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课堂,如礼花般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使语文课堂变得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然而,不少教师在大力倡导、积极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认识上产生了一些误区,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学,独自一人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呈现的形式基本上定型为小组讨论式、互问互答式,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这些认识较偏颇,究其原因是对合作学习的定位不够准确。为此,本文拟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及方式谈谈笔者的理解和做法,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1.从理论上准确理解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特性和优势

合作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提倡并鼓励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和教学相长。合作学习一般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师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双向互动,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语文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的探索,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传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积极有效教学策略,其教学模式一般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班级教学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性和优势。首先,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互相探讨,互相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同时小组学习中成员间交流表达,能够为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使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并使之在小组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快乐,促进其全面发展。其次,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淡化了教师的权威,促使小组成员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小组成员在讨论交流中通过互动式、互助式、讨论式进行学习,使语言、思维和胆量得到训练,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中发展了自己。第三,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把学生分成合作小组,改变了原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及评价为中心,以竞争为主的学习交往模式,强调个人在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为小组奉献争光,由此又带动小组整体发展。

2.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多种方式和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含义,其合作方式多种多样,它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合作,还应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语文学习的合作不仅是在课堂,还应包括课前与课后。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全体师生积极主动的交流。生与生、师与生之间要进行多项交流,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会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就会有更明确的认识,就能获取知识,同时也会获得极大的情感满足。一般说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多种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

生生合作。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最佳方式,既可以让学生精诚团结,共同扫除学习上的拦路虎,又能让学生互通有无。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课文《一面》时,要求学生课前合作预习。通过合作,所有学生顺利地了解了有关鲁迅的生平、作者简介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把小组学习中提出的疑问进行了汇总,比如课文反复多次写鲁迅先生的“瘦”,有什么用意?“我”为什么不把眼前这个人的名字说出来?为什么“我”看到“鲁迅译”三个字,便像得到保证似的?“我”想买《毁灭》,鲁迅却把《铁流》推荐给“我”,为什么?本文为什么对鲁迅进行了三次肖像描写?鲁迅为什么会出现在日本人的内山书店?为什么作者称鲁迅是“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路”指的是什么?这样合作预习,全面、具体、深入、细致,学生能积极发现问题,找出重点、难点,对掌握新知识有很大的作用。有了课前的合作预习,课堂合作学习也就有的放矢,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老师适时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很快学到了新知。

生师合作。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共同完成的一项教育活动,因而,师生之间的合作比生生之间的合作更频繁、更重要。这种合作学习往往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什么,怎么演,由教师作适当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潜力去领悟、去挖掘、去实践、去收获。大方向有教师定,路怎么走由学生自己去闯。生师合作一般是师问生答,生问师答问题球的抛出者可由课堂内容、课堂形式灵活决定。接球的一方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这要根据问题的易难程度来确定。例如教学《三颗枸杞豆》,教师在精讲课文的过程中,设计:课题有什么含义? 三叔画的画有什么意义? 三叔为什么给我三颗枸杞豆? 文中多处提到“太阳”,各有什么含义? 我成为植物学家的原因是什么?等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通过小组交流,教师巡回辅导,课堂合作有共鸣、有交流、有反馈,最后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生文合作。这种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称之为对话。语文学习离不开文本。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内容需要学生与文本第一次合作;与文本交流、对话,弄清作者意图,了解写作背景都必须在第一次合作中完成。在教师的引导下,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品评文本的语言、特色,需要同文本作第二次第三次的合作。其实,在这种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文本就当作是作者本人,与文本的合作就是与作者的合作。朗读则是这种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带着问题去朗读文本就是与作者合作探究该问题。“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与文本的合作达到一定程度,有些问题自然不解自破,有如拨开乌云重见天日的。

生网合作。生网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与电视、网络之间的合作。随着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电视、网络媒体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稀客。空中课堂、班班通的开辟不正是架起了一座学生与电教合作学习的桥梁吗?现在有许多教学活动都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媒体查阅资料,操作实践,组织材料。网络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它能帮助学生解决许多老师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比老师比文本丰富得多的各方面知识。与网络的合作学习必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学习的新潮流。当然,这需要老师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时间限定,任务落实,家校共同监控,以防某些学生借机上网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