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早期围产保健对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早期围产保健对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围产保健预防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早期围产保健的孕产妇1893例,作为保健组;选择同时期未用早期围产保健的孕产妇1248例,作为常规组,统计分析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健组的早产儿发生率、死亡率,围产期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早期围产保健;早产;早产发生率

在我国,早产是指在28~37孕周(196~258天)前胎儿出生为早产。早产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早产发生率为5%~12%,在所有妊娠并发症中发生率是最高的。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1 ],而存活的早产儿体质差,抵抗力差,易受疾病的侵染,约一半有近、远期合并症和后遗症,且可能会引起智能障碍[2]。因此,提高对早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和积极预防早期围产保健至关重要。本文综述对孕产期实施早期围产保健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早期围产保健的孕产妇1893例,作为保健组;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5.2±3.7)岁,其中第一胎者1341例。选择同时期未用早期围产保健的孕产妇1248例,作为常规组,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5.6±2.8)岁,其中第一胎者894例。

1.2 方法

保健组孕产妇采取早期围产保健。保健内容包括:(1)婚前保健:对婚配双方进行检查生殖器功能正常与否,是否带有急慢性疾病及是否有遗传性疾病或伴有遗传性家族史等。(2)孕前保健:男女双方提供数据资料,由产科门诊对男女双方进行检查,制定符合男女个体双方的孕产方案;提示男女双方,尤其是女方应当在身体、精力、心理和环境等达到理想状态时受孕。并排查女方体内可能存留的有害物质,保证胎儿在无毒环境下生长。(3)孕产期保健:对孕妇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早期预防和治疗孕期并发症、合并症以及为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及发放宣传资料,由高水平及专业人员定期开办孕产期健康教育学习班,给予孕产妇在营养、生活、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对胎儿进行各种监护及预测,以便了解胎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与解决,如遇严重先天性畸形,可及时终止妊娠。

常规组的孕产妇则按传统方法与流程,对有疑问与前来咨询的孕产妇同样给予耐心的指导,按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正确的指导。

1.3 诊断标准

围产儿死亡诊断依据标准:妊娠超过28周至产后7天间发生的胎儿死亡、产儿分娩期死亡及产后死亡。

判断早产的依据标准:妊娠在28~37孕周(196~258天)间胎儿出生均为早产。

死亡临床诊断依据: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死亡病例进行分类,由医院填写围产儿死亡登记表并上报妇幼保健部门,妇幼保健部门对其进行汇总统计[3]。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以P

2 结果

实验统计数据表明,保健组的早产儿发生率、死亡率,围产期死亡率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P

3 讨论与分析

现在的受孕妈妈大都是第一次怀孕,产前产后的生活经验不足,尤其是怀胎十月,有整十个月在各方面需要多加注意。妊娠与分娩的正常关系到母子的健康问题,因此孕产保健在妇幼保健中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围产医学界已越来越重视早产的问题,在预测、处理及长期随诊方面为婚配双方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为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并能改善早产儿的预后保健做了充分的保障[4]。

常见的导致早产的因素有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明原因早产、内科合并症、习惯性早产等,严重影响着胎儿的健康分娩。系统的早期围产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孕期健康教育可及时识别早产的危险因素,为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并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或预防早产发生,降低早产发生率[5],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静,刘风巧.早产相关因素施行早期围产保健1524例分析.[J].四川医学,2009,30(12):1948-1949

[2] Nms Cn A Companson ot salbutauml and erkanot in the tre. atmerit

of preterm tabor Br JObstetGyneco],1978;85:761

[3] 田翠平,李国俊,田翠英,孟树芝. 男性主动参与围产保健重要性的临床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01):35-36.

[4]陈智仲.早期围产保健预防早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33(4):56

[5]吴连方.预防早产,改善围产儿近远期质量.[J].首都医科学报,2008,10(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