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言为千秋则 行为万世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言为千秋则 行为万世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艺术实际上主要体现在他的语言和行为上。教师在教学乃至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语言、行为,不仅可以对他的学生成长发挥指导、示范作用,甚至可以对一定的社会群体产生深远的影响。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言为千秋则,行为万世师”的伟大教育家。认真研究孔子的教育实践,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认识讲求教师语言、行为艺术的必要性,明确教师语言、行为艺术的评价标准,并且从而认清提高教师语言、行为艺术的根本途径。

孔子对语言、行为艺术的重视,首先来自于他对理想中的人――“仁人”、“君子”的要求和期待。他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语-颜渊》地的另一位学生子路问他如何成为一个君子,他的答复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并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最高境界。能“爱人”、“安人”、“安百姓”的人,才是仁人、君子,其实这就是孔子的培养目标。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孔子认为必须“修己”,其基本内容除了加强个人内在修养之外,言行修养显然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孔子在《论语》一书中,多次提到君子对言行的要求。例如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他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他的这种言行规范就被采纳,将两个女儿分别取名为“李敏”和“李讷”。孔子还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提出了言行方式必须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艺术处理原则,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然而,也有人根据孔子所说的一“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就认为孔子在言行二者之中更强调行动、实践的重要性,而不十分在意语言的艺术性,其实这完全是误解。诚然,孔夫子十分重视言行的统一。他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可是,他也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指出质朴和文雅必须统一,二者不可偏废。他还特别强调:“有德者必有言”――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有名言流传。他在和自己的儿子孔鲤的谈话时就告诫儿子:“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提醒孔鲤,要真正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做到不仅能说,而且会说,必须通过学习借鉴《诗三百》这样的文学作品才行。通观《论语》这部语录体名著,我们便不难发现,孔子确实是第一流语言大师,他对语言的运用,确实达到了心口相应、从心所欲的地步。他谈治国之道,只用“近者说,远者来”上字(《论语・子路》),何等剀切!他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何其精辟!至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类的名言警句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又是多么脍炙人口,发人深省!是的,我们今天对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绝不等同于孔子时代的“仁人”、“君子”,但孔子所倡导的“爱人”、“修己安人”的思想,仍可以在扬弃中传承。作为教师而言,重视语言、行为艺术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正是为培养一代新人服务。

孔子十分注重语言、行为的艺术性,还缘于他十分关注“仁人”、“君子”言行的示范作用。这一点,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学业专长,通过自己的言语、行为,以示范的方式来感召、熏陶、影响学生。汉代杨雄在《法言》中说过:“师者,人之模范。”国内一所知名师范大学的校训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教师言行的示范性特点。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身正,其实就体现在言语、行为上。教师必须在言语、行为上给学生做出表率。因为我们的身正不正,直接影响到“正人”的效果一一孔子还有一句话说得更为明白:“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他甚至把“正人”提高到治国安邦的高度,鲁国的执政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了“正人”,孔子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细节,一点都不马虎。他尊重长者:“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他尊重朋友:《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的时候,他听到别人唱得好,一定要别人再唱一次,并且和别人一起唱,表示他的赞赏和尊重。他十分有同情心:“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这些记载,极为生动传神地刻划出一位具有“温、良、恭、俭、让”美德的大儒的形象。当然,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既体现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又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给学生做出了表率。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对不注重行为艺术、鲁莽蛮干的人是极为不屑的,而对深思熟虑的行为习惯则给予了充分肯定。正是由于孔子注重“正身”、“正己”,谨言慎行,才赢得了“圣人”的称号。

孔子的语言、行为艺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极具创造性和个性特色。而这正是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作为活生生的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气质、秉赋。再加之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教育环境氛围,每个教师面临的教育情景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孔夫子十分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教育对象采用不同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论语》一书中多处记载孔子对自己学生的评论,涉及学生的性格、才能、爱好等,可以看出孔子对每个学生都十分了解。因而在指导学生学习、回答学生的疑问时,哪怕是同一个问题,他也会根据不同对象给予不同答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论语・颜渊》中曾经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个学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竟分别给出了三种不同答案。给颜渊的答案是:“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给仲弓的答案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给司马牛的答案则

是:“仁者,其言也。”(均见《论语・颜渊》)在涉及孔子一生倡导的最高道德境界时,孔子的回答竟然如此不同,这绝对不是孔老夫子思维逻辑混乱。考察一下这三个答案,其实它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要“克己”“修己”,要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慎重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以求达到“仁人君子”的境界。其实,孔子“仁”的思想核心就是要加强个人修养,摆正“己”和“人”的关系,揣己以度人,正己以正人,从而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是什么?曾子解释得很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那么,“忠恕”又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自己讲得很清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都是讲“修己”与“正人”之间关系的。但面对个性不同、修养层次不同的学生,孔子就选择了不同的表述方式,显示了这位大教育家高超的临机处理能力和灵活的极富创造性的育人艺术。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这一点。在《论语・先进》中,子路和冉有先后去问孔子:“闻斯行诸?”结果孔子给两位弟子的答案竟然完全相反。他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他对冉有的回答则是:“闻斯行之。”面对这两个互相矛盾的答案,不免引起弟子们的疑问,公西华就去请老师解释原因。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原来冉有这个学生性子比较慢,做事有点拖拉,孔子这样回答,是希望他今后要“敏于行”,行动上更快捷一些。而这位子路弟子呢,个性是“兼人”,按朱熹先生的说法是“胜人”,就是总想超过别人;按麻成林先生的解释是“一人能兼做两人的事”;按杨伯峻先生的说法是“一人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说子路是个胆大、性急、争强好胜的人。另外,据《论语》记载,孔子多次指出子路“由也果”、“其言不让”、“野哉,由也”,可见孔子是十分了解子路有胆量、不谦让的脾气的。《论语》中还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看来,子路也确实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只要听到一个新的道理,他就马上要去实践。所以,孔子在这时有意“退之”,给他泼点冷水,提醒他为人处事想周全了才行动,也就是“必也临事以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不仅注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话语、不同方式施教,而且十分注重话语交际的环境条件,接受效果。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他又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这都是对交际语言的原则要求。前者强调对话语对象的了解,后者强调话语环境条件的分析,都值得我们教师学习、借鉴。教师语言绝不仅仅是教学语言,也包括他的生活用语、交际用语,都应该成为学生仿效的典范。至于孔子施教的著名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则更直接地要求教师讲话要注意启发、诱导,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桌。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因情景条件施教,语言艺术运用之妙堪称表率。

孔子的语言、行为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天然形成的,是他长期实践,终身追求的结果。孔子虽然说过“五十而知天命”、“畏天命”之类的话,后世人也把他尊为“圣人”,似乎他天生就与众不同,脱俗超凡。其实从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成就的取得,主要靠后天的努力,靠一生强化自身修养的不懈追求。孔子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多闻阙疑”;“多见阙殆”(《论语・为政》)。他教导子路“六言六蔽”,指出不学习带来的六种弊病:“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意思就是:爱仁德,却不爱学问,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小聪明,却不爱学问,弊病就是放荡而无根基;爱诚实,而不爱学问,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而害了自己;爱真率,却不爱学问,弊病就是说话尖刻,容易刺伤人心;爱勇敢,却不爱学问,弊病就是爱捣乱闯祸;爱刚强,却不爱学问,弊病就是喜欢胆大妄为。这些,都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多闻”、“多见”、“好学”就是完成自身修养,完善自己的言行的根本途径。所以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夫子这种积极好学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