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科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浅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科学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

在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是科学知识与能力的陪衬,而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根据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课程制定了以下四个目标:

(1)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2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3)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4)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2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原则

2.1 统一原则

《课标》提出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系的三维教学目标,这三个维度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只是从侧面对总体目标的解析,任何一个维度都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维度而单独加以贯彻.因此,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与其他几个目标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统一性和协调性教学原则应贯穿于课程内容教学的全过程中.

2.2 渗透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是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让学生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因此教师应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渗透到每一堂课中去.

2.3 体验原则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认为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的知识”,不能靠理性的思考获得,而依赖于体验与直观.朱小蔓教授在其《情感教育论纲》一书中,写道:体验作为情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有认识论的意义,即用体验的方式达到认知理解.由此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很难与其他知识一样通过讲授式的教育方式加以传递和掌握,而是要设法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等,通过体验活动的不断积累最终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途径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期是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时期.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按照统一、渗透、体验原则摸索出了四条培养此目标的有效途径.

3.1 注重师生情意交融

托尔斯泰曾多次从艺术的角度谈到激情在创作中的作用.他说:“成功的创作没有激情是不成的,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知、情交流中的作用,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优化教学效果.具体途径有:

(1)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富有感染力,在教学中应始终保持饱满愉快的情绪,对科学的执着热爱态度,促使学生引起心灵上的激荡,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2)教师在教学中应保持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态度,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亲切的,愿意与教师交流.

(3)教师可以设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让学生更真实地融入到情景中去,“身临其境”“亲心”体验.这样的教学效应必然促使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3.2 注重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觉努力去探索的欲望,它能使学生认知活跃,思维灵活,想象丰富,注意力持久,并出现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教学中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再回到科学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比如“惯性”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录象,片中在高速公路上司机虽然采取了紧急刹车措施,但仍撞在了与它不远处的前面一辆小车上,造成后车司机严重受伤.此时课堂气氛一度较为沉默,但学生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了.接着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为什么汽车在刹车后还会前进,高速公路上前后汽车应保持多少车距,司机为何要系安全带等等.

3.3 注重探究活动

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将红墨水注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问学生怎样能使玻璃管内的水不流出来.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1)用手赌住下面的管口;(2)用手堵住上面的管口;(3)用手堵住任一管口,玻璃管横放;三中情况下水都不会流出来.从而真实地感到大气压强的存在.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为什么宇航员要穿宇航服,潜水员为何不能潜入水下过深等.设计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的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等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热爱科学的精神.

新课程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他们能获得亲自参与探索的积极情感,逐步养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尊重前人劳动成果、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4 注重STS教学

3.4.1 领略科学史

新课程中安排了许多科学史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领略科学史,特别是一些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发明过程的介绍,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领略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科学家犯错误、遭遇挫折和失败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思想形成中的曲折与艰辛,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不屈不饶的精神.

3.4.2 关注科技与应用

新课程提出“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科学教学中在教会学生科学方法的同时,应让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例如,观看“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发射、运行资料、观察宇航员的太空生活、与失重的关系;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并进行评比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小主人翁”的意识,能运用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待生活中的科技、社会问题,能“从我做起”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以上只是对采用统一、渗透、体验原则,实现初中《科学》课程中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途径的一些肤浅的认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获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结果,是孕育着科学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亲身体验之中而获得的,“思维之心只能寓于知识之体”.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贯穿在科学教学的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