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先要做朋友,然后谈画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先要做朋友,然后谈画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朋友”――这是全中国的大人对学龄前儿童的总称(上了小学,就有了另一个新的很棒的称呼:同学),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考证过它的出处,但有一点我敢肯定,这个称呼至少流传了60多年。因为,60多年前,人们也是这样称呼我的。细细推敲,这个称呼可谓世界一流,至今还代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它时时提醒我们:孩子是我们的朋友,而且又比我们小得多,平等相待、亲密无间、坦诚相见,这是做朋友的起码的态度,对小的朋友还应该再加上关怀备至,否则有悖这个称呼。

不要伤了朋友的心

小朋友喜欢画画,中国孩子应该画点中国画,让小朋友也来舞墨弄笔岂不乐在其中。于是,我曾专门请一位资深教师来教他们。记得这一天画的是鱼,老师说:“侧峰画鱼背,中锋画鱼腹,……每人画一条。”小朋友开始动笔,才五六分钟,童一宁小朋友已经画了3条鱼,老师生气了:“叫你画一条鱼,怎么画3条?”一宁愣住了,头上直冒汗。“算了,重画。”老师让我替他换一张纸,一切重新开始。事后我想该和一宁谈谈,一宁说:“一条鱼睡着了,我想叫两条鱼去叫醒它!”一看,画上果然有一条闭着眼睛的鱼,还长着长长的睫毛。我想:还好这位老师没有发现,否则说不定还会说:“鱼怎么会闭眼睛?真不科学。以后不要乱画。”我很替一宁感到委屈,怎么老师就没有“明白我的心”呢?其实大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孩子是自己的小朋友,要真正地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孩子,有时,大人随便的一个举动、一句话都会让孩子刻骨铭心,千万不要伤了朋友的心,何况是对小的朋友。

小朋友画画有没有好处

当然有好处,起码一点,孩子们几乎都喜欢画画,就足以说明它符合他们的兴趣需要。但也不见得全有好处。譬如:我小的时候老师都是让我们看着他画的样子一笔一笔学,就像在做拷贝。如果学画上面提到的那条鱼,非但老师画一条我们不能画两条,恐怕用中峰画鱼背、侧锋画鱼肚子也要挨训,所以我特别不喜欢上图画课,每次总是敷衍了事。说是不喜欢也不完全,我画得也不少,不是在课堂里,而是在墙上、地上、冬天的玻璃窗上,有时同伴之间嬉闹也用画来又画去的办法,这是因为不同的环境中的孩子的地位不同,前者是大人的尾巴,后者才是朋友之间,地位平等。当然,现代绘画讲究创造性,儿童画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孩子的作品可以登上艺术殿堂,可以到世界各地去展览,孩子成了可以和成人平起平坐的小朋友。但随之而来又会产生了另一种不平等,有些大人把孩子稚拙的真情流露视为高智商的超常表现,误以为发现了第二个梵高、毕加索。于是,让孩子频频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开画展、拜师学艺,甚至放弃其他一切,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刚被解放了的孩子又从小朋友变成牧人的羔羊、皇帝的宠臣,羔羊和宠臣虽然倍受宠爱,但地位毕竟不如朋友,没有自。结局会是怎么样呢?下面举两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小男孩,歌声十分甜美,父母带他周游世界到处开音乐会,没几年嗓子就嘶哑了,从此名落孙山。中国古代有个男孩,3岁就会作诗,被称为奇才,结果不到20岁就才思枯竭,一句诗也作不出来,庸庸碌碌度过一生,这些都是真实的事情。说明成人过高的期望和虚荣心是很会伤害我们的小朋友的,世界万物都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何况是人,童年和成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许多质的不同,在人的一生中欢乐的童年本来就很短暂,何必再人为地去缩短?小朋友画画应该顺乎天性,让他们在一个自由自在的天地里画画才能茁壮成长。

小朋友的画有没有比大人高明的地方

有的大人对朋友都很谦虚,唯独对小朋友居高临下,自己的骄傲劣根性暴露无疑,说什么“小孩子懂个啥”,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会比他们高出一筹,其实这也是一种无知。

八十年代,有一位家长带来一本马蒂斯画册,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我和孩子们顿时看得眼睛发亮,议论纷纷以后,大家决定也来学一学马蒂斯。画完以后,各人把自己的画全都和马蒂斯的画放在一起展览。这时出了一个问题,许多小朋友的作品流畅活泼、大刀阔斧,真可与马蒂斯相媲美,可是,我自己的画却刻板拘谨,哪里有马蒂斯的影子。我很犹豫,究竟要不要把这幅画拿出来,我对孩子们如实说了:“我觉得有点难为情,不想把画拿出来。”他们看了说:“还好!还是放上吧,下次再努力!”我把这些画保存了很久,我很佩服孩子的艺术创造能力,也很为他们对我这个大朋友的宽容深深地感动。最近我和小朋友一起欣赏米罗的作品,孩子们又画得有滋有味,让我甘拜下风。我不禁想起毕加索曾经说过的话:他一辈子都在向孩子们学习,但是一辈子还没有学会。

小朋友画画要不要教

现在有些人认为孩子有他们的作画方式,大人不该去教,否则就是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应该鼓励他们去自由探索。这话听起来很诱人,但好像有点不着边际,对孩子缺乏一点“诚”。我想到年轻的时候织毛衣的事情。那时,年轻的女孩子们时常坐在一起边织边谈,遇到喜欢的新花式,时而拿团小毛线来演示一下,时而拿过来细细研究一番。有时某人织得不对劲了,朋友定会来帮忙,很少有人卖关子的。毛线的基本针脚只有上针和下针两种,却能织出千变万化的花式。因此,大家常常爱把自己的毛衣拆了又织,织了又拆,其乐无穷。我以为画画和织毛衣差不多,时而欣赏一番,介绍介绍;时而演示一下,讨论讨论。遇到小朋友有困难也要帮一下忙,建议建议,不要卖关子,这就是像对朋友那样地教孩子,在这个“教”里面包含着对小朋友的诚恳。

小朋友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教师有教育好孩子的责任,画画也是如此。现在许多教师都发现过去让孩子模仿老师的教法不可取,于是四处求教,设法改变这种局面,尤其对国外的教育十分信服。但是,大人也不能用那个画鱼的方法去学国外的经验,傻乎乎地当拷贝。

有人对西方孩子画抽象画推崇备至,认为中国孩子画得具像都是教师灌输的结果,这种说法好像有点武断。抽象画也好、具像画也好,只要孩子欢迎都可以让他们尝试,为什么只有画抽象画才不是灌输呢?我们需要改变的应该是不尊重小朋友的注入式的教法,而不是接受某种画法又扔掉某种画法,何况东西方艺术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果有一天美国人说:“中国孩子的画真像美国人画的。”我想我们听了一定也觉得不是滋味。

教育要做到世界一流,应该学习先进的理论,特别不能忘记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对象,就是小朋友。《瑞吉欧教育取向》有一个最可取的地方,就是在意大利这样一个小镇,对一个课程的研究持续了30多年,不断地去细心了解小朋友的“一百种语言”,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可是,如果将瑞吉欧中的主题不加思考拿来照搬,注定要碰钉子。再举个例子:其中有一个关于《人群》的主题,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人是朝不同方向走的,于是,老师就让一位小朋友站在当中,大家来画不同方向的人。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教师的提议,它就画画来说很有些难度,因为孩子画的图像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物而是头脑中的表像,在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无论眼前的人朝着哪个方向,在他们的笔下都是正面直立的。所以,如果我们也采用这个主题,孩子又没有发现人是朝不同方向走的话,教师也许就不应该提出这个话题,即使孩子发现了,也要和他们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法,也许方法也不是只有让一位孩子站在中间由大家画,譬如:把每个孩子的画像太阳光线似地放成不同的方向,也会是许多孩子的选择。所以,大人不要自以为是,只有把孩子当成我们的永远的老师,才有成为他们的朋友的资格,也才有教的资格,教画画是这样,教其他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