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鲁中明珠 第39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鲁中明珠 第39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东财政学院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章丘地处齐鲁腹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章丘经济迅速腾飞,一跃成为当今齐鲁大地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章丘市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章丘迅速崛起的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章丘市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努力增加社会财富,为自身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章丘市走出了一条“区域攻坚、产业升级、品牌打造”协调推进的特色道路,为自身的崛起增添了活力。

[关键词]章丘;崛起;原因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105-02

1 章丘的辉煌成就

1.1 纵向比较,30多年来实现自我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章丘市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经过努力奋斗、艰苦创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章丘实现了自我跨越式飞跃。经济总量跨越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章丘经济总量膨胀速度逐步加快。1978年GDP仅为2亿元,1988年GDP超过10亿元,1999年GDP超过百亿元,2005年GDP超过200亿元,2007年达到321.8亿元,2009年为440亿元,2010年为500亿元,为1978年的250倍。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增长16.1%。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改革开放30多年,章丘以市场为导向,以调节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注重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三个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61.8∶25.7∶12.5调整到2007年的12.1∶53.7∶34.2,到2010年调整为10.8∶57.2∶32。第一产业比重回落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0.5个百分点。基本形成了第一产业稳固发展、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逐步加快发展的新格局。这充分说明章丘市已经由单一农业为主向农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转变。

工业企业赢利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章丘紧紧围绕“工业强市、科技兴市”的目标,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化工产业,形成了以中国重汽、圣泉集团、海尔、可口可乐等为代表的交通装备、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四大产业集群,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断上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0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15亿元、10亿元、1亿元企业分别达到5家、3家和85家。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收入、利税分别达到454.9亿元和54.0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564.8倍和290.9倍;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利税达到88.9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8倍和478.9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章丘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农村改革,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粮食生产克服耕地逐步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等不利条件的制约,产量在波动中不断攀升,年总产量从1978年的29.3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61.8万吨,是1978年的2.1倍;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67.89万吨,是1978年的2.3倍,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八年增产。2010年蔬菜总产量达到172.6万吨,是1978年的22.4倍。畜牧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肉类和奶类总产量增加到10.3万吨和6.7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7.7倍和13.14倍,成为济南、淄博等大中城市畜产品的重要供给基地。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改革开放30多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上升,生活富裕程度提高。2010年,章丘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9110.76元,为1978年的35.7倍。改革开放初期,章丘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都处在较低水平,农民收入少,生活消费低,尚未从根本上摆脱贫困。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迅速拓宽,农民生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生活消费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481元,为1978年的87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137.58元/年,为1978年的117.8倍,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16.6%。

1.2 横向比较,30多年来跻身国家省县域经济前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章丘市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以国家组织的“百强县”和省级“十强县”活动中的名次排列为依据,从县域经济的视角来看,章丘市已经跻身于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县级市。特别是近十年来,章丘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山东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章丘农业异彩纷呈,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市)”、“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

1.2.1 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自2000年起,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是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主持,在《经济日报》县域经济周刊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县(市、旗)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经过大量的资料收集、整理、甄别、核实,按照科学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方法完成的。10年来,章丘市在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的排名情况是:2001年第一届是第44名,以后到2010年第十届依次是第44、第37、第39、第33、第32、第30、第36、第36、第41名。从这些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今日的章丘市已经高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列,稳稳地占据在第35名左右。对于一个北方省区的县级市来说,这是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1.2.2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

(1)中小城市的科学发展指数,是反映中小城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水平的总体指数,反映中小城市的综合实力。章丘市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排名情况是:2006年度第43名,2007年度第40名,2008年度第40名,2009年度第39名,2010年度第38名。这可看出章丘市在近五年中稳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40名左右,并逐步上升,显示了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

(2)中小城市的投资潜力指数,主要用于表征城市吸纳投资的潜力,主要是指单个城市的投资潜力指数。章丘市在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排名是:2006年度第10名,2007年度第9名,2008年度第13名,2009年度第12名,2010年度第8名。可以看出章丘市在近五年中稳居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10名左右,充分显示了章丘市将来的发展潜力。

2 章丘市崛起的原因分析

2.1 章丘市党委政府正确的领导是章丘迅速崛起的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章丘历届党委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制定政策,明确职责任务。为了把章丘经济搞上去,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更强的举措攻坚克难、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始终坚持把率先发展作为第一标准,主动抢占区域发展战略先机,用更高的目标鼓舞士气、引领发展、勇攀高峰;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努力消除科学发展体制障碍,用更新的方法破解难题、激活了内力、增强了动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和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章丘市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连年提升。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0.6亿元,年均增长18%,是“十五”末的2.3倍,人均生产总值7458美元。地方财政收入28.9亿元,年均增长19%,是“十五”末的2.4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5亿元,年均增长17.8%。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县域50强,位列2010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38位。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章丘历届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

2.2 章丘市走出了一条“区域攻坚、产业升级、品牌打造”协调推进的特色道路,为自身的崛起增添了活力经过30多年的发展,章丘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明水经济开发区,以临港产业为核心的空港经济密集区,以休闲旅游为重点的南部生态度假区,以现代化园林化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这是章丘市引领跨越的发展高地。在这些区域高地建设中,章丘市着力攻坚,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协调互动、布局合理、整体推进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章丘市完成技改投入85.6亿元、企业研发投入10.8亿元,创建圣泉国家级技术中心,华凌、章鼓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唐和唐、百脉泉酒等进驻世博会,21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产业振兴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企业比重达48.7%,明水经济开发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品牌是影响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章丘市通过巩固和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市等,打造重点品牌,以此为总抓手,参照了各项创建指标和标准,梳理、找准并解决了影响章丘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经济社会整个文明程度,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注入更加丰富的内涵,提供了持久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