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商洛春节传统习俗述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商洛春节传统习俗述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商洛特殊的山地区位,使其风土民情、节日习俗在中国传统习俗基础上形成了富有当地地方特色的风俗及风俗文化。春节习俗是商洛诸多习俗的缩影,“早准备”、“吃年饭”、“拜大年”、“观天象”等系列活动,体现出该地春节传统习俗“既具秦风,又含楚韵”的地域特色。

关键词:商洛 春节 传统习俗 特色

Abstract: The special mountainous area of Shangluo city makes its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parts in China.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of Shangluo city is a miniature among Shangluo city's customs. It consists of getting ready early, having family reunion dinner on the lunar New Year's Eve, observing the sky and so on. It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 in Shangluo.

Key word: Shangluo city; the Spring Festival; traditional custom; features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由民间创造并在民间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会形成和流衍各具特色的民俗及民俗文化。处于秦巴山区的商洛,昔日交通不畅,山壑纵横,构成了众多相对独立的村落与民俗小单元,形成了具有秦巴山地特征的民间节日风俗及其文化,其集大成者便是春节传统习俗。

一、商洛概况

商洛是“陕西省境内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一个庞大山地,它位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之间的秦岭、巴山地区”,原名商县,古称商州。《史记•殷本纪》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商,国名也。又因境内有商山洛水,故而得名。随着朝代的更替,该地称谓不一,隶属各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陕南行署商洛分区,后改为商洛专区、商洛地区,2002年升格为地级市。全市面积19292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9.36%,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1区6县,总人口235.78万,非农业人口22.73万。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商州区,距省会西安110千米。

历史上,商洛受地壳构造运动影响强烈,境内山稠岭密,群峰阻隔,汉、回、满、蒙、壮、侗、土家、苗、藏、布依、朝鲜、瑶、白、哈尼等14个民族散居其间;河流密布,山川迤逦,形成大小不一的若干山间盆地和崎岖山谷,构成众多相对独立的村落和民俗小单元。商洛地处秦头楚尾,其风土民情、春节习俗,既受秦晋、关中文化之砥砺,有北国秦风之粗犷;又受巫楚文化之影响,有南国楚韵之灵秀。

二、春节习俗

所谓“节”,是对一年的气候变化而言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认识自然环境的变化,总结寒来暑往的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为元旦,亦即正月初一。元旦作为我国最古老、最隆重的农历节日,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又因其为岁之首、季之首、月之首,俗称“三元”,是春节中至为重要的一天。春节作为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内涵博大丰富:春节前夕,人们要扫污除垢,祛病防灾;年三十要贴门神,张对联,放鞭炮,吃饺子,除夕守夜,初一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等。居于秦巴腹地的商洛民众,其春节习俗却同中有异。

1.准备。在商洛,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春节,俗称“过年”,民众对之十分重视。一般从上年腊月初开始,家家户户就忙着置年货、迎新春。当地普遍流行着“过了五豆(腊月初五),糊里糊涂;过了腊八,见啥买啥”的俗说。二十以后,男人们歇住地里农活,聚集在一起,总结、交流一年的生产、生活经验与体会,享受丰收的喜悦,播种来年的希望。家庭主妇们则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期,她们既要做豆腐、熬菜,又要煮肉、蒸馍,还要择日洗涤衣褥,置办过年服饰,直忙到腊月三十。过年便从这一天正式开始。

腊月三十日中午前,当地还有一种“扫尘”习俗,士庶人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庭,去尘秽、净门户,以祈新岁之安。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洁,贴好大红对联(丧服人家贴蓝色春联)、窗花、门神;客厅、卧室、灶房、大门内外、牛栏猪圈等处,均要贴上用红纸条写就的诸如“千祥云集”、“春光满院”、“粮堆如山”、“人畜平安”等祝愿、祈福的“贤条”。此一风俗反映了商洛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2.吃年饭。一切准备就绪,户主便开始点燃红烛,烧香献祭,祀祖敬神。事毕,全家大小共聚一桌,海吃山喝,谓之“过年",俗称吃“团圆饭”,取一家人团圆之意。商洛人吃年饭多在大年夜开始,往往时间较长,个别地方一直吃到天亮,以示“越吃越亮堂”、“新年财源广”之意。主食常为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一家人在吃饺子时,每人要先咬一口生萝卜,叫“咬春”。有些地方饺子里面包有硬币、糖果、花生之类东西,若吃到硬币,意味新的一年财运亨通;吃到糖果,则意味着日子越过越甜;吃到花生就会延年益寿。此顿年饭是一年中级别最高的饭食,当地民谣“宁穷一年,不穷一餐”即为佐证。

在大部分人酒足饭饱之时,商洛仍有一部分人“有家不能归”,这就是山阳的“黄州人”。在商洛,山阳县黄州人年俗独异,大年早举家外出,日暮才归,入夜才进午餐。可能是其先辈初来商时甚贫,大年三十无奈外出躲债,后沿袭成习,意在富不忘本。

3.守岁。腊月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炭红灯明,全家大小彻底不眠,俗称“守岁”。商洛民间认为,除夕晚上如果通宵不睡,“高堂摆长宴,红烛照通宵”,欢乐达旦,即可预兆来年家兴业旺,万事如意。又因习惯在正月初一不打水、不扫地、不动刀,故在守岁之时,家庭成员还要再扫一遍地,再挑一次水,切好菜肴,备足酒食。诸事就绪,最后才洗漱、沐浴,更换新衣,喜气洋洋,迎接新春。是夜11时至凌晨1时,即春节的首个时辰――子时,家家燃放炮竹,老幼穿戴齐整,神情肃穆,在长者安排下,迎喜神、接财神及上界诸仙下凡,并在庭院摆好供桌,跪点香烛,叩拜四方,先祭天地,后敬祖先,人称“出天方”,意在慎终追远,寄望后裔繁昌。敬神活动结束后,小孩们依辈次给大人们磕头拜年,长辈们将事先准备好的钱币赏赐给孩子们,并让他们把钱压于枕头底下,是为“压岁钱”,意味年年有余钱。接下来便是吃水饺,辅以米饭,食毕,即可自行活动。

4.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一种极富人情味的和谐礼仪习俗,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差异,各地拜年习俗不尽相同。在湘、鄂、浙、赣等江南地区,盛行“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团坊”之说,即大年初一全家依次由晚辈向长辈们拜年;初二女、婿领着儿女去岳父母家探望;初三起亲友、邻居街坊交相走动,互贺新春。而商洛拜年习俗有所不同,正月初一,各家掩门闭户,人们则在自家过年,少有到别人家去。若遇天公作美,城里人则领上自家孩子到城外沐浴新春阳光,乡下人则走上山岗或来到川道,尽情游享,回家时还不忘捎带些柴薪或柏树之叶,图个“招财进宝,四季常青”之吉。初二开始,方走动亲戚,先岳父,后舅家,再姑姨。去时须带上各色礼品,一般为点心、蒸馍、挂面及酿酒,俗称“四色礼”。此即当地民俗“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初三、初四访老邻”。“过了初四、五,少肉没豆腐”,拜年活动基本结束。

历史上,“湖广填陕西”,清代康、乾年间,江南人稠地少的广东、湖北、安徽、江西等地贫苦民众,受政府“招垦”政策的吸引,不远千里,辗转播迁,来到商洛,多分布于商洛的边远山区,如今之商州黑龙口、油磨河、牧护关、北宽坪。他们垦荒、落户、定居,成为商洛的“下户人”。“下户人”恐年代久远,子孙“数典忘宗”,仍世代沿用江南旧俗。逢年过节吃自产的香米,喝自酿的玉米酒。正月初一,“下户人”由德高望重者(一般为族长)执族谱率领族人轮流到族中某家吃年饭,讲家史,传礼仪,增强凝聚力,颇有南国遗风。以至移民历史数百年过去,迄今多数商洛客民仍乡音不改,风俗依旧。

5.“破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取“破土动工”之意。百姓人家是日早上高悬红灯,燃放鞭炮,吃顿圆形面叶馄饨,以示年节过毕,各司其事。同日官府也开印上班,店铺次第开门,营做生意,农家也开始下地干活,各行各业又重新开始了一年的活路。

6.“观天象”。商洛偏居秦岭南隅,长期有农无工,人们靠天吃饭,天象的好坏决定一年的收成。正月初一至初十,当地人要天天观察天气的好坏以定农事。相传这十天天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中家禽、家畜及果菜的丰欠与否。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豕,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初九观果,初十观菜。人是百灵之长,过(初七)人日时,当地要剪彩人,互赠华胜,这是一种当地妇女头饰,戴在头上象征人入新年,面目一新;还要吃七菜羹、长面条,祝愿人寿年丰。据当地一些老人讲,如果这十天天象纯正,是年则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正月二十三,多数人家会用金纸剪成的耕牛图案,粘在大红纸上,贴于大门、二门之上。“牛”旁写有“新正二十三,老君去炼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等词句。到了正月三十,人们谓之“年尽月满”,又要吃一顿美味佳肴,以示集民间百俗之大成的综合性传统节日――春节(“过年”)完全结束。

参考文献:

[1]陈桂芝:《中国传统文化教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陈良学:《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三秦出版社,1998.2。

[3]商洛市志编委会:《商洛地区志》,方志出版社,2006.1。

[4]姚怀亮:《商洛“下户人”管窥》,《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12。

李良赞:商洛学院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