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些年,报纸、杂志为增强报道的吸引力,越来越重视使用引语。不过,在引语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值得探讨和注意。

引语必须保证“两个真实”

真实、准确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使用引语更要准确无误。有些记者在使用引语时,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歪曲原意,误导受众,引起采访对象不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引语必须真实,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采访对象确实说过被引用的话,二是采访对象说的是真话。不少报道恰在这“两个真实”上犯错误。

杜撰采访对象和引语的现象,在报刊上相当常见。一些记者为显示采访扎实、深入,喜欢虚构一些受访者,编造引语。还有的记者未经采访对象同意,为他们编造引语。一家杂志曾刊登过一篇对知名学者于丹的访谈,文中她说的话都是直接引语,于丹看到后非常惊讶,因为她并没有接受过这次采访。后来得知,记者曾给她发过采访提纲,但她没有接受,记者就收集与她有关的资料,编造了这篇访谈。

由于口误、记忆不准或者有意为之等原因,人们说话很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记者必须有把关意识,对其真实性进行核实。有的记者不谨慎,认为人家说过的话就可以引用,结果使自己陷于被动。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南风窗》杂志2013年第18期刊发的《村官腐败透视》。文章开头写道:

“这个村,有一半都是我的娃。”在三门峡市西南方,距离市区90公里左右的一个小村里,村支书张大万(化名)笑嘻嘻地对市里来的驻村工作队员说。本村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去了,他们的留守妻子竟然成为张支书的猎艳对象。

文章刊发后,网络大量转载,一时舆情沸腾。河南省三门峡市作出回应,请求作者提供查办案件线索,媒体则质疑张支书说话的真实性。后来,《南风窗》杂志发表致歉信,称该文存在采访不够深入、把关不严问题,将村支书私底下吹牛的话写入文章,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事件值得所有编辑记者吸取教训。

防止“专家依赖症”

使用引语并非多多益善。有些报道,到处是“某某说”、“某某表示”、“某某指出”,好像除了引用别人的话,作者就无话可写。采写新闻,尤其是现场新闻,总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运用记叙、说明、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不能只是“如是我闻”地抄录一堆话,却没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新闻不仅要报道事实,很多时候还要解释、评析。由于专家言论具有权威性,记者经常要引用专家的说法。但是有些记者患上了“专家依赖症”,几乎言必称专家,以此来显示报道的高端、权威。甚至一些常识性的话,也要找专家来说。例如久旱之后下了一场春雨,记者写道:某某专家表示,这场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好处。让专家说这种尽人皆知的道理,未免大材小用。

有的记者,依赖专家却不尊重专家。他们不管专家对某个问题有没有研究,只是想让专家说几句,点缀一下报道。还有的记者,就想借专家之口来印证自己的结论,即使专家有不同观点,也不会被采用。结果,专家沦为花瓶。

当今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往往见仁见智,在引述受访者观点时,应尽量避免用“一致认为”这类绝对性的说法。有的报道引用专家的话,笼统地说“专家指出”。其实专家之间的观点可能有分歧,如果改为“有专家指出”,会更准确一些。

走出“直接引语崇拜”

引用别人的话有三种方式:直接引语、部分引语和转述。直接引语是不改变说话人的原话,直接用到报道中;部分引语是采用一部分原话,其他部分用作者的话来说;转述是把别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话来说。

在三种引语中,直接引语有较强的现场感和可信度。近些年,业界和学界很多专家也不断呼吁要重视使用直接引语。于是,大量使用直接引语成为一种风气。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有不少报道,使用直接引语过多过滥。有些话分明很平常,甚至是套话、空话、官话,记者也要把它放在引号里。专家的话,里面有生僻的术语,记者却原话照录。总之,引号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凡事过犹不及,要重视直接引语,也要防止“直接引语崇拜”。使用直接引语时,行文的人称要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直接引语太多,人称转换频繁,会造成阅读困难和厌倦。使用直接引语要少而精,并与部分引述、转述交错使用,这样才能使报道多姿多彩。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适合用直接引语:第一,采访对象的话重要、精辟、生动、独特,使用直接引语,能够保持原汁原味,增加传播效果;第二,需要通过原话反映说话人的神态、心理、个性或环境时,适宜采用直接引语;第三,报道中有对话时,可以使用直接引语。如果没有上述必要,最好使用部分引语或者转述。

直接引语多数是口头语言,不太正式规范,引用时要注意是否妥当。比如,人们说话时会发生语法错误、逻辑混乱、意思含糊的情况,这时不宜直接引用,应该部分引用或转述,使表述规范、准确、明白。又如,方言俚语鲜活有趣,但引用时要考虑读者能否理解。另外,禁忌语一般不能直接引用,尽管它对刻画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如何交代说话人

有引语就应该有说话人(或叫“消息源”),只有交代了说话人,引语才是完整的。但很多新闻报道中,说话人若有若无。例如:

“总书记昨天的讲话,诚意多多、善意无限!”3月5日下午,全国政协台盟委员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委员们争相发言、直抒胸臆……

其中的直接引语很有个性色彩,不可能是政协委员们异口同声的话,但找遍全文,不知道是谁说的。

交代说话人要确切,写清楚姓名、身份等相关信息。含糊其辞的交代会降低引语的表达效果,如: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棚户区改造好!”省委领导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直接引语很有表现力,是哪个“省委领导”说的?模糊的交代令人费解。

消息源有时候可以是模糊的、匿名的,如为了保护消息源,或者确实不知道消息源姓名。这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接受的。现在的问题是,莫名其妙的匿名消息源太多,成为一种流行病,严重影响报道的可信度。

使用引语,可以在三个位置交代说话人:引语前面、引语后面和引语中间。在西方新闻报道中,往往把说话人放在引语的后面,他们认为,引语的内容通常比说话人更重要,应该让读者先知道。受其影响,近年来国内报刊文章也倾向于将说话人后置,有的记者更是将说话人一律放在引语之后。

实际上,说话人放在什么位置合适,要根据语境和表达效果来定,原则是行文流畅,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如果原话简短,说话人可以放在引语前,或者放在引语后。如果原话很长,可以把说话人放在引语前,或者放在第一句话的后面,但不能放在整个引语的后面,否则读者看了半天还不知道说话人是谁,会感到焦虑。

在英语里,使用部分引语或转述时,说话人可以放在引语后面,或者插在引语中间,这种做法不能直接搬到汉语中。如:

奥林匹克运动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所有的人都是它的信徒,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说。

这样显然不符合汉语语法。学习西方新闻写作的技巧,要考虑是否适应我们的语言习惯,如果只是简单地模仿、移植,可能会水土不服。

参考文献:

①【美】布鲁斯·D·伊图尔著,贾陆依 华建昌译:《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李希光:《新闻报道中如何用好直接引语》[J],《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9期

③李兵:《直接引语如何使用才能避免诽谤》[J],《青年记者》,2013年6月下

(作者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