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结核专科医院感染的险象防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医院感染是影响患者安全的严重威胁之一,也是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结核病院,收治的病人多数具有结核的传染性,并且部分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造成院内感染,我们就从以下方面对医院感染进行了防控:主要部门的防控、无菌操作时的防控、检验部门的防控、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医疗器械、一次性卫材的使用与防控。这些方面进行防控后基本杜绝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R5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318-02
由于结核病人对其他的人群具有双重感染的危害性,不仅对工作人员、探视者、家人以及为病人服务的相关部门的人员,所以结核病院控制院内感染及其关键。
1 主要部门的防控
我们医院的主要部门:手术室、供应室、介入、门诊,监护病房,及手术的相关科室,根据诊疗性质的不同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1.1 以上科室首先是环境的清洁,无污染源,最好是每个病房都有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标准,那么我们每天要进行两次地面消毒之后通风每次至少30分钟。
1.2 物体表面每日早晚用消毒液擦拭,处置用品处置前擦拭、处置后擦拭。
1.3 传染病区床位间隔至少一米,并且同病室病人要同病种。
1.4 室温要维持在22―25℃,湿度50―60%。
1.5 每单间应有一套洗手设备,开放式病室每两室一套洗手设备随时满足病人洗手使用。
1.6 定期对空气细菌菌落数监测每季度一次。
1.7 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布局要合理、区域划分明确、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流,空气流通由洁到污,工作区域温湿度及通风换气达标,不同区域人员要防护着装。
消毒供应中心各区的管理:
(1)去污区,在该区的缓冲间更换专用鞋、做手卫生、带帽、口罩、穿该区的工作服,抗湿围裙、袖套、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护面罩。
(2)包装区:进入包装区前在缓冲间换好专用鞋、做手卫生、戴帽子、穿工作服必要时戴手套及口罩。做好包装物品的检查及灭菌日期的标记。
(3)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时更换专用鞋、手卫生、围裙、穿该区工作服。
(4)回收物品时操作者应衣帽整齐,有回收车或箱,备速干手消毒剂、手套、记录本作登记。
2 无菌操作时的防控
在医务人员对病人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要求从环境、物品、器械、手卫生都要按原则做好充分准备。
2.1 环境 有无菌物品存放地和无菌操作室,室内空气进行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地面每日二次消毒剂擦拭,然后用干拖布擦干地面。
2.2 物体表面 每日进行一次物体表面擦拭,包括门窗把手,监护病房、处置室、换药室、手术室、无菌室等均用消毒剂擦拭一次。
2.3 器械 除一次性医疗器械外,其余器械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随时对高压灭菌物品进行监测,达标后可以用于病人。
2.4 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按照卫生手消毒规范进行,每年至少培训一次,达到人人掌握洗手方法、注意事项、洗手原则等,每周进行手卫生监测一次。
3 检验科的安全操作防控
检验人员应按操作制度和程序进行操作,个人按照防护着装齐备方可进入室内操作,行走规定的路径,按规定穿脱工作服、手套、洗手。
3.1 检验科应有严格的检验操作制度,对于标本取放不能污染到标本容器以外的任何部位,取放标本要戴手套。
3.2 操作过程中如有其他的标本泄露一定要有防护措施,不得污染工作人员,如果有标本打翻泄露时,应先检查是否受伤,并作相应处理,受伤者去感染管理科妥善处理。
3.3 注意操作人员安全防控,分离血液时应带手套、护目镜,有标本溢出时,应作消毒处理。
3.4 操作中如果有危害性气溶胶释放时,操作人员立即撤离,开窗通风,一小时内禁入。
3.5 所有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不超过两小时,不得暂存冰箱内,放标本的容器防止泄露,泄露的标本禁止送检。
3.6 所有细菌培养的标本,必须经初步无害化处理后,方可送去焚烧。
4 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
4.1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否则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一个因素,所以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才可以杜绝此原因导致的院内感染。
4.1.1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时,方可应用抗菌药物
4.1.2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源种类及细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根据病原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而定,住院病人在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及时送细菌培养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出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情况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治疗不佳的患者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4.1.3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选择用药
4.1.4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包括: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联合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4.2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4.2.1 预防用药用于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果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
4.2.2 预防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
4.2.3 患者原发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者,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送标本培养的同时,给予经验治疗。
4.2.4 通常不易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及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4.2.5 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
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到其他脏器通常不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下列情况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可预防用药。
清洁―污染手术: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的手术,开放性手术,骨折或创伤性手术。
感染手术: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或全身感染。
4.2.6 给药方法 清洁手术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给药,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大于1500毫升)可术中给予第二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手术过程和术后4小时手术时间短(小于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48小时。污染手术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已形成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4.2.7 随着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细菌耐药性、细菌的毒力选择抗生素,另外还要有病人的知情同意、经济状况,宜选价格低、毒性小、效果好的抗生素。
5 医疗器械、一次性卫材的使用与回收
医疗器械、一次性卫材必须由器械科统一采购并且符合省级以上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药品监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的标准。
5.1 使用前,详细查看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包装有无破损、产品有无不洁。
5.2 使用时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记录,报感染科、药剂或器械科。
5.3 若发现产品不合格或质量有问题,立即停止使用,封存24小时,并及时报告当地监管部门,不得自行做退、换货处理。
5.4 除可重复使用器械外、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消毒、毁型,并统一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5.5 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彻底清洗、消毒、灭菌,定期做检测及细菌培养达标方可使用。
5.6 进入限制区的产品必须拆除外包装,只要层层把关在这方面可以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
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控制好院内感染可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也可以避免威胁患者和工作人员,所以说一定要认识院感的危害性认真做好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