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胡全增 一名高原老兵的信念坚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胡全增 一名高原老兵的信念坚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谁想糊弄胡团长,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一次准备充分的紧急出动演练,被他一下子点出了20多个问题;

一个课目的试点任务,连队抽组9名素质最好的班长作准备,连主官被严厉批评;

一个高原的老兵,戍边27年,1996年结婚,分居16年,每年与家人在一起不到1个月a……

他就是胡全增,驻藏某团团长。

在官兵印象中,胡全增是出了名的“挑剔”

今年5月,为充分展示前一阶段的训练成果,某营精心策划准备,为全团官兵汇报表演了班排战术、营连机动、隐蔽与伪装等10余个课目。演练场面十分精彩,营领导满心欢喜。

不料,胡全增在总结讲评时,却从演练中化装侦察的一个表情,到构筑单兵工事时的一个动作,一连挑出了大大小小20多个问题,总的评价是实战化标准不高。

事后,一些机关干部和连主官不服气,找胡全增“论理”。胡全增说:“你们要学会从对手的角度看问题。演练是实战的预演,光精彩不够,关键得实用。”

两年来,胡全增建议团党委先后6次取消了没经论证的综合演练。演练次数少了,但训练针对性更强了。仅去年夏季一次野外驻训,他就带领部队探索总结出多项高寒山地战法训法。

胡全增在“挑剔”别人的同时,更“挑剔”自己。前年底,机关共梳理出6项革新成果准备上报,他组织人员反复论证后,感到这些成果科技含量不高,没让上报。上级召开成果表彰会,团里“剃了光头”,他这个当团长的脸上自然不光彩。

回到部队后,胡全增将全团的专业技术骨干统一归口使用,整合资源,合力攻关,并建立健全科研革新活动准入申报和奖励制度,全力支持与提高战斗力联系紧密的攻关项目。去年底,就产生了5项军事训练成果。

在官兵的心目中,胡全增是出了名的“较真”

一次野外训练时,一名机关干部拿着地图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准确位置。是地形地貌变了,还是标图有误?胡全增刨根问底,发现这名干部用电脑标图还是高手,但由于平时过分倚重电脑,忽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才闹了如此笑话。

制敌先治假,求胜先求真。胡全增认为,平时训练玩虚的、搞假的,战时就要付出血的代价。一次,团赋予某连一个课目的训练试点任务,连队干部觉得这是一次“露脸”的好机会,就把全连素质最好的9名班长抽出来进行准备。他发现后指出:“示范表演不是演戏!平时怎么练,汇报就怎么搞。”当即对连队干部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下令解散了这些拼凑的试点人员,重新确定了试点任务。2011年夏天,团对某营进行实弹射击考核,一些官兵为取得好成绩,提前测好距离方位。考核当天,胡全增重新调整了位置,结果该营考得一塌糊涂。他责令该营主官作出深刻检查,并给全营上了一堂课:“敌人不是电线杆子,难道会站在那里等着让你捶,谁欺骗了战斗力,谁就要受到战争的愚弄之灾!”一次,团组织部队在野外观摩课目演示。他发现指挥员组织判定敌情我情、定下战斗决心,像背台词一样生搬硬套,程式化、观赏性的东西很多,便当即叫停,重新准备。并严厉指出:“训练为什么?假如考场是战场,假如考核是打仗,能糊弄过去吗?自欺欺人的事我们绝不能干!”正式验收时,他又挑出10多个问题要求改进。官兵深有感触地说:谁想糊弄胡团长,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上任不到一个月,他就将团里各单位的训练情况挨个过了一遍。但用打赢的“尺子”一量,胡全增心头一惊,习惯于组训“有看头”,演练“重形式”的单位和干部并非个别,不及时扭转,战场上就会吃大亏。在他组织下,野外识图用图等传统基础训练得到加强,一批传统基础课目加入信息技术之后重新走上训练场,不少原先因“没看头”“费力不讨好”但管用的课目重新给纳入到训练中间来了。

训练课目改进后,胡全增没有“善罢甘休”,和训练细节较起真来。一次,他在某连检查训练时发现,官兵没有按照实战要求戴钢盔,挎包、弹袋等物品也携带不全。一问原因是嫌麻烦,个别干部把这当“小事”看待。在胡全增看来,平时训练养成坏习惯,战时就可能带来灾难。第二天,他组织机关人员和营连主官召开训练形势分析会,要求与会者一律戴钢盔,并严格要求今后所有的军事训练,一律战斗着装。钢盔一戴果然不一样,一堂课下来,一些训练少的人当场出了洋相。没到冲锋陷阵时,就被自己打倒,胡全增用小小的钢盔,使官兵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此后所有的训练中,再也没有人敢“走过场”了。官兵感到“硝烟味浓了”“表演感弱了”“战场气息更强烈了”。

在官兵心目中,胡全增是出了名的“热心”

上任第一天,党委会刚开过,全团知道新来的团长叫胡全增的人没有超过20个人时,他已经站在一个连队门口了。

他进班排、到温室大棚、到驻训分队一线了解情况、检查工作去了,跟着他的一名参谋挨个单位打电话通知,许多正在组织训练的连队主官都还来不及报告,团长就已经走到跟前了。他从一个连队转到另一个连队,从一个训练场转到另一个训练场,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官兵交谈,问部队的建设情况,了解基层官兵的实际难处。当爬上团西南角一个破旧的哨楼时,狂风吹得胡全增一个趔趄,正在执勤的两名战士紧握钢枪的双手被冻得通红肿胀,因严重缺氧,嘴唇、耳朵呈紫黑色。胡全增对随行的同志说:“我们的官兵真的很苦,也很伟大。但组织把全团官兵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搞好建设,应该感到痛心……”

“我无法改变气候,但可以用一颗火热的心温暖冰峰哨所的战士。”胡全增心里,始终装着一群戍守在雪山之颠的战士们!上任不到半年,胡全增带领官兵及时解决了团机关营区生活设施不配套,缺暖少水的情况。不到一年,官兵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全天候晒衣场、自动饮水机,基层连队用电、吃菜、洗澡、结石发病率高等实际困难一一得到了解决。

胡全增说,战士们年龄十七八岁,团长不关心他们的冷暖,谁关心?不经常去班排走一走,看一看,心里很不安。他有一个习惯:每次下班排,总爱到伙房转一转,摸一摸战士的衣服,握一握战士的手,问一问战士的家常事,笔记本里记满了家庭困难战士的姓名、籍贯、年龄和生日;逢年过节,胡全增都到连队过节,替战士站哨,大小节日,他甚至都没有陪家属好好吃过一顿饭……

每一年,胡全增总是坚持5、6次到基层连队蹲点调研60余天,与官兵一起吃住,一起训练,掌握第一手情况。常年如此,恶劣的高原环境透支他的身体,牙齿经常疼痛难忍,血压偏高,还有严重的胃病。有时,看着胡全增玩命地工作,亲人也在电话里劝他,歇歇吧,快到40岁的人了,还那么拼命,为啥?在老家高龄的老母亲也一直念叨着儿子能回家看看。好几次,胡全增都已经打好了探亲报告,却又因工作原因走不开而推迟,只好在电话里一次又一次向家属解释:再推推吧,实在走不开。

戍边27年,休假仅20次,1996年结婚,夫妻分居16年,孩子跟他都不怎么亲……一名铁血河南汉子,无怨无悔地扎根高原的真正军人,用自己的青春和誓言,践行着一名军人的信念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