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声传情,以情润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声传情,以情润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实行新课改以来,诗歌的朗诵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的朗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诵读能力和比较阅读拓展能力。然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对诗歌诵读的兴趣。

关键词:诗歌诵读;教学方法;兴趣学习

新课改提出:诗歌的学习要以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基础,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同时能培养学生对主旨思想的领悟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诵读诗歌的乐趣呢?本文以《再别康桥》为例,为大家讲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诗歌的诵读教学。

一、为学生介绍相关背景资料,形成心理期待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形成的审美偏好、学习经验、文化修养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每个学生对同一首诗歌的心理期待都不同。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简要地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心理期待。背景资料可以真实、具体地为学生展现出作者的创作动机,促使学生的感情向着设定的方向发展。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心理期待,使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大前提下,产生对于诗歌强烈的情感共鸣。对于《再别康桥》的诵读教学,首先就是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的背景资料,例如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歌,以怎样的心情抒感等,从而客观、具体地把握诗歌的主要思想。

二、配合引言进行示范诵读,形成整体感知

教师通过配合引言进行的示范朗读,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得他们免受教师的主观感知的影响,通过自己的学习对作品整体感知。不可否认的是,教师配合引言进行的示范诵读,具有对学生整体感知的引导与促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中表现出的情感产生反应,产生对于诗歌所塑造出的意境的喜爱之情。可以使诗歌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体味到诗歌独有的节奏韵味,领悟到不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例如对于该首诗歌的朗诵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讲解引言的内容,使得学生对于诗歌有个整体的感观,然后进行示范朗读。由于教师的诵读能力受过专业训练,因此可以将作者想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最大化,从而使学生对整体诗歌形成整体感知,为有感情地朗读奠定基础。

三、加强语感能力的培养,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

所谓语感就是指个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强学生的语境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准确地了解诗歌语言文字的旨趣与意义,还可以提高诵读、背诵的速度和质量。例如,在本诗歌的诵读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具有完备的语感能力,首先,要明确这是一首具有诗情画意情景的离别诗。其次,要引导学生们去关注诗歌整体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局部细节,例如对于诗歌的字、词、句的把握,或是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只有从细节入手,才能真正地理解全诗,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整体与部分”的转换中,有效地得到训练与加强。

四、选择不同诵读方式,提高学生诵读技巧

在诗歌的诵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因材施教的意识,对待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例如可以听读、领读、范读、齐读,或是可以配乐朗读、分段诵读等等。例如对于《再别康桥》的朗诵训练就可以选择配乐朗读、分段朗读或是全班齐读。在初次诵读时,要注意诗歌中词汇的读音、句子的停顿。同时教师应纠正学生的读音,讲解诗歌中的变音现象。然后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注重诗歌诵读中的押韵、平仄,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诵读节奏,读出语气和情感,体会作者的主要思想。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诗歌的类型选择配乐朗诵或是分段朗读,让学生在不同的诵读方式中体会出诗歌诵读的兴趣。

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使其获得美感

一篇好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多层次的意义,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诗歌,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一样的美感,并将诗歌的完美之处牢牢地记忆下来。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直接的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与具体内容。其次要求多次重复,只有一遍遍地去感受诗歌的主题思想,才能透过表面的意象体会到深度的美感。就比如《再别康桥》中,作者以细致的手法描述着康桥的夜景,从而委婉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因此,应进行反复诵读、反复揣摩,从而在文章中获得美感。

诗歌的诵读可以让学生在对诗歌词汇、语言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出学生的抽象想象的思维,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教师以独特的诗歌诵读教学方式,才会让学生真正地去学习、去体验诗歌的魅力,才会在开阔视野的基础上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郭红,董建华.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2]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议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作者单位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