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明清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清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

常家庄园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从太原坐车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到达。

常家庄园是清代儒商第一居,是常家祖先耗费巨资,历经300余年建成的,占地一百余庙,设有8道堡门。当地有句名谚:“乔家一串院,常家两条街。”目前向游人开放的15万平方米只是原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后花园占地面积130余亩,是极为珍贵的民居遗产和人文景观。

7月的晋中天气炎热,绿树成阴,常家庄园犹如一座城堡傲然挺立在人们面前。

跨过一座石拱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城门,据导游讲这座城门有七丈二尺高。从阔大的城门往里望,幽长的大街两旁灰色的宅院一座接着一座,屋檐下悬挂的大红灯笼透露出几分喜气和热闹,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常家庄园是何等的繁华,兴旺。

常家庄园布局严谨,宅第与园林浑然一体,号称中国民居第一祠堂的常家祠堂、中国民居第一书院的石芸轩书院和中国北方民居第一园林的静园包括其中。常家庄园的艺术特色也是非常突出,分布于各个大院的极具特色的门式、窗饰、彩绘、影壁、三雕艺术、匾额等随处可见,其雕饰之精美、构思之巧妙、蕴涵之厚重,意境之空灵让人叹为观止。

进入每个宅院前都可以看到一个风格迥异、形状各不相同的院门,华丽而不失朴实,既体现了北方四平八稳简洁质朴的建筑特色,又融合了南方檐顶两边向上卷翘的风格。在常家的门式特色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俄式风格掺杂其中,我想这是主人长期从事中俄贸易,受到莫斯科建筑影响的结果吧。同时,连接院与院之间的小门也是形态各异,别具创新,形状有的似瓶、有的像球、有的如月……

窗户也是凸显常家庄园艺术特色的重要部位。常家庄园的建筑工匠们将想象发挥到了极致,他们雕刻的窗格纹饰多样,雕刻精细,不仅荟萃了寿字形、喜字形、万字形、灯笼锦、步步锦、冰裂纹、云纹、回纹等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样,而且还镌刻了各式各样的动物、植物,刻画细腻,栩栩如生,与整个宅院的建筑风格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彩绘也是常家庄园的特色之一,在每座房屋的房梁上都可以看见以不同主题绘制成的图画,色彩古典、雅致,人物、风景栩栩如生,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几百年前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听导游说在常家绘制的这种彩绘叫作“汉文锦”,是晋中一带非常流行的绘画形式。民宅一般不画龙,多画一些象征富贵、吉祥的内容,我想这也和当时文化背景龙只能在皇家出现有关,所以在古时民居的彩绘中,我们多看到人物、风景等内容,其虽是一些民间艺人所绘制,但人物的细微表情、自然而不做作的动作姿态,以及山水的风景渲染都十分到位。

影壁在常家庄园也随处可见,它不但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寄托着主人对家庭的无限愿望。常家的影壁有很多形式,有砖雕、石雕、山水、花鸟、吉祥图案,如百寿图、麒麟图、太狮少狮图等,显示了主人祈盼家人平安、幸福,祈求常家人丁兴旺等美好愿望。在常家,最常见的影壁图案是鹿鹤同春,蕴含了主人企盼健康长寿之意。常家的影壁刀法犀利,没有一丝犹豫不决之笔,图案刻画大胆出彩,造型独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三雕即常家有名的木雕、砖雕、石雕。常家的砖雕不仅图案刻画仔细,而且在其中加入了古诗词,使得这些砖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也体现了主人厚实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知识的美好追求。砖雕多以山水花鸟为表现形式,如:寓意多子多孙的葡萄砖墙雕,寓意平安富贵的花瓶牡丹。这些砖雕或立于屋脊,或嵌于影壁、墙壁,有传统的“百寿图”、“吉祥图”以及佛道、山水等故事,也有民族特色的象征图案,这些砖雕中无论是花、鸟、兽,还是文字,都相互对应,造型又各具特色。这些砖雕浑然天成,丝毫不见砖间缝隙,无论雕刻艺术,还是垒砌艺术,都相当高超。

石雕在常家庄园比比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石狮子,足有100多尊。有单独摆放在后花园的,有在石柱上呈跳跃状的,还有在墙壁上昂首挺立的,形态各异,生动活泼。后街上的拴马石雕刻也极富乡土气息,雕刻手法简洁明快。书法石雕雕工精美绝伦,大气而朴实;绘画石雕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图案典雅,层次分明,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富有很强的装饰性。

常家庄园有别于北方其它大院的一大特色就是它不仅体现了北方庄园建筑的风格,还融合了南方庄园小桥流水、花木成丛的特色。静园之美赋予了常家庄园无以伦比的灵气,我去时正逢夏季,树木茂盛,百花齐放,流水潺潺,湖面上盛开的睡莲随波浮荡,呈现出一幅静中有动的美丽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感觉十分惬意。

常家的园林之秀,文化之渊,创业之坚,贸易之广,体量之大都是需要我们慢慢体会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被称为民间小故宫的常家庄园,果然名不虚传。

(责编 卫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