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崔恕:「长生不老的音乐情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崔恕:「长生不老的音乐情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公冶长》到《长生不老

音乐时空: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新专辑吧。

崔恕:这张专辑叫《长生不老》,收录的歌曲都是这六年间陆陆续续创作的,本来两年前做微唱会的时候就已经想要发专辑了,因为那个时候其实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了,但又拖了两年,另外的原因是不断有别的事情来,比如说帮别人做唱片、写歌等,这也是这些年来一直的状态。对我来讲出唱片并不是规划好了一定要在今年或者某年出一张专辑,我的作品都比较随缘,对我来讲做完了就出了,所以会有一拖六年的情况。

音乐时空:《恋爱格言》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好像还挺长的。

崔恕:这首歌的旋律是以前写的,但歌词是去年填的,所以这张专辑里的歌完成创作都是在这几年,应该说没有一首歌是以前留下来的。像第一张唱片的歌,创作时间是从1998年一直到2007年,那这张专辑就是从2007年到2013年。

音乐时空:在这个时间段内,其实你既是词作者,也是制作人,怎么还有这么多创作出现的?

崔恕:对,其实正是因为这个关系,也会有其他事情在做,所以也会影响到自己唱片的进度。

音乐时空:这张专辑在主题上会有所偏重吗?我听这张专辑的时候,感觉还是情歌会占很大比例。

崔恕:对,因为我觉得所有的歌都是关于情感的,不管是关于国家的情感,还是对社会、某个地方、某个人,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承载情感的载体,我们只能把它细分到关于什么。比如我在做第一张唱片的时候,主题是关于故乡,关于童年的,当然也有关于爱情的。这张专辑里面会有很多亲情、爱情的成分,其实也会有一些社会的成分隐藏其中,也算是一种延续吧。如果说有突破的话,可能是在曲风上面,第一张专辑更多的是民谣,这一张专辑会加入一些摇滚或者中国风的元素。

音乐时空:对,《时光盏》应该说是这张专辑中最具中国风特色的一首歌。

崔恕:对,其实很多东西还是跟回忆或者说经历相关吧,这个其实不见得有一个主题,不管是给别人创作还是自己创作都是这样,像这张专辑里的《时光盏》、《大虾糖》、《父子》等这些歌跟回忆的关联可能比较大一些,上一张也是,像《公冶长》、《301国道》这些歌基本都跟回忆有很大关系。

音乐时空:这是个人的特色还是说对自己作品的一个定位呢?

崔恕:我觉得分两类吧,一类是帮别人创作,一类是给自己创作。给自己创作就会自然而然的加入自己的故事,加入很多真实的东西,但为别人创作可能就会变成一种情感的变化,更多的是在扮演别人的角色。就算是我可以写很多不同的类型,但还是会有一些所谓的风格在吧。

音乐时空:市场方面的考虑呢?

崔恕:自己创作基本不会考虑市场方面的因素,为别人创作的时候肯定是要考虑的,因为要为别人负责任。而且每个歌手就像是一种产品一样,有他的市场定位,为他们写歌就会考虑到他的定位、年龄、感情观等等。比如说给谭咏麟写歌,和给谢霆锋写歌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两个人对事情的看法肯定不同。其实唱歌就像说话,你要唱出来,你要说出来,一定要是自己的语气。

音乐时空:在这张新专辑中也会有一些新兴音乐人的作品,能不能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

崔恕:对呀,上一张专辑的10首歌全是我自己的词曲创作,这一张专辑计划也是10首歌,但我拿出了其中的5首歌与其他音乐人合作,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我想丰富一下自己的音乐类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发现了一些不错的创作人,因为有的时候可以跟其他音乐人碰撞出来新的火花,比如说你听过一个作者的很多东西,但觉得不适合你,但也可能从他身上挖掘出一些适合你特质的作品。就比如说这次主打歌的曲作者赖伟锋,他原来是一个说唱歌手,他写的情歌都是比较年轻化的,我在跟他沟通的时候就告诉他“长生不老”是什么意思,希望他能谱什么曲出来,他也能够做到。鲁士郎的风格比较多样化,因为我和他有一个共同的偶像张雨生,《插翅难飞》就融合了一些张雨生音乐的特点,有点向张雨生致敬的感觉。另外写《好好学习》的张艺也是我合作最久的一个搭档,我最早期发表的几首歌都是跟他合作的,跟我合作的默契度很高。另外一个作者张瀚元也蛮有意思的,他之前的一些作品都是比较搞怪,擅长用网络流行语,我发给跟他的创作风格完全不同的词,想看看他有没有别的方面的可能性,结果谱出来我觉得蛮喜欢的,叫《后会有期》,跟之前所有歌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跟他们的合作并不单纯是一个词作者和一个曲作者的合作,而是希望在这个过程里面,藉由我的声音和歌词能够找到这些作曲人身上不一样的东西,然后把它们推荐给大家,让大家突破对他们的一些固有印象,可能这些年轻的作曲人在这个行业里没有那么受关注,我也希望这些作品有它们的生命力和价值。

音乐时空:《大虾糖》也是一首怀念亲人的歌对吧?

崔恕:对,写的是我的三姑父。他在2004年去世了,其实这首歌也拖了比较久,他去世之后我也写了很多,但一直没有很完整的呈现出来。最近几年刚好也在整理自己的作品集,结果还发现了不少还不错的旋律,或者是动机,就重新整理了一下,于是就有了《大虾糖》、《恋爱格言》。《大虾糖》原本在词上面就已经完善了,只是在曲上面精雕细琢一下,原本也没有打算放在专辑里面,做完之后拿给朋友听,有的人在听DEMO的时候就眼眶湿润了。

音乐时空:你平时创作的时候速度是怎样的?《大虾糖》、《恋爱格言》这两首歌都好像都拖了很长时间才最终完成。

崔恕:挺快的,但也有慢的时候。但这两首歌不是故意的慢,只是拖了一段时间,比较慢的歌比如说《爱如空气》,这首歌是来来回回改的时间最长的歌,但《甄嬛传》里的《红颜劫》就填得比较快。

音乐时空:这首歌为什么会填得比较快呢?我们听的时候觉得特别有古诗词的味道。

崔恕:其实挺简单的,虽然是很古典的旋律,但是歌词根据导演的要求要写得通俗易懂,虽然会很简洁,也会有一些古诗词的格式和习惯,但表达的意思基本上是很接近现代人的想法的,是以现在的观点去看这个故事,是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所以这首歌写的时候就特别快。

极简模式下的音乐行业

音乐时空:关注一些音乐资讯就会知道你也会作为原创音乐人比赛的评委的出现,作为一个音乐人,你会比较看重原创音乐人身上的哪些特质?

崔恕:我觉得要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可能我本身是作词人,所以我对歌词的要求会比较高,歌词要言之有物,虽然是很简单的四个字,但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我也做了那么多次音乐评委,还没有发现一首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也可能是没有碰到。我是觉得现在的小朋友或者是创作人,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思考的东西可能还是少了一点。你的音乐语言和气质要有和别人相区别的东西,或者是一首歌在讲一个道理的时候,讲得很透彻或者说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这样也行。但是很多东西都太一致了,虽然是不同的文字,但表达的都是一样的意思。我常常觉得自己的东西比较老,跟不上时代,但是我看了那些小朋友的东西,我也会在思考为什么这么年轻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比我们这一辈人写出来的还要刻板,这也可能是整个行业缺乏后劲的原因吧,他们在创作上缺乏一个正确的引导。

音乐时空:会不会是因为受到人生阅历、思维模式的限制?因为你现在是站在专业音乐人的高度去评价他们的作品。

崔恕:我在看这些作品的时候,还是站在一个相对鼓励的角度去看的,哪怕是歌词中的一句吸引到我,那也是值得鼓励的。也有一些音乐人,让我觉得还不错,不过不是通过比赛,而是其他一种方式。其实说到这里,我觉得现在媒体的环境已经不像之前那样具有引导性了,人们看到的东西是比较流行的,先不说好不好,但是它真正是否具有引导性的特质,这个是真正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媒体基本都一样,比如说我打开一个音乐网站,我都不知道打开的是哪一个网站,因为歌手出了新专辑,大公司就有大的推广位,小公司就是小的推广位,所有音乐网站都很雷同,甚至专辑排列的顺序都相差无几,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媒体造成的,可能是因为这十年来的听歌环境,音乐数字化、网络化,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自主。自主选择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因为我们的市场不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大家自主选择,就会完全让数字决定市场的方向。

我举个例子,我曾经当过排行版的评委,我们只有20个人,但大家都很认真的听每一首歌,得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结果,但是他们后来为了让结果更有说服力,找了200个人去评,我们都不知道这200个人是否有认真听完每一首歌,是否有足够资历去评这些歌,那要怎样对这一年的流行乐团累加出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我觉得有时候量越大,得到的结果未必是最确切的,比如说我们做收视率的调查,北方市场和南方市场是不同的,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也是不一样的,如果音乐大体上是这样子的话,注定是农村包围城市,因为大中城市的人口远远不如二三线城市的人口多,他们的欣赏水平决定了大多数音乐的点击率,如果完全顺其自然的话,就会出现一个引导性的偏差。在中国有两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歌红人不红,或者人红歌不红,但在国外最烂大街的歌也是最红的人演唱的。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创作者本身不能去掌控的,只能说尽自己的能力创作,就没有办法按照数字来做决定。我的歌曲在点击率上不会是最高的,就拿《红颜劫》来说,《甄嬛传》那么红,这首歌都没有什么人去听,很多人听了这首歌也不知道是谁唱的,如果姚贝娜不去参加“中国好声音”,可能大家都不会知道她原来是唱《甄嬛传》主题歌的人。

音乐时空: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歌手、制作人都通过不同平台发声说他们很艰难,你作为词作者,又发行了自己的专辑,还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公司,站在你的角度来看,你觉得谁才是这个市场中最难的?

崔恕:我觉得目前来讲还是先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吧,我之前离开媒体,其实在那个时候这个行业就在走下坡路了,包括很多看起来像是强心剂的东西,其实都只是一个周边产品。打个简单的比方,一种类型的方便面很受欢迎,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餐饮业很景气。音乐如果做好了,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它本身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但目前来讲百分之零点一都没占到。我所说的“下坡路”是指在音乐载体改变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支撑它的东西,原来的唱片销售、磁带销售没有了,支柱也就没有了,在那个时候我没有办法再这样下去,与其这样我还不如将自己归零,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出来。我自己做公司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选择,我在离开媒体之后也有机会去大型的唱片公司,我跟他们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很多大的唱片公司尤其是有海外背景的唱片公司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他们拥有庞大的体制,而我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这种体制,我觉得还是从头做起,做一些自己能掌控的事情,所以我宁愿自己做得辛苦一点,也要做自己能掌控的事情,这可能是我自己的个性决定的吧。所以就一直既做老总,又要创作,又自己发片。

音乐时空:2005年你离开媒体,也了解到大的唱片公司所存在的弊端,不久也成立了一家音乐公司,到现在的“崔氏音乐”,现在在经营音乐公司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模式?

崔恕:就是一种极简的模式,因为当时我虽然没有去大的唱片公司,但也认识了很多唱片公司里的人,也有很多音乐人,我们曾经短暂的合作过一家公司,最后那家公司没有成功。当时我们几个是现在看起来都发展得还不错的音乐人,像谭伊哲、吴梦奇、老猫,我们几个聚在一起,开发一种极简的模式,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创作者,要开辟一种途径直接到达用户手中,公司成本也会很低,做两年也只是花了一部分制作成本和宣传开销。当时没有做下去,理念没有办法统一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整个公司缺乏一种统一的文化气质,也就缺乏一种后续的竞争力。我自己都有多面性,都会用不同的厂牌来做不同的音乐类型,何况是当时那么多的人一起做一件事情。虽然大家都是好朋友,到现在彼此都有很多的互动与合作,当时我们觉得生意的事情还是放一边。我觉得未来所有的音乐人,所有的公司应该是小范围的,淘宝有一个概念叫“小而美”,可能是每一个公司下面都有几组艺人。

音乐时空:你还是比较倾向于那种小型的工作室的模式?

崔恕:因为我觉得现在的环境不太适合那种大的唱片公司,我现在都会和一些的的唱片公司有互动、合作,一个大的团队同时操作十几组艺人,其实效果是不好的,真正好的还是那种工作室模式。

音乐时空:在你这张新专辑中,我在一张宣传海报上看到过专辑歌曲单曲出售的形式,是与之前被疯传的音乐收费有关吗?

崔恕:也没有完全关联,那是跟其中一家网站的合作模式,当时对方提出了这样一种模式,我们觉得值得尝试,也就这么做了,其实这只是销售方式之一吧。我自己本身还是期待整体呈现的,包括整张唱片的概念,我也希望大家看到里面的文案,所以更多的还是希望实体唱片能多卖一点,虽然天王天后级别的歌手的专辑也卖不了多少。

音乐时空:整个唱片的销量普遍不景气,很多歌手出新专辑之后都呼吁大家购买正版唱片,作为音乐人,同时也发行自己的唱片,我想了解一下,尤其是近几年你自己购买实体唱片的比例是怎样的?

崔恕:我其实有分几种,一是身边朋友的唱片出来之后我会支持一下,另外就是从小可能就有购买唱片的习惯吧,我会购买一些海外的唱片,比如说去日本、美国、香港出差的时候会经常去唱片店,这些地方的唱片店还不错,在国内逛唱片店的时间相对会比较少,大城市的唱片店越来越少,反而小地方的唱片店还有一些,但盗版会比较多。我家里现在还有磁带录音机,也有那种黑胶的唱片机,我在给自己几天休息时间的时候,我会站在唱片墙的前面,拿出几张去翻一翻,听一听。现在家里弄了一个帘子将一面墙的唱片挡起来了,因为现在孩子还很小,考虑到他会乱扔东西,所以先用帘子挡起来。孩子现在还蛮喜欢音乐的,有时候也会放音乐给他听,他会跟着节奏摇摆,也会跟着去哼唱一些东西。

音乐时空: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跟父辈一样的道路,你会怎样选择?

崔恕:不会呀,我觉得他喜欢什么就让他去学什么,不会刻意去让他做什么或者不让他做什么,但是我比较接受的一点是他的童年一定要帮他多学一些东西。并不是说我要像其他的家长一样,让他所有童年的时间都被占满,我可能会看他对什么感兴趣,选其中的几样。其实小时候学的东西未必他长大以后就一定做这些,而是对他的习惯、态度的培养。真正到了职业的选择,那是他十几岁以后的事情,我自己来北京的时候已经二十几岁了,我都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音乐,那个时候还是一个文艺青年,觉得自己写写诗,写写评论就挺好的,但是我现在反过来看以前走过的路,原来我在初中高中喜欢听音乐的爱好,以及不怎么刻意的去创作一些东西,反而成了我现在做这些事情的一个理由或者说基础。

音乐时空:在听那首《孔孟之道》的时候,有谈到关于房价之类的,算是对社会话题的融入吗?

崔恕:对,因为受爷爷的影响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儒家文化,以前也会看《论语》、《孟子》,也会这些文化的影响。现在的时代已经离那些东西比较遥远了,大家可能不再在意这些东西,但回过头去看,会发现这里面埋藏着很多真理,有时候可能没去在意,但我们做的事情却是与之相关联的,祖先留下来的东西跟现在的逻辑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比如说我在《孔孟之道》里唱的那些句子在以前就可能变成“之乎者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音乐时空:在你的很多作品中,都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比例的涉及,刚刚也有谈到对小朋友的教育,你会以怎样一种形式让他来接受这些东西,因为虽然传统文化有自身的价值在,但毕竟了和现在隔了几千年?

崔恕:我现在有一个想法,等他稍大一些,我很可能将他送到私塾或者那种专门的孔子学校,这些地方是将整个中国的文化作为基础来教,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没多大用的,还不如让他去学习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孔孟之道不光融合了文学,还有哲学、思想上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对于文化的重视是有断层的,很多精髓的东西没有保存下来,这些恰恰是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很浓缩的体现,很多话现在去推敲,你会发现原来在几千年前的人们就有过这样的想法了。

音乐时空:人在不断经历的同时,也会将自己原有的一些想法放弃掉,在你身上有没有比较明显的一些坚持或者说放弃?

崔恕:比如说对实体唱片这样一个事情,我从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排斥数字这样一个概念的,这些年来慢慢适应下来,觉得大的环境已经这样了,而且自己也慢慢习惯了这样一种方式,比如说我明明已经购买了一张实体唱片,但我还是会用手机去听,因为比较方便,所以也会慢慢去接受这些,但不代表我会放弃原来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比较固执的想法,比如说以前我觉得实体唱片还是有市场的,现在也没有放弃,只是比较接受不能卖到以前那么多的事实了,但是一些真正喜欢音乐的人还是会买,哪怕是作为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