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幸福探源“三色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幸福探源“三色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更加强调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与实践体验。基于此,笔者在实践中尝试建构“幸福探源色卡”教学模式,力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良好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幸福探源三色卡”,是指以三色卡为教学媒介,以道德问题和社会生活为基点,以自主探究为核心教学方法,最终实现让学生快乐学习与幸福生活的教学模式。“三色卡”包括了预设卡(课前)、分享卡(课堂)以及拓展卡(课后)。依托三色卡的教学模式,关注品德课的课前导学、课中指导以及课后延伸,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一、预设卡:关注学情,课前导学

“导”是教学的前提、是过程,“入”是结果、是目的,“探源”则是在教师引导前提下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基于此,课前导学,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进度,精选相关自学资料,精心设计、优化学生前置性学习作业,从而更深入具体地把握学情。教师可以通过发放预设卡(见表1)来组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课前学习文本时,或者从题目入手,或者从文本中的活动、资料、留白等入手,在“预设卡”的提示下学习相关的资料,归纳学习收获,提出学习疑问。一般来说,学生的课前自主探源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疑难探源。由一个问题开始,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接触新的学习内容时总会产生许多疑问,如学习《人种有不同》一课,学生看完课题自然就会质疑:世界上有哪些人种?这些人种有什么不同?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后结合已有知识,寻求答案。

关系探源。由一些信息开始,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原因。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探究:生活中哪些用品是塑料制成的?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继而研究塑料制品处理不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危害,感悟塑料与人们生活的辩证关系。

调查探源。通过局部调查、口头调查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比如讲到“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时,可让学生课前调查、走访,了解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通过调查,学生自己就会明白人口过多的危害,理解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再如学习《不和烟酒交朋友》一课,可以课前布置调查了解吸烟的危害、酗酒的后果,收集具体的事例,课上通过交流自然就突破了重点,教师也无需作过多的解释。

网络探源。通过遨游因特网,运用网络媒体手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网络上有着大量丰富的学习资源,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一些知识性课文时,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让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收集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比如教学《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可在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搜索了解我国各地名胜古迹的资料和图片、视频等,然后在课上交流。如此,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收回预设卡后,需要认真阅读,了解学生在预习文本、调查访问中的收获和疑问,梳理归纳出共同关注的问题,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二、分享卡:关注过程,合作探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如何才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合作探源呢?

矛盾探源。由一对矛盾开始,寻找矛盾形成的原因,进而尝试去解决矛盾。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一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六年级面临小升初的现实,对于如何处理好学习和课余生活这一对矛盾,就合理安排时间,学习生活劳逸结合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从而解决矛盾,提升生活。

方法探源。由一种学习方法开始,寻找相关的要素,进而尝试运用。教学《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可让学生通过“交通工具擂台赛”的学习,充分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然后根据文本设置的情境,让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各人选择的利与弊,进一步探究怎样选择最合理的交通工具,最后得出结论: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结果探源。由一种社会现象或学习结果(作业、作品等)开始,寻找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而深入理解这一结果。教学《许多物种消失了》一课,就可以从物种消失的现实入手,研究消失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地球生物链失衡的现实。通过逐层深入的问题追问,能推动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

比较探源。如教学《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一课,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明白地理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影响,进而比较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俗。

情境探源。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或场景呈现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融入情境。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可先组织学生观看残疾人运动会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残疾人的特殊与艰辛,再创设情境,开展“走进聋哑人(用手势传悄悄话)”“走进盲人”(蒙上眼睛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和“走进残臂人”(单手穿衣服)等角色体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残疾人生活的酸与苦,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在精选“探源点”之后,教师可运用分享卡(见表2)来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问题探源。当然,在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时,教师应以观察和思考为主,同时也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给予的指导;在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时,教师要结合教学重难点及时给予引导和点评。

三、拓展卡:关注践行,课后延伸

课后拓展延伸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延伸和丰富学生课堂上学习到的道德认知,检测生活实践中的道德行为。为此,我们专门开发了拓展卡(见表3)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品德课程的课后拓展探源可以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情况,设计出拓展探源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引导学生探源;另一条线是学生根据当堂学习情况,课后积极行动,进行相关的拓展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卡的内容应当丰富多彩,可以鼓励学生谈学习后对于探源的过程思考;也可以谈对于问题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就学习内容继续质疑;可以引导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检视自我的道德行为。

实践表明,“幸福探源三色卡”教学能够有效激活品德课堂,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社会化发展。事实上,学生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源”,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真问题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开展真正的探源与合作,能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作者单位:南京市郑和小学 江苏南京 2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