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用于绝经后妇女IUD的取出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用于绝经后妇女IUD的取出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绝经后妇女;IUD取出

【中图分类号】R1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201-02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IUD取出困难是所有妇产科医生所面临一个问题,这不光是由于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子宫萎缩变小,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宫颈管狭窄、粘连[1]。而且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导致绝经前后的心理障碍使绝经妇女IUD的取出增加了困难,使取器妇女对取出IUD产生抵触情绪,但随着绝经时间延长,子宫越来越小,但IUD大小不会改变,出现腰痛、下腹不适、甚至嵌顿等并发症,又不得不行取环术,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降低取环疼痛以消除绝经妇女取环的恐惧的方法是我们所要解决的。我站使用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用于绝经妇女iud取出临床效果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使用扩张棒是一种易于医护人员使用及患者接受的一次性计划生育手术产品。适用于宫腔内计划生育手术时扩张宫颈管。本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和有效减轻疼痛的特点。由安徽省普瑞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本产品由聚乙烯推拉杆、硅胶棒和高分子凝胶膜组成。经环氧乙烷灭菌,由专业医护人员为患者使用。术前常规消毒后,手持推拉杆将硅胶棒置入取环患者宫颈管达内口处,数分钟后牵动推拉杆取出硅胶棒,即可手术。(急性阴道炎患者、过敏性体质者禁用。)

1.2 对象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来本站自愿要求取出IUD,年龄52-65岁,带环时间10-30年,绝经2-10年的妇女200例。

1.3 方法 所有患者详细询问既往使用IUD史,进行妇科检查及白带常规无异常,均经B超检查证实宫内节育器存在,位置是否正常,排除取环禁忌症。手术病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使用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配伍金属扩张棒取环。观察组使用利多卡因宫旁阻滞和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取环。所有患者均按操作常规取环。

1.4 观察指标

1.4.1 宫颈口大小(mm)观察组宫颈置棒2-5分钟即可容纳5.5号扩张器取环钩或取环器能自由出入;对照组均需使用金属扩张器依次4号递增扩张至5.5号。

1.4.2 术中出血量 所有出血用干棉球蘸取,术前术后各称重一次。按105克相当于1毫升血液标准换算出血量。

1.4.3 取环成功率 两组对象从开始手术操作至取出完整IUD的数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例数、年龄、绝经时间、置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2.2 术中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宫颈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取器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妇女绝经后取器困难不仅因为宫颈、宫体萎缩、宫颈管及子宫内外口狭小,取环钩或取环钳进入宫腔困难[2],更由于在农村有很多绝经后仍放置宫内节育器多年的妇女,因恐惧取环的疼痛而拒绝取环。绝经期妇女发生下腹痛或腰痛等症状,甚至宫内节育器嵌顿等现象时有出现,使老年妇女生活质量下降,不能安享晚年,因此早日取出宫内节育器而改善老年妇女生活质量是很有必要的。在本站也曾使用尼尔雌醇在取器一周前顿服,但效果较差。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化合物,具有穿透性强,局麻作用持久,毒性低,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优点。用于宫旁阻滞麻醉,可阻断来自子宫、宫颈及阴道上部的感觉神经,阻断了神经系统的向心性传导,从而达到了麻醉镇痛的目的[3]。但绝经后妇女取环时仅用利多卡因效果不明显。我院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临床上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配伍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的取出IUD,在本文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有吸收体液,自身膨胀作用,可扩张宫颈内口直径至5-6mm左右,扩张宫颈效果满意,没有金属扩张棒逐次递增扩张手术操作的痛苦。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等优点。使取出宫内节育器易于操作,尤其是节育器嵌顿牵拉困难时,小号刮匙可以进入宫腔搔刮宫壁,大大降低了绝经后取器的痛苦和失败率。观察组取器率为100%,而对照组取器率仅为76%,患者因疼痛拒绝继续操作,有4人放弃取器,10人改用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后成功取器。绝经后妇女IUD取出使用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刘冬娥.女性围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3(14):65.

[2] 伍海鹰,曾晓琴.米索前列醇与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困难取器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5(3):175-176.

[3] 金有豫.药理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