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交流意愿成因发展研究:从持久之个性特质到动态之情境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交流意愿成因发展研究:从持久之个性特质到动态之情境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以持久的个性特质动态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研究为主线,对三十多年来相关研究展开回顾,主体介绍McCroskey, MacIntyre和Kang界定的交流意愿成因模式,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个性特质 情境 交流意愿

该成果受陕西省教育厅 “影响中国EFL大学课堂互动的因素: 对学习者交流意愿(WTC) 的研究”(编号11JK0290)项目资助。

引 言

自上世纪70年代视交际为语言学习最终目标以来,在“互动中学习互动最为有效”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学生是否愿意开流是教师课堂能否展开互动活动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这种交流之倾向被称作交流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简称WTC)。本文以持久的个性特质和动态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研究为主线,对三十多年来相关研究展开回顾,主要介绍McCroskey、MacIntyre和Kang界定的交流意愿的成因模式,并梳理它们之间的关联。

学习者个性特质交流意愿研究

初期的交流意愿研究围绕交流意愿高低展开,同时探寻成因。结论是人们交流意愿高低可能完全取决于个性因素。

Burgoon是交流意愿研究发起者,将交流意愿定义为社会和心理因素影响下实际交流行为发生之倾向。他测量个体不愿交流的程度,调查回避交流的成因。他用“回避交流量表”调查个体小组内及与陌生人间的交流意愿,发现交际性焦虑、内向、自尊心受挫、脱离社会和被孤立五大因素都会促使个体不愿交流。脱离社会是个体自己从社会规定的目标和规范中游离出来,被孤立则是个人被周围人孤立起来,它们有主动与被动之区别。

其中与交流情境关联最为直接的是交际性焦虑。回避交流的个体往往口语交流不得力, 变得焦虑,公开场合更甚。他们自视缺乏交流能力,交流中缺乏安全感,则回避交流,特别是面对面交流。内向也是回避交流成因之一。内向者安静、胆怯、羞涩的性格本身就容易引发交际焦虑。他们也并不看重口头交流,自然不会太在意这种交流方式。人际交流中他们很少参与,更莫说领头交流。近期一位伊朗研究者对两岁双胞胎近七个月的观察研究发现内外向是影响幼儿交流意愿的重要因素[1]。自尊心弱会造成个体回避交流。自尊心低者适应力差、防范心理强,不能坚持己见、易被说服,常常因自我观点总得不到共鸣甚至被否定而越发不愿与他人交流。第四、第五个诱因为自我疏离社会和被疏远被孤立。这样的个体对人际交流持负面态度,甚至视交流对象为敌对者。他们在社交中安全感太差,尽量避免与人交流。

Burgoon(1987)进行了两项课堂研究,发现不愿交流的学习者有一些典型生理或行为指标。有声音指标,如音量减弱、言语速度变慢、语气变轻、表达不再有多样性。他们还显得身体和表情僵硬、表述不清。然而此类指标在与友人、熟人的交流中并不显见。可见随着熟悉度增强,人们的焦虑会减弱,随之交流欲望也会提升。

McCroskey & Baer将这一研究引入母语习得,将语言学习交流意愿定义为给予机会情况下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倾向,并设计了语言交流意愿量表,测量学习者四类情境中(结对、小组、会议、公众场合交流意愿)和与三类交流对象(陌生人、熟人、朋友)间的交流意愿。他们对一语交流意愿成因的研究与Burgoon的结论趋于一致:影响因素是个体性格因素。也就是说,同一个学习者在四类不同情境中交流意愿高低是一致的,在与三类交流对象时也是一致的。只是成因与Burgoon的结论略有不同:除交际性焦虑、 内向、自尊受挫、自我疏离社会和被孤立,还增加了个体精神颓废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的影响。这个交流意愿量表至今一直被广为采用。

这一时期的研究多集中于学习者个性特质交流意愿及成因,并发现个性指标对实际交流具有稳定的预测力,也证明了McCroskey交流意愿量表的信效度。Chan & McCroskey对两组交流意愿高低不同的学习者进行课堂参与行为观察, 发现学习者自我报告交流意愿分值确能预测实际课堂参与的积极与否。McCroskey and Richmond总结说,通过个性类型能预测学习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实际交流倾向。

根据 Burgoon,对 McCroskey and MacIntyre 交流意愿构因五要素调查获取的数据的因果分析,发现对于一语学习者,自我疏离社会和被孤立与交流意愿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由此 MacIntyre 提出了交流意愿成因路径图,图中交际性焦虑和自我觉察交际能力为协同决定交流意愿强弱的主成因。而内外向倾向与自尊心强弱是交际性焦虑和自我觉察交际能力之根源所在。Burgoon 开始了交流意愿研究,并定义出个体回避人际交流的五要素成因。McCroskey设计了交流意愿量表,在研究成因层面有所发展,发现学习者一语交流意愿是七要素。MacIntyre 则发现学习者一语交流意愿主要受制于交际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至此,个体交流意愿的成因被定义在个性特质范围内。多数研究者认为个体的个性特点在各类场合中都影响其交流意愿。

学习者情境交流意愿之提出及成因研究

情境交流意愿研究的创始者是MacIntyre研究小组,提出了二语学习者交流意愿启发结构图,揭开了二语交流意愿成因研究时代,其中涵盖情境因素。后来Kang的情境交流意愿基础结构图则提供给研究界情境交流意愿很好的定性研究方案,而近期MacIntyre对动态性质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的研究更是大大证实了定性方法的可行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研究者对个性特质交流意愿的恒定预测力开始质疑。实际上,早期部分研究已然显示,即使个体学习者具有某类交流意愿特质,在交流场合变化时他们的交流意愿高低还是会有所不同。Charos(1994)调查发现学习者一语和二语交流意愿间存在显著差异。于是MacIntyre研究小组将研究引入二语习得中,将二语交流意愿定义为某一特定时刻愿意与某一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流的倾向。

MacIntyre他们从理论层面勾画出二语学习者交流意愿启发式结构图。交流意愿成因首先被切分为持久稳定的个性特质和动态的情境影响因素。个性特质具有持久稳定的影响,涵盖动机、情感认知、社会环境和性格因素(第IV、V、VI级)。但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为情境类,由学习者与具体某个人的交流欲望以及语境中的学习者交流自信构成(第III级)。第III级中的交际自信主体指学习者情境中的焦虑度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会因个体在会话团体中的紧张度、交流对象是谁或人数多少而变化,从而导致交流意愿强弱之变化。

这一模型图揭示了二语交流意愿成因的复杂性,强调二语学习者是否会参与交流是由学习者个性特质变量和具体情境下的多元变量共同决定。不可否认,这个模型图对个性特质交流意愿成因之描述更为细致丰满,对情境交流意愿的勾勒线条较粗。根据此结构图,学习者性格因素乃持久稳定的基础成因。在学习动机层面(第IV级),人际社交场合中学习者的控制欲和归属感会影响交流意愿。掌控谈话让谈话人有了认知、情感自由及表述自由,而有了圈内归属感会促使学习者愿意在交流中贡献自己的看法。这里涵盖的二语自信指的是学习者的交流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学习者情感——认知(第V级)是其在人际社交中的情感态度和对自我二语水平的认知或判定。情感——认知特质会呈现稳定的趋势,对交流意愿持久影响。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图中谈及的人际交流指的是二语环境而非外语环境之下,涉及的“想融入又畏惧被同化”的态度在外语学习环境下还需要调整或重新解读。最底层(第VI级)的会话环境和学习者个性(如内向外向)对交流意愿的影响都趋于恒定。此结构图的最突出贡献在于情境交流意愿的提出。就是说,底层这些个性特质的交流倾向并非完全或随时能决定学习者参与交流与否。具体的交流情境中同一学习者的交流意愿会发生变化。这点在Burgoon、McCrosekey“时代”被忽略。一则愿不愿意交流和交流对象关联,个体与此人愿意与彼人就不乐意。另外,具体语境中交流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可能有变化,此类动态也会使得交流意愿上下浮动。

1999年MacIntyre研究小组对大学学习者进行的实验室教学观察支持情境交流意愿假设显示:虽然个性特质交流意愿在起始阶段可以预测交流倾向,然一旦交流开始,却是情境指标的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能力决定学习者是否会进行交流。

此结构图长期以来被多数研究者接受并试图验证。只是研究多针对个性特质交流意愿,或说多针对学习者二语自信、学习动机、语言水平对交流意愿影响。Baker & MacIntyre(2000)发现二语交际意愿与自我知觉的语言能力正相关,与外语焦虑负相关。发现学习动机与交际意愿正相关甚至产生直接影响。Yashima(2002)发现二语语言水平透过学习者交际信心对交际意愿产生间接影响,而国际姿态也产生影响。我们知道, Gardner & Lambert的融入性动机是指二语学习者身在目标语国度中对其文化甚至人群的态度与欲融入其间的动机,不适应解读外语学习背景下的动机。而国际姿态不同,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的态度、兴趣以及与目标语使用者合作的愿望甚至出国的倾向。

1998年MacIntyre提出了情境交流意愿的潜在影响力,为二语/外语学习者交流意愿研究指明新的研究方向。但随后几年里,相应的研究并无长足进展。

2005年,Kang针对情境交流意愿采用了定性研究,其研究结果是至今对情境交流意愿最为深入的一次描述。其研究对象为四位与目标语者(美国公民)配对学习的韩国留美二语学习者。Kang跟踪录音录像学习者8周,观察他们与结对美国学习者间的对话。研究者让这些韩国学生自己听或者观看、回顾、报告会话中自我交流意愿高低及成因。

Kang发现,话题、会话对象和会话语境透过学习者安全感、兴奋度及责任心来影响情境交流意愿。也就是说,话题、会话对象、会话语境中任何一个变量都可能对学习者安全感、兴奋度或责任感产生影响,而随之形成的学习者安全感、兴奋度、责任感也都可以变成情境交流意愿的心理前提来决定学习者在具体情境中交流意愿的高与低。不容忽视的是,与MacIntyre研究小组交流意愿启发结构图一致的是,Kang也认为情境和个体特质交流意愿携手决定学习者最终交流倾向。

话题、会话对象和会话语境在MacIntyre研究小组的结构图中也有提及,不同的是基本被归纳为个性特质。那里,社交环境被定义为影响学习者交流意愿的稳定因素。其间交流对象、时间地点、目的都会对交流意愿产生影响。MacIntyre研究小组又说,与交流目的密切相关的是话题,简单或难都会影响交流意愿。然而Kang更强调这三个变量的动态性:三变量在学习中是变化着的。话题、交流对象和会话语境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学习者内心感受的变迁。

这些心理变化Kang称之为交流意愿的心理前提,为安全感、兴奋度和责任心。安全感在MacIntyre研究小组的结构图中以交流焦虑的形式出现。在论及学习者情境交流意愿前提时,MacIntyre研究小组提出焦虑、自我觉察交流能力会随情境变化,会对学习者产生不同影响。Kang则将他们归纳为心理前提,是一次较新颖也是颇为合理的分类,更具体更易理解。我们知道,交流意愿本身就是对学习者认知情感维度的描述。愿不愿意交流是学习者自主选择。对交流意义、环境等的认知左右学习者的交流选择,或说通过认知产生的情感变化可以深层解读学习者最终的交流选择。

责任感的提出似乎与Maclntyre研究小组图示中第III级和第IV级中涉及的认同或归属感异曲同工。Maclntyre研究小组解释说,不论与具体交流对象交流还是组内交流都会引发学习者归属感。如认为被组内认同,学习者则可能愿意交流。Kang提出的兴奋度实则是研究界分析个性因素对交流影响的焦点话题。普遍发现,内向者不重视也不热衷交流。这在部分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共鸣。比如,Manning & Ray对羞涩与自信两组大学生进行“来结识彼此”的实验室观察发现,羞涩的学生遇到自己喜爱的话题交谈起来会很热烈。Kang发现,兴奋度这个心理前提会有变化,其变化会影响学习者交流意愿。

在kang之后,也出现一些定性的情境交流意愿研究成果,其中近期MacIntyre(2011)又做了一次引领性尝试。这次定性研究维度比Kang的多元,不仅关注情境中学习者焦虑和自我觉察交流意愿变化,也通过学习者交流时间长短变化来探究会话语境中交流意愿的变化及原因。

这项研究有重要发现。首先,在八次会话任务中六位被观察者交流意愿皆上下跳跃曲线分布,肯定了二语学习者交流意愿此一时彼一刻之动态性。另外,每次变化都建立在上次交流意愿状态之上。若在前一个会话中过度焦虑而大大降低了交流欲,学习者紧接着的会话任务中就可能放弃交流。这就是说,不同会话情境中交流意愿和焦虑时而负相关时而正相关,甚至不相关。结论是焦虑不总会降低交流意愿。这与早期一语研究的推理似乎相悖,那里交际焦虑和交流意愿的相关性是不容置疑的,以至于MacIntyre1999年推断:减弱交际焦虑就会提升交流意愿。

这项研究对焦虑的成因也有细腻的观察与发现,主要表现在对语词的不断搜索。如果很快找到可表述的词汇,便有交流欲。否则交流欲就丧失,至少是短暂的。而当费力搜索表达用语词时,学习者认知负荷增加,使得接下去的语词收索变得更难,结果更引发焦虑,拉低交流意愿。这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学习者会话中在不断判定自我语言能力。Compton对四位国际助教学语的研究有类似发现,只是他们是从话题和交流对象角度分析。那里,学习者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影响其情境交流意愿。当与交流对象拥有同类专业知识时,学习者交流欲望增强。两项研究都表明,学习者表述需用的“语料”(语言或背景知识)出现时他们的交流意愿会提升,相反会降低或消失。

Kang和MacIntyre对情境交流意愿的探索式定性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具开放性包容性,提供了全面描述学习者具体交流情境中多元影响的可能性。这更能保证方兴未艾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探究之信效度。

结 语

三十多年来,交流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之成因历经了Burgoon, McCroskey, MacIntyre, Kang 几个研究高潮,从单一个性特质因素的持久稳定影响走到近期的个性加情境影响因素并行研究。不可否认,Burgoon提出的交际性焦虑、内向、自尊心受挫、脱离社会和被孤立五大因素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McCroskey 研究小组增添的自我觉察交流能力之后被证明是口头交流意愿最稳定的影响因素。是McCroskey将此研究引入语言(一语)研究领域,强调交流意愿在不同交际情境中的稳定性,而MacIntyre研究小组开始了二语/外语交流意愿研究,提出交流意愿具有情境可变性。对比来看,Burgoon、McCroskey强调学习者的个性情感因素,MacIntyre 加入了二语水平和交流动机因素。至今最前卫的情境交流意愿成因研究要数Kang、MacIntyre 近期的定性研究,他们为情境成因研究方法添加了重重的一笔,为研究可行性描述了积极的前景。

参考文献:

[1]Babin, Patricia A, &Clement, 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Antecedents&Consequences[J].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99,47(2):226-227.

[2]Baker,S.C.,&MacIntyre,P.D.The Role of Gender and Immersion in Communic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Orientations[J]. Language Learning,2000,50(2):339.

[3]Burgoon,J.K.,Pfau,M.,Birk,T.,&Manusov,V.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nd perceptions associated with reticence: Replications and classroom implications[J].Communication Education,1987(36):119.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