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明清陕西植棉业的盛衰及原因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清陕西植棉业的盛衰及原因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明清陕西植棉业的盛衰为脉络,分三个阶段考察其盛衰原因。通过这一考察,得出明清陕西植棉业的发展特征: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二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不理想;三政府的政策对棉花的种植影响极大。

关键词:明清;陕西植棉业;关中;纺织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00-02

1 明代关中植棉业的初步发展

陕西植棉业始于宋元之际,据元翰林学士王盘序《农桑辑要》记:“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民深荷其利”又据“《辍耕录》记:闽广多种木棉,纺绩为布。盖木棉出于南夷西域,宋元间特转闽广关陕,至明乃盛。”

“至明乃盛”首先是明政府经济政策的效应。洪武元年“凡有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不种木棉者,使出棉布一匹。”为鼓励植棉,政府折收棉花与粮食的比价,“棉花一斤,折米二斗”以及棉布征实赋税政策使陕西的植棉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次明政府的军事战略考虑。至明陕处军事战略重地,为防蒙入侵,驻兵二十余万人,士兵需棉衣御寒。据田培栋先生记:“按明朝每年尝赐每个士兵布额,大约是二匹至四匹之间,棉花每个人约是一斤八两,如果每人每年以三匹计算,每年共需要布六十万匹左右,棉花需三十万斤左右。”这为关中农民大量植棉提供了市场需求。

尽管明代陕西的植棉业面临纺织技术落后、政府强制性种植等不利因素,但总体而言,明代陕西植棉业是处于缓慢向前发展的初步阶段。

2 清初陕西植棉业的全面发展

至清陕西植棉业发展迅速,以全面普及发展为主要特征。明代陕西植棉业主要集中在关中。清后陕西植棉业迅速以咸阳、长安为中心向陕南陕北发展,各县种植棉花广泛。如宁陕县“纺棉绩麻,人人能之”耀州“近又能种木棉事纺织”。

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提倡。明清之际,战事频繁,故清政府休养生息奖励耕织以恢复经济。乾隆年间陕西巡抚陈宏谋“木棉一项,其利甚广。陕省宜种木棉之地更多”顺治年间洛川知县柴胜、嘉庆间汉中知府郑地山、严如煜等地方官员对植棉的大力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棉业的全面普及。

其次是清代陕西纺织技术的引进。乾隆年间,来自南方产棉区的大量流民带来了较先进的植棉技术。同时,明代陕商300年来贩运江南标布至西北,也输入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三元的盐店街、山西街就聚集着大量来自山西山东的纺织工匠。

再次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清代城固织布一匹工银一钱,而布一匹市价七钱,利润是6倍以上。乾隆时的镇安“妇女不工纺织,布匹所需多从西安贩入,价昂数倍,有一时赊用加息以倍者。”巨大的市场利润成为清代陕西植棉业发展的内在张力。

这一时期陕西植棉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陕西成为近代产棉大省,也为陕西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 鸦片战争后陕西植棉业的衰退与再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的几年间,植棉业衰退;光绪以后,由于棉种改良技术改进,才使植棉业又有所发展。

陕西植棉业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洋纱洋布的大量倾销输入,挤占陕棉销售抑制陕棉生产。五口通商口岸的开放,物美价廉的洋货充斥陕西市场。光绪年间,汉中府“运入货物以棉布、洋布、竹布、洋缎、瓷器为大宗,”宣统二年,汉中经汉水运入的洋布120捆,洋纱100捆,总价值达19000两。销售市场受到挤占,大大地削弱了农民种植棉花的积极性。

另外,鸦片战争以来,另一项经济作物罂粟,开始大面积种植并合法化。这占用大片良田,使植棉面积锐减,陕西也受到影响。有记载:陕西“自回匪削平以后,种烟者多。秦川八百里……近亦遍地罂粟”,“城固水以北,沃土腴田,尽植烟苗。”光绪29年至32年间,汉中经汉江流域出境鸦片数2472018两,光绪32年,陕西全省种植罂粟达53万余亩。

清末引进洋棉籽种并普及推广,这一状况有所改善。据民国32年《县志》记:“衣料则有棉,清光绪初,方多乡棉,俗称乡花。嗣后洋棉输入,俗称洋花,茎高实大,收数优于乡花,故种者多。至宣统年间,洋棉遂普及而乡棉日少。”泾阳县“自洋花之种输入……一亩尚得棉三十斤上下……计自光绪二十三年开始,县境出棉五十三万三千有奇(据申报册)。三十二年增至三倍。今(宣统三年)又倍增矣。宣统六年,每(百)斤售银十七八两至二十两,二年百斤售银十二三两至十五两。闻诸棉商曰:棉之利大矣哉。”棉花新品种的引进推动了陕西植棉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植棉积极性,使陕西植棉业得以又一次发展。

4 明清陕西植棉业盛衰的特征

明清时期陕西植棉业的盛衰映射了陕西农业的发展、陕西经济的发展,对于今天我们发展陕西经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区域发展不平衡。陕西的植棉区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南、陕北相对甚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明史•食货志》中“各视其地产”得出。据嘉靖《陕西通志》卷三四《田赋》载:明代陕西征收棉布共计州县共33个,除商南72匹,商州24匹外,其余129401匹均在关中征收。入清后,陕南陕北亦有植棉区,但受到自然条件的约束,地理位置的限制,陕北产棉甚少,陕南则出现明显的区域特征,陕南植棉区大多分部与汉江谷地周围。

第二,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不理想。陕西作为全国产棉大省之一,却“织者甚少”,长期处于输出棉花、输入棉布的贸易格局。有记载称汉中“棉丝本属土产,乃输往四川制成绸缎布匹,转复售入”,而泾阳“每百斤以银十三两率之,运汉厘捐则价倍,化为棉布则价倍,南来北往则价倍,木一而倍之三”。直接原因是陕西农民善植棉而不善织布,重农业而轻手工业。以关中为例,田培栋先生将该地区手工业不发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关中手工业基础薄弱,二是统治阶级对关中手工业的摧残,三是关中地区的人还没有认识到手工业的重要性。这几点对我们今天建设陕西手工业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第三,政府的政策对棉花的种植影响极大。自明以来,政府的各项政策“布马交易”“棉布征实赋税制”及奖励耕织、劝课农桑,以及各知府县令乡绅的提倡,如陈宏谋,柴胜,严如煜,左宗棠等,都大大促进了陕西植棉业的发展。因此,我们今天要抓住国家建设西部、发展陕西的政策,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把政策把握住,落实好,争取让每一项政策都落入实践,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1:46-47.

[2]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发展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0:169-170:340:216-223.

[3]张萍.清代陕西植棉业发展及棉花产销格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2(1).

[4]志勤.清代前期陕西植棉业的发展[J].西北历史资料,1980,(1).

[5]李刚.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23(24).

[6]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57:496:8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