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与中西部地区二元经济转换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农村建设与中西部地区二元经济转换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农村建设是缩短中西部农村和城市经济差距的主要途径。在剖析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论述新农村建设和中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联系,认为只有抓住新农村建设,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统筹中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中西部地区;二元结构;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29-02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换,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本文在剖析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来探讨新农村的发展和中西部二元经济结构的联系。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探源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概述

二元经济结构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结构的理论概括。二元经济结构说最早来源于荷兰社会学家J・博克提出的社会学里面的“二元”结构概念。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的时候,常借用“二元结构”概念,后来经演变和完善之后,发展成了现代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的奠基石。

发展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发表于1954年《曼彻斯特学报》上的一篇刘易斯所著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是“二元结构”标志性的研究成果[1]。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尼・布哈林以当时针对苏联经济发展为主体研究对象引出落后国家发展的二元结构现象所提出的完整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更加有代表性[2]。通过比较这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所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模式,学术界得出,刘易斯模式操作性太差,前提要求限制较为苛刻,所以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而布哈林模式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进行二元结构的改造,也适合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规律,所以更具有借鉴意义。

这两个模式在对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过程中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一般在二元经济结构的经济环境下存在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可称为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它们的增长反差很大,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部门扩张是迅速的,而传统部门的观念、管理、设备等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其增长是缓慢的,它们的差距越来越大后便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二元经济结构改造模式比较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二元经济结构是密切相关的,所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进行改造最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规律,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自己和周边国家的资源发展自己,是当前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只有通过现代的工业得到发展和扩张,才能解放发展中国家保留在传统的部门之中的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这就是经典的刘易斯模式所提出的解决二元经济问题的理论。

而布哈林模式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必须走工业化之路,那么,怎么快速高效且稳定地实现工业化的扩张就是哈林模式的精髓所在。他认为,工业化的发展不能从农业的发展中剥离资金去发展工业,因为削弱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寄生性掠夺的过程,是一种非均衡的增长模式,对农业和工业来说都是不利的。可见,在经济发展中不能一味追求工业的发展,而是要求工业和农业的平衡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这才是健康的发展,只有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共同增长和平衡增长,才能提高农村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扩大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扩大国民经济发展内需、收入总量,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

这样的工业化道路发展的特点在开始的时候是会有很多阻力的,会发展慢些,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稳固后会赶上和超过那种一元工业增长的模式的积累速度,最终将其抛在后面。可见,布哈林模式是一种渐进的均衡的增长模式,他的重点是围绕提高农业生产与再生产的能力,扩大农业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

二、中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

(一)中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阶段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是工业均衡布局结合地区平衡发展。为了使中西部经济迅速发展,在中央集权的强大经济体制的推动下,集中了中西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建设了一批针对工矿资源的优势工业,如冶金、能源、化工、原材料采掘等重工企业[3]。很多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坐落在广大的农村和山区,这些工业的存在一定程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经济的断层,无法对当地农业带来“引致投资效应”、“反哺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地方经济无法被充分激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农业发展的权利,对农业的生产以及环境的保护都是不利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实行“由点到面”非均衡发展政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并且结合以农促工的经济政策。在大力加强、加快国家经济建设的形势下,各级政府不得不加强城市建设而放缓农村建设的步伐,很多优势资源诸如制度、信贷、教育及基础设施等都涌入了城市。实施城乡分治的政策强行把城市和农村经济截开,在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平等的情况,造成城市和农村脱节,无法共同进步。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农村支援城市的压力非常的大,造成农村资金缺乏,农业发展十分缓慢。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商业附加值太低,这样更加导致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在我国中西部,二元结构特点最为明显。

(二)中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初步治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造成的经济阻碍也越来越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中央采取了“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以东部地区的成功开发为经验,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国中西部地区由于其特殊性,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以粗放型工业为主体,对农村的发展没有亲和性,较东部而言乡镇企业发展水平较低。中西部的小城镇建设往往流于形式,通常的方法是通过征地和搞开发区来增加城镇人口比重,扩大城镇的规模。乡镇的开发环境不理想,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来投资开发的工商企业少之又少,而大量新建房的空置又是巨大的资源浪费。随着开发区的扩展和城镇建设,农民的耕地严重缩水,而且获得的补偿也非常少,乡镇无法满足大量失地农民的就业,又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这些劳动力中优秀的可以外出打工,剩下的只能在缩水的耕地上继续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滞后,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增大。

第二,中西部地区山岭、沟壑多,主要以山区为主,农民手中的土地贫乏、分散,为了耕作方便,他们以在耕地附近居住为主,远离城市,甚至远离他们常交易的城镇。在社会大量资金流入城市的过程中,大家对城市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农村,这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西部地区农民居住分散、封建意识强,这增加了农村城镇化的难度,现代的产业思维无法被农民接受,形成农村和城镇的经济自然隔绝的局面。

(三)新农村建设与中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的新阶段

新世纪以来,中央把新农村建设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要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必须坚持农村城市统筹发展,让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非农业生产中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提高城市化水平,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民离开土地后可以进入城镇企业就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那些位置、交通都有优势的城镇规模迅速扩张,发展成小城市,进一步可以提升为中等城市。只有坚持统筹城市和农村共同建设,才能促进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发展。

农村的城镇化必须统一协调物质、精神、政治三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得农村像城市一样在法律、制度和人口素质方不断提升,才能把城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动农村的发展,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就是所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内涵是农村物质、精神、政治“三位一体”协调发展[4]。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是相辅相成的,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建设可以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带动城镇的发展,所以说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具有前瞻性。

从微观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表现在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公共服务、新社会保障和新精神风貌等六方面[5]。从这六个方面的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初步规划,是农村向城镇过渡的中间形式。从民生的角度来说,这六方面给农村注入了新的生命,带来了新的气象,也给农民兄弟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过去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路而言,新农村建设看似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个环节,但是这个环节是贴近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实际情况的,会很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提升城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中西部二元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结论

协调发展农村和城市经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发展。如果只一味追求城市的发展,势必造成二元结构经济差距拉大。所以,社会主义新农建设是必由之路。中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者是统一的,也是非常适合中西部地区发展环境的。一方面,只有在城乡差距慢慢缩小之后,部分优秀的劳动力才会从城市回流到农村,从而进一步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客观要求,搞好新农村建设是统筹中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万晓光.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60.

[2] 胡健.试探布哈林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J].人文杂志,1991,(4):83.

[3] 郑亚平.西部边远地区二元结构形成机理探析[J].特区经济,2005,(10):227.

[4] 郁大海.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9):20.

[5] 贺兴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N].营口日报,2006-05-22.[责任编辑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