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请让生命力回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请让生命力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语文本是一门充满美感的人文学科,它可以给学生以真善美的熏陶,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课堂上,老师居高临下教授知识,缺乏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学生则缺乏主动思考的体验,成了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成了课堂的旁观者。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失去了活力,失去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美,学生也失去了学习兴趣,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都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我认为,作为一门人文性大于工具性的学科,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重在呼唤情感和生命力回归

一、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以人格的力量去感召学生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往往被认为是老生常谈。但实际上,在新课改下,它仍然是不变的教学真理。学生往往把老师当作他人生路上的引领者和启迪者。教师的言行,无形之中对学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教师具备崇高的人格,就会赢得学生的敬佩,赢得学生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一个好教师,可以通过他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因此说,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显得更加重要。

我还记得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的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季老的人格力量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这个故事让我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对于一个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人格应放在首位。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学生的情感是纯真无暇的,如果教师能够以自身人格的力量去感召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何愁学生没兴趣学习语文?

二、让尊重和赏识走进语文课堂

我们教师要反思,是否关注了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是否和学生有情感沟通?我们尊重学生吗?我们爱学生吗?学生不是机器,而是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相对的,感情不能对立。”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尊重,才能快乐地学习。我在班上进行话题是“快乐”的作文训练时,有个同学这样写到: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能够得到老师一个真心的夸赞!其实学生都有被肯定、被尊重的渴望,内心深处都是积极上进的。我想说的是,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对那些所谓的问题生,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给他们一些平等参与讨论的机会,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语文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冷漠,与学生的问题意识缺乏有很大的关系。传统语文课堂一直是教师展示个人才情的舞台,忽视了学生的思考体验。在一些展示课上,我们看到,教师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讲课热情洋溢,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呢?他们被动地接受着教师的理论,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感悟,缺乏主动思考的体验。久而久之,学生们思维僵化,滋生了依赖思想,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这样的课堂也是没有生命力没有情感热度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特的情感感受和情感体验。

总之,语文课堂不应是冷冰冰的,不应沦为应试的工具,它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情感的,它应该是一汪流动的思想之泉。语文教师更不应该忽视语文特有的美而沦为“教题机器”。让我们回归到有生命力有情感热度的语文教学中去,还语文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