上海从来不缺顶级藏家。而经济水平发达的江浙沪一带,中产阶级群体在不断扩张,有许多人对当代艺术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开始为了兴趣而收藏。最近一段时间来,前几年急速膨胀的拍卖市场开始进入调整期,艺术品投资的热情逐渐降温,当人们把目光投向一级市场时会发现,像“艺术北京”这样一年一度的大型艺博会在国内为数不多,而如果想要从直接从画廊购买,许多外地藏家有时需要专程跑到北京。一方面针对更多江浙沪藏家的需求,一方面着眼上海的成熟条件,最终使这两场新兴的艺博会都把地点选择了这个内地最为发达的国际都市。

有北京在前,上海并不算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就在2013年,这里却忽然成为了艺术市场的焦点,最大的原因莫过于自贸区政策对艺术品交易的影响,而年末3场各具特色的艺博会,让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更有针对性、更加精致的艺博会模式在这日渐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得以成为可能,当代艺术和上海——这个集江南气质和国际化视野为一体的城市完美地契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