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乙肝1748例五项检测结果的调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乙肝1748例五项检测结果的调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与健康体检人员两类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及其感染模式。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被检者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健康体检组感染率为11.02%,医务人员组感染率为15.91%,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医务人员组中,大三阳模式占0.69%,小三阳模式占0.92%,单项抗HBc阳性占2.73%;健康体检组中,大三阳模式占0.23%,小三阳模式占0.46%,单项抗HBc阳性模式占2.14%。结论:医务人员的乙肝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应加强防护意识,采取保护措施,及时处理意外接触,减少医源性感染。

关键词 医务人员 乙肝病毒 感染率 感染模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69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肝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约有1亿人为HBsAg携带者[1]。医院是患者聚集的地方,医源性传播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为了解医务人员及健康体检人员的乙肝感染情况,2008~2009年将1748例标本的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模式以及人群分布情况作一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2009年收集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人员的血清标本1748份,其中本院职工体检标本440份,为医务人员组;非医务人员健康人群体检标本1308份,为健康体检组。

检测方法:采用ELISA方法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cAb)检测。所用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于有效期内使用,操作和结果判断严格按试剂要求进行。将测定结果分为两类,一类正常组,为5项全部阴性及表面抗体阳性(含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模式);另一类为感染组,为各种急慢性感染除正常组之外的所有模式。

结 果

两组人员的感染率:健康体检组1308例,五项指标全阴562例,表面抗体阳性601例,共计1164例,感染率为11.02%;医务人员组440例,五项指标全阴179例,表面抗体阳性191例,共计370例,感染率为15.91%。医务人员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感染率以医务人员组为高,结果经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两组人员的感染模式:440例医务人员组共检出14种感染模式,其中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及HBcAb阳性)占0.69%,小三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占0.92%,单项HBcAb阳性、单项HBeAb阳性、HBsAb阳性和HBcAb阳性此三种模式均占有较大比例,分别为2.73%、2.5%和2.01%;1308例健康体检组亦共检出14种感染模式,其中大三阳占0.23%,小三阳占0.46%,占有较大比例的两种模式分别是单项HBcAb阳性(2.14%)、单项HBeAb阳性(2.06%)。两组人员的具体感染模式情况,结果见表2、3。

讨 论

HBV属肝DNA病毒,感染乙肝病毒不仅会引起急性肝炎,还可能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也可以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2]。医务人员的乙肝感染率(15.91%)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因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频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这对其自身就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所以要特别引起注意,加强防护意识,采取保护措施,如使用安全性优异的血液学检验用品,戴医用乳胶手套,及时洗手等,尽量减少医源性感染。另外,对所有有可能接触HBV的医务工作者必须注射乙肝疫苗,如发生意外接触,及时采取预防措施。HBeAg阳性是病毒复制的指标,大三阳患者体内HBV复制能力最强,具有很大的传染性,且多见于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传统认为小三阳患者HBV复制能力减弱,传染性相应降低,甚至是感染恢复的标志,但并不表示病情的停止[3]。有研究表明,HBV前C区突变株因83位AA碱基发生替换而使HBeAg不能表达,但仍可导致肝脏损害并持续HBVDNA阳性以来,对于H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的患者不能掉以轻心[4]。HBsAb+HBeAb+HBcAb、HBsAb+HBeAb、HBsAb+HBcAb三种模式为乙肝痊愈或恢复期,这三种模式在医务人员组中所占的比例(5.68%)高于健康体检组(4.05%)进一步说明医务工作者由于工作等原因,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同时也说明随着防护意识的增强,医务工作者主动注射乙肝疫苗,以及在发生意外接触后,能及时采取预防感染措施。另外,单项HBcAb阳性模式即“窗口期”,在本资料的医务人员组和健康体检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为2.73%和2.14%),这种既往感染或低水平慢性感染或未恢复早期的模式,也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平忠,周永兴.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10):918-919.

2 罗梅.肝炎的血清学标志物及核酸检测[J].中国临床实验室杂志,2002,9(3):2224.

3 高振玲.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分析[J].泰山医学学报,1999,20(2):153.

4 丁红燕,李君娥,魏一英,等.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血清检测及意义[J].中华医学丛刊,2004,4(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