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幸福走进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幸福走进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局长,您好。您在教育行业奋斗了三十多年,从基层学校的老师到教育局局长,无论职位如何变迁,您从未停止对教育的思考。对于诸城市教育发展,您怀有怎样的设想,进行了哪些思考呢?

李庆平:我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再到教研员、教研室主任、校长、局长,一路走过来,对教育也有一些想法。教育重在育人,我一直强调教育上有“三育人”:一是教书育人,指的是老师利用课堂主渠道来教育学生;二是管理育人,指的是学校的管理干部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教育学生;三是服务育人,指学校后勤岗位工作人员,比如生活教师,甚至是伙房师傅,都可以在服务中与学生建立深厚感情,进而教育学生。总之,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每时每刻都能育人,营造一个全员育人氛围。

从教育局的层面来讲,则要形成一种教育文化。怎样的一个文化才会转化成全市一万多名教职员工的思想、转化成学生的言行?其实,文化并不是多么高深的东西,文而化之,把文字载体化成行动、思想,文化自然形成。谈到诸城教育的核心文化,可以概括成“一个中心、两个主题、三大要素、四个发展”: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这一中心,突出促进公平和追求卓越两大主题,从缔造“完美教室”、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两方面入手,把握质量、特色、品牌三大要素,探索“质量+特色=品牌”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诸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

诸城的教育与幸福密不可分。我们经常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怎样才会满意—幸福了才会满意。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来开展,我们要让教师幸福、学生幸福、家长幸福。诸城市的每所学校都有家校联系卡,上面有每位教师的联系方式。教育局做出庄严承诺:全市20万师生不能有一位学生因为生活困难而失学、不能有一位教师因为生活上的困难而影响工作。诸城市有108万人口,老百姓的一切诉求都不能应付,都要解决,我们要对百姓负责。在这样一个发展思路的引导下,诸城市在潍坊市群众满意度测评和教育督导评估中夺得“双冠王”:在潍坊市2012年度县市区重点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我市取得879.58分,名列各县市区第一名;在潍坊市委、市政府和潍坊市教育局分别组织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取得综合成绩94.7分,位居各县市区第一名。

:努力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是诸城教育人的不懈追求,学校又是如何促进师生幸福成长的?

李庆平:2012年初,我们鲜明地提出“创办促进人民幸福的教育”。促进教师幸福成长,首先要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我们通过目标引领,激励教师追求崇高教育理想。也是在2012年初,市教育局总结和确立了“奉献、科学”的诸城教育精神和“执著地对待人生、忘我地投入工作、深情地爱着祖国”的诸城教育工作者人生价值观,大力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同时,我们也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学校不应该是教师“燃尽”自己的烛台,而应该是让教师发展自己的舞台。我们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工作个性,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鼓励他们的工作创新,成就他们的工作业绩。管理上,我们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规范要求与灵活创新相结合,自我发展与团队共进相结合,让学校成为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

促进学生幸福成长,我们有四大抓手。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诸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我们建成全省第一家基础教育云计算中心,新建、扩建了一批现代化学校和高标准幼儿园,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健全机制。我市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为学生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三是加强课程建设。我市中小学校加强三级课程建设,重构学校课程,将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大大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四是深化课堂改革。幸福高效的课堂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充实、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探究、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教育要让受教育者享受成长的快乐,教育最美的风景就是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自信的微笑。在我市,每个孩子都享受适合的教育,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成长是幸福的。

:您曾说:“特色是薄弱学校破局的诀窍,是成就学校品牌的生命线。”诸城采取了哪些策略来打造品牌学校?

李庆平:可以概括为文化引领、品牌立校,打造全国县域教育价值典范。

我们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进行个性化教学。全市重点推进基于课程体系的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课程选择、个性差异,通过选课走班实施分层教学。如小学语文“整合式”主题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打造学校品牌,最重要的是培植学校文化。我市结合诸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开发出恐龙文化、舜文化、茶文化、超然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课程。我们大力开展“一校一品”活动,诸城一中校园“百家讲坛”、龙城中学“孝德文化”教育、文化路小学“童诗教育”、实验小学“书写人生”教育、枳沟小学的“赏识教育”等已具特色。2013年,“全国小学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学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现场会上我市的做法得到全面推介。同时,我们扎实落实活动育人制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我们开展“阳光心灵关爱行动”,评选“文明礼仪之星”“阳光少年”,开展“风华少年培育行动”以夯实学生成长根基……

不断深化课堂改革是打造品牌学校的强劲动力,我市繁华中学、实验中学、龙源学校等课改名校打造的“选课走班”“活力教学”“快乐秀课堂”等一系列方便实用、简洁高效的特色课堂,在省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县域内城乡学校发展以及教研发展的不均衡,课程改革推进有较大阻力,为实现全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我们组建了16个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各个共同体积极探讨“建设特色项目—形成办学特色—铸就特色学校—打造优质学校—成为品牌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学校品牌联盟。各校还把“缔造‘完美教室’”活动与特色学校和卓越课程建设有机融为一体,在学校特色文化的背景下建设班级文化。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将愿景、文化、课程等融合在一间教室里,形成富有个性特质的教室文化,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绽放精彩。

我们在锻造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助推品牌发展。我们建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县级教科所,负责除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外的其他所有教育宏观及微观领域的科研工作,并在各学校设立下属机构—教科室,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搞科研。

:在师德建设方面,诸城市有哪些举措?

李庆平: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市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载体建设,让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求真、向善、唯美,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我们实行教师职业道德考评制度:从2010年开始,我们把师德纳入对教师学期工作业绩的考核,并建立“家长学生评教”的师德考评机制。实行学校评先树优前置制度:凡中小学参加市级以上评先树优活动都要实行严格的师德零投诉前置制度,即对师德投诉查实的均“一票否决”。实行校长责任追究制度:校长是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的有关规定。

此外,我们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建设活动。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在加强制度建设、严肃查处违反师德行为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师德模范教师的评选表彰活动,做到校校有楷模、月月有标兵、人人有行动。在教师中开展“讲科学、比奉献、强素质、树形象”师德教育活动,引导教师就“如何做一名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开展大讨论;开展“推典型、树典型、学典型”活动,推出“诸城市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吕映红是我市枳沟小学教师,她扎根农村教育28年,用爱与坚守,诠释了一名乡村教师的崇高境界与道德风范,她也当选为“201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2年山东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在德育队伍建设上,我们深入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对全市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培训,择优聘用班主任,把班主任培训纳入校本培训范畴,推选“十佳百优”班主任,激发班主任的教育正能量。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您倡导“校长要做个与书为伴的文化人”,对此您有何深刻的体会?

李庆平: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我提倡校长多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没有思想的教育、没有思想的学校,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的。校长最应当做的是出思想,靠思想来凝聚师生、管理学校。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而读书、学习则是获取思想的最重要途径。作为校长,他首先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能从繁忙的事务中脱离出来,挤时间读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思想,汲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我自己就是一个铁杆书迷, 以前做校长,到现在任教育局局长,纵然有万千事务,总会在一天的忙碌中给读书“留一杯羹”;我还把车子收拾成一个“移动书屋”,在车内营造了一个小的读书空间,将那些常读的书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这样即使在外出的长途奔波中也能坚持读书。读书往往让我有所思、有所悟。我经常跟老师们讲,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德、能、情、理”的统一:以德教人,以能服人,以理晓人,以情感人;我经常跟学生们讲,要志向高远、目标清晰、意志坚强、全面发展。这是基于哈佛大学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这些人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

校长还必须是一个实干家,绝不能整天“漂浮”在会议中和办公室里,必须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和广大教师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思想,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始终保持最为活跃、最为充实的状态。用思想引领学校发展仅靠开大会、作报告、发指示,甚至是发脾气是不行的,重要的还在于学会沟通、对话。一个学校的校长要想把自己的思想化为群体的行动,把学校的理想、追求化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景,不能靠强迫性的灌输,他必须学会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与师生对话、沟通。建立一种符合本校的校情又行之有效的对话沟通方式,让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能切实了解校长的想法、规划、愿望,并将其与自己的想法、愿望等相对照,求得共识,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真正将思想化为行动,进而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执行力,共同打开学校发展的新天地,开拓学校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