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未来新闻人:世界文化平台上的“舞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未来新闻人:世界文化平台上的“舞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常常告诫学新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千万不要画地为牢,一定要多学文化,多学科学,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应该把视野放得非常开阔才行,古今中外的文化都要学,要有站在世界文化的平台上作一个‘舞者’的理想才行。”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全国较早开设新闻专业的院系,20多年来在我国的新闻教育工作中一直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全国有着一定的学术影响。2006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该院在河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第九次传播学研讨会,被新闻传播界一致誉为“中国传播学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日前,笔者受本刊之约,专访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白贵先生。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记者:学生中有种思想,认为学新闻不过是为了讨个看起来很风光的饭碗,甚至少数教师也有这种思想,对此您怎么看?

白贵:新闻从业者至少在今天还是一种相对令人羡慕的社会职业――注意,这里我没用“尊敬”这个字眼,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敬意明显地在下降。但这种职业有它很显著的特性,作为社会大船的望者、观察哨,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新闻要想客观、不说假话,首先要讲“道义”,讲职业精神。对于造就新闻人的新闻教育来说,只有树立起坚实的新闻“道义”观,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有可能把这种“道义”贯穿到新闻实践中去,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

记者:在这方面,您怎样评估贵院的毕业生?

白贵:我们在新闻教育中一直把诸如正义、公正、理想诸理念融汇在专业教育之中。我认为新闻专业教育必然包括这些意义,如今新闻教育的环境相对越来越宽松了,学术无,但教育要有立场,教师应有价值观。25年来,我院已为国家和地方上培养并输送了3000多名本科生和200多名硕士研究生,大多供职于国内各种媒体,从国家级媒体到地方媒体。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院的毕业生有正义感、吃苦敬业,可以说口碑一直很好。

记者:您认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白贵:道义感,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知识分子一向把道义视为立命之本。“道义”就是关注国家、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关注民族的生死存亡,就是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古人讲“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要时时刻刻品味这句话,真正作到以此自警、自励。一个“新闻学子”如果真正懂得了“道义”二字,他起码在大方向上不迷惑,大是大非上不糊涂。我个人认为,“道义”缺失、人文精神匮乏是目前我国新闻界面临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导致了诸如节目商业化、低俗化、有偿新闻等具体问题的产生。因此,新闻教育一定要把“道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

记者:培养学生的“道义”精神有什么诀窍吗?

白贵:诀窍就是要对学生负责,要以身作则,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现在我国约有近700个新闻传播教学点(专业),但是办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当然,作为新闻教育,其共性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我们主张“和而不同”,也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形成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上也要有独到之处。比如我们讲的“道义”问题,不光只是一个名词概念,试想如果一个学生专业知识很差,那他(她)怎么可能在新闻实践中较好地去实现“道义”呢?所以我们同时在教学中采取了其他一系列配套的办法,诸如强化人文精神培养,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尽可能广阔的空间发展。

记者:和而不同?能再谈点吗?

白贵:“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智慧。借用到新闻教育中,不仅指各新闻院(系)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办出各自的特色,而且即使在同一个新闻院(系)中,也能注意因材施教,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培养出学生的专业特长来。比如有的学生适合作采访,有的适合作编辑,有的适合作策划,有的擅长写大报道,有的擅长写评论等等。我们要努力培养学有专长、术有专长的学生,千万要防止各方面都一般化乃至平庸化的学生。在如今我国新闻教育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下,这一思想也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再者,“和而不同”不仅指在国内,也是指在国际上。我国的新闻教育应与国际新闻教育接轨,充分借鉴国际上新闻教育的长处为我所用,但不是完全照搬。为此,教师要有国际视野,学生也需要有国际视野。

世界文化平台上的“舞者

记者:据悉,您是学中文出身,而且有着很好的哲学、美学功底,若从其他学科的角度看比如文学,您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应当注意或借鉴一些什么因素呢?

白贵:一言以蔽之,就是文化底蕴。

记者:可否谈详细一些。

白贵:新闻记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的胸怀、眼光去看待新闻、理解新闻、再现新闻。没有文化底蕴的“新闻人”就好比是一个没有灵魂主宰的“新闻匠”。有无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深与浅,这直接关系到一个记者对新闻的理解、阐释和再现问题。记者不能满足于简单的“传声”或被动的“记事”,而应把“文化”作为判断新闻价值的必要尺度,作为采写新闻的主体必备素质。

新闻的目的是传播,然而传播本身是很复杂的,其中文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传播的成功与否。我始终认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乃至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宽厚的基础有利于融会贯通,有利于思维与知识的创新。

我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曾谈到,一些著名的学者,他们往往能够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不同的领域,甚至还可以跨越到艺术领域,视野都是非常开阔的。在大学者面前,对象是一个统一的对象,是一个完整的对象。所以他在研究当中,有意无意之间就涉猎、跨越了很多学科,研究触角进入到很多领域。在他看来,这个对象就是一个完整的对象,这个世界就是统一的世界。学科可以分开,但是对象、世界不能分开,不能割裂。这说明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学者,他往往有一个最为可贵的精神,就是:不为学科所局限。

所以我常常告诫学新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千万不要画地为牢,一定要多学文化,多学科学,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应该把视野放得非常开阔才行,古今中外的文化都要学,要有站在世界文化的平台上作一个“舞者”的理想才行。

理性的“媒介素养”

记者:听说,您有过在多种媒体工作的亲身经历,作过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作过企业广告总策划,作过出版社特约编辑,当过新闻阅评员,撰写过报刊评论;教学上主要教过文艺学、美学、新闻学、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请问,以您的媒体经历,您是怎样看待“媒介素养”这一问题的?

白贵:这些工作大多是兼职做的,我的主业是教书。一般认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一个主体对媒介的认知程度及其内化程度。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比较浅显的。我认为,“媒介素养”说到底还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应把“媒介”看作是文化的要素,把“媒介现象”看作是文化现象。无论是历时地还是共时地看,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媒介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物。也就是说,媒介不是“孤零零”的东西。因此,对媒介的认识与理解不能撇开人类的历史、现实、文化等诸多因素。媒介不是人类的“孤儿”,而是人类的“神经”。

其实,各种媒介都有其人文的、社会的、科学的、技术的内在性,都是基于历史、社会的文化平台之上的。各种媒介无论从历时与共时哪方面考察都是统一的。

新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的“媒介素养”。对“媒介素养”的整一性、丰富性、层次性、深刻性要认识到位,培养到位。例如,语言、文字、音乐、书法、绘画等,以及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宗教、文化等广义地讲其实都是媒介。媒介就是这么丰富、这么深刻。所以我们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文化胸怀和文化眼光。反之,如果你仅把媒介理解为是冷冰冰的“物质”或“工具”,那就差多了。例如宗教,它本身就是人类最伟大的媒介,同时又是人类最根本最伟大的文化之一,它包含着丰富的、复杂的、深刻的文化逻辑。然而,由于不少“媒介工作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以至在传播活动中不时出现明显的纰漏乃至错误。

记者:面对当今这个“多媒体”及各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您认为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应怎样应对呢?

白贵:这也是我近来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多种媒体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尤其是科技进步的现象。“多媒体时代”为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及研究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新闻传播教育对此可从“学”与“术”二个层面来加以理解。学,就是要从文化与学术上全面、系统、深刻地确立对“媒介”的科学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术,就是促使学生熟悉各种具体的媒介,学会操作与运用。这二者要结合好。

记者:最后请问您理想中的“新闻学子”应是什么样子的?

白贵:应是铁肩担道义,睿智而善于独立思考,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妙手著文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