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经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经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05-01

【摘要】通过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以“肝虚生风,肾精亏虚”为根本,以“益肾补脑”为宗旨,对帕金森氏症辨证施治,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药补肝虚,镇肝熄风;补肾虚,填精补气;补精血,还精补脑,最终达到平衡阴阳之目的。在控制震颤的功效方面,具有疗效相对可靠、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等特点,可作为配合现代医学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辅助有效治疗。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症 中医治疗 益肾补脑 调和阴阳

帕金森综合症在中医称之为“颤证”,是脑病科的常见症,多发于老年人,是因脑髓失充,筋脉、肢体失控而发生的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轻者表现为头摇动或手足微颤,重者可见头部振摇,肢体颤动不止,甚则肢节拘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又称“颤振”,“振掉”。

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肝壬身之筋膜”,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筋脉不能任持自主,随风而动,牵动肢体及头颈颤抖摇动。其中又有肝阳化风颤证病在筋脉,与肝、肾,脾等脏关系密切。上述各种原因,导致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筋脉;或痰浊,瘀血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或热甚动风,扰动筋脉,而致肢体拘急颤动。,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瘀血生风、痰热动风等不同病机。

肝肾乙癸同源,若水不涵木,肝肾交亏,肾虚髓减,脑髓不充,下虚则高摇。若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土不栽木,亦可致风木内动。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风、火,痰,瘀为患。标本之间密切联系,风、火、痰,瘀可因虚而生,诸邪又进一步耗伤阴津气血。风、火、痰、瘀之间也相互联系,甚至也可以互相转化,如阴虚、气虚可转为阳虚,气滞,痰湿也可化热等。颤证日久可导致气血不足,络脉瘀阻,出现肢体僵硬,动作迟滞乏力现象。

参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中医诊断标准如下:

1)主症:头或肢体颤振,少动,肢体拘痉,颈背僵直。

2)兼症;表情呆板,头胸前倾,言语謇涩,上肢协调不能,皮脂外溢,口角流挺,智力减退或精神碍障,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3)发病年龄在5 5岁以上。

4)发病诱因:可有明显诱因,如感受外邪,中毒或脑部病变,也可无诱因。

5)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

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慢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结合年龄、诱因等特点可确诊为老年颤证。

目前西医多半为对症治疗,在给予补充多巴胺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见效,长期服用,颤抖症状仍不能得到完全控制,甚至出现药效减退。还有脑立体定向手术和脑组织移植术,都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并且有一定风险性,也不是理想的方法。这说明这些方法没有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也说明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困难性、顽固性。

寻找新的有效药物是治疗帕金森综合症的重要课题,而中药治疗帕金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医将整体观念与局部有机联系起来看,认为局部的病变与整体相脱离,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不能互相约束,体内阴阳物质不能维系正常功能的运转,不能互相协调,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基础。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应,阴阳保持动态平衡,脏腑功能才能维持正常。内经有云:“人过四十,阴气自半。”帕金森综合症多见于老年人,无不与老年人精血衰竭,肝肾不足,阴阳失衡有关。帕金森综合症表现出的震颤,肢体屈伸不利等症,事实上即为阳太过而阴不及,精血不足以滋养濡润四肢筋肉,阴虚则阳亢,进而肢体震颤不能自止,筋脉拘急。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疗,调和阴阳,符合人体的整体观念。中药成分复杂,含有很多人体必需的成分,它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对帕金森进行多系统、多方位、多脏腑、多层次、多气血、多神经、多细胞、多功能进行积极治疗,治疗上不局限于一、两种物质的缺失。人作为一个整体,病变的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复杂疾病更不能孤立地看待,要整体地、联系地、综合地、辨证地看待。而平衡阴阳的根本,在于调和气血。

《内经》对帕金森基本病理的探讨,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理论与治疗方法和依据。。《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又有“其病摇动”、“掉眩巅疾”、“掉振鼓栗”等描述,阐述了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病因是内风,病位在肝肾,症状在肢体,病变在大脑。“掉”是震颤、振掉,“眩”是晕,震颤和晕都是肝风内动、血不养筋引起。肝血虚是本,风是血虚之标。肾主骨,藏精生髓通脑,肾精亏虚不能上荣于脑,不能将精髓还精补脑。脑为髓之海,髓少脑失髓养,筋失所润,而见拘急,掉眩。脾主肌肉,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精微物质不能运化,不能变化而为“赤”,血液不能上荣于脑,髓海空虚,不能荣养肌肉,而见肌肉僵硬强直。肝血和肾精皆虚,则精微物质不能上荣于脑,脑部失去精微物质的营养必然产生病变。故认为肾、脾、肝三藏为之病本,气血生化之根。

《内经》之后,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论述该病典型症状:“积年八风五痉。举身蝉 ,不能转侧,行步 ,不能收摄。”孙思邈的观点是积八风五痉后,才出现肢体震颤,根据病情帕金森是在漫长发病中缓慢产生,不是在短期内形成。在肾虚、肝虚,即脏腑之精和血液中缺乏营养脑神经的物质。《华氏中藏经•论筋痹第三十七》:“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则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其基本观点是“淫邪伤肝”。《诸病源候论》对筋脉拘急,行动迟缓和步态障碍,肌肉强直等都做了细致分析与论述,并有论有方。随着对本病的认识,至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又进一步做了实际的确定性论述:“颤振者,人病手足摇动,如抖擞之状,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风是震颤的基本病因,它属肝风内动。肝虚生内风,内风犯脑,肢体震颤,说明肝虚是肝血虚的基本观点,阴血虚,而阳独动。故王肯堂《证治准绳 颤振》中指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老年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

根据中医理论,帕金森是风、虚、痰、瘀、精少、脏虚谓之本,从本质上阐述了震颤的病因与病理。肾不足补之以精,精不足补之以味,血不足补之以气,气不足补之以脾,根据以上原理再综合中药药理:活血补血,填精补气,补肝息风,以达到“益精补脑”的治疗效果。

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及常用药物:(1)补肝虚,镇肝息风:天麻,钩藤,石决明,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天冬,白芍,珍珠粉,琥珀,鳖甲,龟板,白芍,甘草。羚羊角。(2)补肾虚,填精补气:山萸肉,五味子,龟板,鳖甲,鸡子黄、阿胶,拘杞子,熟地,生地,麦冬,麻仁。(3)补精血,还精补脑:紫河车,当归,桂圆肉,大枣,人参,鹿角胶。(4)活血化瘀:三七,穿山甲,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

典型病例:患者李XX,女,68岁,2009年10月24日来诊。四肢震颤3年,不能自主,紧张时加重,表情淡漠,睡眠差,头晕,09年春节发作晕厥一次。患者6年前曾患脑血栓,因治疗不及时,留有严重的后遗症.PE:Bp150/70mmHg,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诊为肝肾阴虚型颤证。拟方如下:当归15g,生地15g,川芎10g,天麻15g,龙骨15g,透骨草10g,伸筋草10g,鸡血藤15g,白芍30g,黄芪10g,麦冬10g,天冬15g,旱莲草10g,怀牛膝15g。

本方运用大量培补肝肾药物的同时,考虑患者为老年女性,病程日久,肝肾气血均有不足,既往有脑血栓病史,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益气生血药物,以达益精补脑之目的。帕金森病应用中药治疗过程中,应标本兼治,补益精血,益精补脑,取效很好。患者服药半月后,症状开始改善,本案随访3年基本痊愈,未再复发。

中医理论辨证要点在肝、肾、脾三脏,针对性治疗中,追根溯源,从本质入手,临床治疗效果突出,疗效稳定,且副毒作用小。根据临证类型的不同,在益精补脑,补肝虚的基础上,兼顾协调脏腑功能,或兼清热化痰,平肝熄风,或兼补益气血,行气活血,平衡阴阳,使精微能够上输于髓海,改善大脑功能,控制震颤。配合西药对症治疗,价格低廉,符合人们期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治疗帕金森的前瞻性与实用性都在临床实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一奎.赤水玄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25.

[2] 王肯堂.证治准绳[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580.

[3] 王永炎,李明富,黛锡孟,等.中医内科学,第6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94:370.

[4] 周仲瑛,李明富,金 实,等.中医内科学,第7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509.

[5] 王志英,叶 放,周学平,等.周仲瑛教授临证思辨特点概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45.

[6] 陈建宗,黄 晨,李晓苗,等.培补肝肾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及实践[J].中医药学报,2004,19(11):687.

[7] 魏国威.中医药治疗帕金森氏病的进展[J].光明中医,2006,21(8):41.

[8] 王 毅,姚艳妮.周韶华治疗震颤麻痹经验[J]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杂志,2006,4(11):1027.

[9] 隆呈祥.老年颤证的中医研究回顾及展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7(10):10.

[10] 朱明龙.育阴活血法治疗血管病帕金森综合症38例[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8(12):1957.

作者单位 430060 湖北中医药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 1

430060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