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鹰卧山上养鸡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鹰卧山上养鸡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8年中秋节前夕,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幸达路的袁店柴鸡野生放养基地直销店前,天天挤满等待购买柴鸡、柴鸡蛋的人群,店主人王金岐不停地指挥店员,招呼顾客。与此同时,王金岐设在方城县城裕州北路的柴鸡、柴鸡蛋直销店,也同样场面火爆。在这里,王金岐的妻子赵秋云和他一样欣喜地忙碌着。这对原本为养鸡发生过激烈冲突的夫妻,面对事业的成功,最终不但气消怨解,而且比过去更齐心了。

忠诚打工,保安员成了港企采购部总管

1973年4月30日,王金岐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袁店回族乡竹园村。他家住在鹰卧山的半山腰间,那山花烂漫、蜂飞蝶舞、鸡鸣鸭叫、牛羊满坡的生态景象,深深地镌刻在他童年的记忆里。鹰卧山养育了王金岐,他也深深地爱着鹰卧山。

1993年6月,王金岐从方城县第四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当年夏天,在广东省工作的哥哥为他在一家港资企业找了份差事,他来到广州太湖海鲜酒家当了一名保安。

南方天气炎热,在酒店当保安要把守门口,礼貌服务,招呼来客,安排车位。有时候,同班的保安员躲到树荫下休息,而王金岐却牢记岗位职责,穿着标准的保安服,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地迎来送往。到广州的第一年夏天,忠于职守的王金岐曾几次中暑,都咬着牙挺了过去。

王金岐把打工经历当成了人生砥砺石,他忠诚、敬业的出色表现,很快被一个人看在眼里,这个人就是该酒店的董事长、港商吴兆棠。1999年,王金岐被酒店派去学习驾驶技术。从驾校结业后,吴兆棠董事长重新给王金岐安排了工作,让他担任司机兼酒店采购员。一年后,王金岐又被任命为酒店采购主管,酒店吃的、用的,包括蔬菜、电器、烟酒、家具、员工服装等一切物资,都由他开车外出采购。

酒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几年内一连开了4家分店。后来,酒店发展成太湖海鲜酒家饮食集团有限公司,王金岐也由酒店采购主管升任公司采购部总管,成为公司四大部门负责人之一。公司配给王金岐的坐骑,也由“昌河”面包车换成了“得利卡”面包车,继而又更换为“福利卡”商务用车,供他个人专用。采购部总管领导总店、分店30多人的采购队伍,并负责与80多家供货商的业务联系,王金岐每天经手开支的现金,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在金钱面前,他始终坚守道德底线,多次经受了董事长的考验。到2004年,王金岐的月薪6500元,加上红包、补贴等,年薪超过10万元。对于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来说,这是王金岐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工作稳定下来后,王金岐把妻子、女儿接到了广州,一家人居住在公司安排的新房里,妻子在广州干起服装批发生意,月纯收入3000元左右,女儿进了当地条件最好的幼儿园。通过10来年脚踏实地的打拼,王金岐收获了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

告别高薪,冲破阻力回故乡养鸡

正当王金岐在打工路上走得顺风顺水之际,一次郊游意外发现的商机,促使他改变了人生的航向。

2004年5月,有一位要好的朋友邀请王金岐到广州市郊出游。在广州从化温泉旁边的一座小山上,一大片枝繁叶茂的荔枝园吸引了王金岐的目光。园主在园内护草养鸡,散养的三黄鸡每斤按20元出售,比普通鸡每斤10元的市场价高出1倍,利润可观。

王金岐动心了,他萌生了在当地承包80亩地养鸡的念头。可是一打听,年租金得1万元,加上搭鸡棚、环保处理、买车等费用,前期投资至少需要二三十万元。面对这么大的投资成本,王金岐有些犹豫了。此时,他猛然想到了家乡,想到了魂牵梦绕的鹰卧山。是啊,比起广东的高投资成本,家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王金岐在心里说:“对,回家养鸡!”

回到广州的小家,王金岐试探着向妻子讲明了心思。不料,一向尊重他意见的妻子,竟一反常态,坚决反对:“你回家养鸡,咱一年一二十万的收入,还有孩子的学习环境,不全泡汤了吗?你傻啊?”“这事能成,我懂这方面的行情,错不了!”“不行,要回去,你自己回,我们娘俩不回去!”“好,我自己回去!”“你要是回去咱俩就离婚!”……第一次夫妻大战发生了。这一夜,王金岐失眠了,望着在睡梦中唉声叹气的妻子,他从心底生出一种莫名的惆怅。经过一翻左右为难的思想斗争,最终他还是铁了心回乡创业。他坚信善良的妻子一时难以理解,等时间久了,等自己成功了,她一定会和自己站到一起的。

第二天,王金岐在广东工作的哥哥赶到酒店,劈头盖脸地训斥了他一顿,要他珍惜今天的成功,绝对不能辞职返乡。王金岐的舅舅、姨父等亲戚也从老家打来电话,苦口婆心劝他不要回乡。一时间,对王金岐返乡的一片反对声使他心力交瘁。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妻子采取的包围战术,虽然这让他有些难以招架,但他不怪妻子,他能读懂妻子此刻的心情。

2005年10月,王金岐向吴兆棠董事长提出辞职。听了王金岐的陈述,通情达理的吴董事长表示忍痛放行。临别那天,吴兆棠依依不舍地把王金岐送到酒店门口,紧紧握着他的双手,深情地说:“小王,你回去试试,若不行,马上回来,这里的大门永远都为你敞开!”一向刚强的王金岐百感交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对董事长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流着热泪,一步三回头地告别了吴董事长,离开了他工作12年的酒店。

在回乡的火车上,王金岐向妻子发送了一条充满牵挂的短信:“我已坐上回乡的列车,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在家乡等着你。”发完短信,王金岐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把目光转向窗外,一望无垠的田野,正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放飞希望,鹰卧山上书写创业传奇

2005后10月下旬,王金岐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刚到家门口,70多岁的老母亲就气愤地责备王金岐不该辞职回乡,还让他背上行囊马上回广州。王金岐心里明白,婆媳已结成了对抗联盟,这也是妻子善意阻止他返乡的最后一招。一向孝顺的王金岐不忍心看着母亲生气,朝着母亲跪下:“妈,您老网开一面,让我回来干点事吧!事成了,对乡亲们有益啊!”老母亲这才让开了道,让儿子进了家门。

王金岐对山地养鸡一窍不通,回到家的当天,他便急匆匆地赶往办养鸡场的舅舅家和搞小鸡孵化的姨父家,讨教经验。几天后,他又专程转遍了郑州、南阳的大小书店,买回一摞科学孵化鸡苗的书籍,没日没夜地埋头苦读起来。

在搞孵化的姨父的帮助下,王金岐买回两台孵化机,请人代收柴鸡蛋,准备孵化第一批柴鸡苗。

孵化工作开始了,王金岐一天到晚守在孵化场,一边盯着孵化机,一边看孵化书,遇到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就用手机向姨父请教。不久,第一批3000只鸡苗出壳了,孵化工作大获成功。

经与当地政府洽商,王金岐把面积700亩的鹰卧山山坡承包下来,四周架起防护网,搭建好了鸡棚。当孵化出的3000只鸡苗养到一斤左右时,他小心翼翼地将小鸡转移到山上散养。

想不到散养之初,王金岐便遇上麻烦。小鸡进山后的一天晚上,突然起风,继而风雨交加,风雨中幼鸡迷失方向满山乱跑,不知入棚。王金岐和雇来的两名工人打着矿灯,满山坡地寻找小鸡。这天晚上,他一连摔了几个跟头,直到下半夜,才把小鸡全部找回来,送进了山上的鸡棚。

吸取这一次教训,王金岐在每个鸡棚前都安装了一盏电灯,傍晚开灯,小鸡便会冲着光亮而来,还能借着光亮逮食小虫子。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小鸡夜不归宿的现象。散养鸡除吃虫子外,还辅喂了玉米、麦麸子、芝麻饼、花生饼等杂粮。首批鸡苗长成后,王金岐靠卖柴鸡和柴鸡蛋净赚了3万元。

2006年年底,妻子赵秋云回来了,王金岐迎到了村口,伸开臂膀抱住了妻子、女儿,又一次泪雨滂沱。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王金岐的信心更足了。

2007年春,王金岐又新增了2台孵化设备。这时,他已有6台孵化机,雇工也增加到7人。孵化出的鸡苗,一部分自己在山上散养,一部分卖给农户分散喂养。对散养户,王金岐给他们提供免费防疫、免费发药、免费技术指导等服务,还包回收成鸡和柴鸡蛋。到2007年下半年,与王金岐签有合同的养殖户,已辐射到鹰卧山周边方圆10公里。当年,王金岐孵化、散养和回收的4万只柴鸡全部热卖,柴鸡蛋也供不应求。他不但收回60万元的投资成本,还赢利了60万元。

2008年春,王金岐的养殖基地孵化出15万只柴鸡苗,除了卖给本县农户饲养,还在邓州、南召、社旗、唐河等县市,开辟了家庭散养和山林散养场点,大的饲养户散养柴鸡达到上万只。

2008年7月,王金岐一连几天坐班车到南阳进行市场考察,每个市场他都跑3遍以上,最终决定在幸达路的幸达花园一楼开一家直销店,并在方城县城同时开一家直销店,专供柴鸡、柴鸡蛋。本文开头描述的一幕,就是两家直销店热销柴鸡、柴鸡蛋的情景。

据王金岐透露,2008年共销售柴鸡苗30万只,加上销售柴鸡和柴鸡蛋的收入,年总销售额超过了200万元。接下来,雄心勃勃的王金岐还将在方圆二三百公里的市县设立直销处,发展异地养殖大户50户以上。

王金岐富了,他的身后,是一幅他带动家乡农民生态养鸡致富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