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探讨检测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产孕妇与正常女性进行PT、FIB、APTT、TT即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临产孕妇PT、APTT、TT均低于正常女性,而FIB明显高于正常女性,两组比较,P

【关键词】临产孕妇;凝血四项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75-02

实验室开展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IB)等检验项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是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出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与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疗效观察的常用检则方法。妊娠过程中,尤其在妊娠晚期,体内凝血和纤溶系统都有很大的变化,血液呈高凝状态,这一生理变化为产后迅速有效止血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也易导致产科DIC的发生,为此本文对400例临产孕妇进行了凝血功能的检测与分析,探索临产期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变化情况,预防产后大出血或血栓形成。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临产孕妇组:>38周孕产妇400例,年龄20~43岁,临产孕妇未使用任何药物,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其他合并症。正常对照组:正常女性360例,均来自我院正常体检者,且未使用任何药物,选择心、肾、肝功能正常,无凝血机制异常及肝炎病史,年龄20~50岁。

1.2方法:抽取受检者静脉血1.8ml与109mmol/L枸橼酸钠按9:1比例混合,充分抗凝后以3000r/min离心15min,取血浆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所有标本的检测均在2 h内完成。

1.3检测试剂与仪器 凝血四项的检测使用法国生产的STGO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的原装试剂,质控血浆随患者标本同时进行测试,其数值均在质控范围内。

1.4数据统计 原始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各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凝血四项指标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的主要诊断指标:(1)PT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常用的筛选实验项目,能反映体内Ⅱ、Ⅴ、Ⅶ、Ⅹ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倾向。(2)APTT能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因子的水平,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和常用的筛查项目[1],也可反映共同途径Ⅰ、Ⅱ、Ⅴ和Ⅹ因子的水平。(3)TT的检测主要反映在凝血功能共同途径―FIB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抗凝血现象。(4)FIB是血浆中含量较高的一种糖蛋白,是凝血途径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指标[2]。本实验结果显示:临产孕妇FIB显著增高,而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往往伴有大量出血,极易引起急性DIC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在我国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3]。因此,在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孕产妇分娩过程中,大多伴有大量出血,极易引起DIC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从本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孕产妇的PT、APTT、TT值低于正常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其他报道基本符合[4]。综合以上分析,表明晚期孕妇的血液凝血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女性水平,处于高凝状态[5],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变化,对正常分娩过程中有效止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凝状态的不断加重,又极易引起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最后导致DIC发生[6]。

实验证明,临产孕妇做凝血功能项目的检测,可及时了解待产妇机体的凝血状态,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预防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大出血而导致急性DIC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对优生优育,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谭齐贤.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92.

[2] 谢少武;探讨D-D和FIB检测在孕产妇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华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05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

[4] 刘更夫,骆明波,凝血指标在产前检查中的作用[J]. 临床医学与检验2006,08.372-373.

[5] 钱文亚,万汝根,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脂联合检测对孕妇血液高凝状态的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10,09

[6] 刘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的并发症[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