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福建渔溪不同甜椒品种对比试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福建渔溪不同甜椒品种对比试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引进的6个甜椒品种开展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筛选出较早熟、长势较强、果实品质优良且产量高的甜椒新品种——塞尔塔,可以在福建渔溪镇甜椒保护地生产中推广种植。

关键词:甜椒;引种;品种筛选;对比试验

渔溪镇地处福清市西南部,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均气温18.8℃,年均无霜期365 d,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极端温度6 d(38.7℃ 3 d,3℃ 3 d),年降雨量1 350~1 500 mm,其有利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合甜椒生长。目前,国内有关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的研究较多[1~7],而有关甜椒品种对比的研究却鲜有报道[8]。福建省鱼溪镇甜椒品种单一,因此,为了筛选出适合渔溪镇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甜椒新品种,我们于2010年引进了6个甜椒新品种进行试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甜椒品种7个:白玉雪、菲亚特、白玛瑙、索菲亚、塞尔塔、皇马、甜椒王(CK)。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渔溪镇下里村一个连栋大棚内进行,土壤为黏壤土,肥力一般。采用随机区组排列,7个处理,3次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14.4 m2,畦宽(连沟)1.4 m,双行种植,株行距为0.4 m×0.6 m,每小区60株。2010年1月16日播种,3月11日定植,按每667 m2施用N、P、K含量均为17%的三元复合肥120 kg、过磷酸钙50 kg和硼砂2.5 kg为标准,其中,以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60 kg、过磷酸钙50 kg和硼砂2.5 kg作基肥,剩下的60 kg三元复合肥分9次作追肥施用(定植5,15,30,50,70, 90,110,130,150 d后每667 m2分别施用2.5,2.5, 5,5,5,10,10,10,10 kg)。采用地膜覆盖和滴灌,其他栽培措施同常规保护地管理。甜椒生长期间,未发生病害,仅蚜虫、茶黄螨少量发生,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喷雾防治。

1.3 记载项目

试验主要观察各参试甜椒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及产量。其中,小区计产从5月18日开始,至8月18日采收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始花期最早的品种为塞尔塔,最迟的是白玉雪;始收期最早的为塞尔塔,最迟的是白玛瑙与皇马;从定植到始收天数最少的是塞尔塔,最多的是白玛瑙与皇马,可见,除塞尔塔外,其他品种均较CK采收晚,表现出中晚熟的特性。

2.2 植物学性状及果实性状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植株株高均较CK高,其中,索菲亚最高,达到145 cm,其次是白玛瑙、皇马、菲亚特,甜椒王(CK)最低,仅为90 cm;茎粗以白玛瑙为最大,达到2.0 cm,以塞尔塔为最小,仅为0.9 cm;株幅以塞尔塔为最大,达103 cm,白玉雪最小,为59 cm;始花节位以皇马为最高(12.7节),白玛瑙与塞尔塔最低(11.0节);开杈数均在2.3~3.3

个;单株挂果数以皇马最多,达23个,甜椒王最少,为13个,但均超过13个以上,达到丰果的水平。

从表3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果长以塞尔塔最长,其次是索菲亚,白玛瑙、白玉雪、菲亚特较短,为5.4~5.9 cm;果肩宽以塞尔塔最大,白玉雪最小,仅5.2 cm;果形指数以索菲亚最大,白玛瑙最小。各品种的平均单果质量以塞尔塔最大,达121 g,白玉雪最小。各品种果形多为方灯笼形,果色多为浅黄色或青绿色,心室多为3~4个,风味多为较甜。

2.3 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各品种的产量以塞尔塔最高,小区平均产量93.3 kg,折合667 m2产量4 318.1 kg,比CK增产54.4%;白玛瑙的产量最低,小区平均产量仅为41.1 kg,折合667 m2产量1 904.4 kg,比CK减产31.9%。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塞尔塔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而菲亚特、索菲亚、皇马产量与CK间没有差异,与白玛瑙存在极显著差异。

3 小结

通过对引进的6个甜椒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塞尔塔不仅长势较强,果实品质好,且平均单果质量与产量均明显优于CK和参试的其他5个品种,可见,塞尔塔适宜在渔溪镇推广种植,初步确定种植该品种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还有待进一步生产试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高丰,唐惫华.秋延后辣椒品种比较试验[J].上海蔬菜,2006(6):19.

[2] 吕立峰,苏利民,杜宏深,等.保护地辣椒杂一代新品种试验[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28(3):247-251.

[3] 何爱珍,王素彬,周兴粒,等.辣椒品种对比试验[J].长江蔬菜,2008(14):29-30.

[4] 岳在钧,孙敦付,吴炳坤.不同品种尖辣椒综合性状对比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32.

[5] 唐秀胜.广西冬种辣椒新品种筛选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6):731-736.

[6] 徐金堂,吴延浩,吴炳坤.尖辣椒品种对比试验[J].上海蔬菜,2007(1):19-20.

[7] 徐佩娟,何铁海,董阳辉.辣椒品种对比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67-68.

[8] 吴治国,高志科,甘志国,等.塑料大棚辣椒品种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8):28-31.

[9] 徐佩娟,何铁海,董阳辉.甜椒品种对比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08(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