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没有结局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没有结局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书是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死亡更是一个生命的私密终结,在寂寞的书斋安然独坐,捧读《国学大师之死》,寂静的灵魂深处,分明听到震彻寰宇的呐喊,我知道,那是一些没有结局故事

这本书记录了康有为、王国维、辜鸿铭、梁启超、章太炎、鲁迅、蔡元培、胡适、陈寅恪、顾颉刚、梁漱溟、钱穆和冯友兰十三位国学大师之死(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时代背景、临终遗愿、死后哀荣等),以此为出发点,全面梳理了近代中国各个历史转折点以及百年中国的命运沉浮,全面解读了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国学大师们的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激烈冲突,以及他们在时代变局中所作出的历史抉择。

寻路中国——国学

章太炎曾经这样给“国学”定位:“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之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国家之存亡。”国学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定位可谓高矣,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救亡”背景下文化思考的必然产物。

在书中,我看到一群文化精英在动荡年代上下求索,在精神的荒漠上构筑理想的大厦。那是一个乱象纷呈的年代,那里有亡国灭种的绝望,军阀割据的血腥,四大家族的黑暗;也有中西文化的冲突,救国救民的呼喊,乌托邦的梦幻……时势造英雄,这些文化精英带着浓重的“国学”思想的底色走向世界,吸纳西学,又走回中国,走回自我。他们努力在冲撞中寻求一种平衡,在迷茫中寻找一条出路,却又常常掉进一个悖论:在批判与构建中不断折返。鲁迅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很容易成为奴隶,选择什么就会成为选择对象的奴隶。传统吃人,他经常觉得自己也是吃人的人。他认为加入“左联”好像是在革命,也可能成为“左联”的奴隶,这个选择可能也会戕害别人。

可贵的是,他们在冲撞中敢于批判,批判的深度甚至会到达自己的灵魂深处,他们敢于和滋养自己精神的土壤“国学”决裂;他们在构建中积极实践,实践的力度甚至会超越公众的理解想象,他们敢于向给予自己希望的殿堂“西学”膜拜。他们都经历彷徨与痛苦,但都坚定地履行自己的人生使命。这背后,是文化的力量催生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世界亦是如此:技术的革命、军事的较量、经济的比拼背后,其实都是文化的力量。这些国学大师,以书生的身份,挥斥方遒,开启了一个时代。

这本书正是从这些国学大师的个人风采入手,对“国学”做了新的诠释:国学是一种以文字学、经学、史学等学术知识为载体,以知识阶层的思想观念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国学不再是仅仅指案头的传统文化典籍,而是由这些国学大师共同创造的主流价值观。因此,书名中的“死”就具有了深层含义:从文化价值观传承的角度讲,“国学大师之死”,象征着国学的衰亡,抑或说,在民国一代学人手中,国学的价值内涵发生了大断裂。极端而言,国学已成为一门“绝学”,或曰“绝唱”。

确实如此,今天的文化似乎很繁荣,但思想确乎很苍白。今年四月份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就职演说中提到: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切中时弊。我们这些做教育的,深知“大”做得多么实际,“学”变得多么浮躁:学校在搞各种各样的工程,漂亮的楼房,先进的设备,装帧精美的“学术丛书”(校内发行)——“大”得何等辉煌。分数至上,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书生本色早丢到九霄云外。

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近日接受《社会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也急切呼吁:“中国最高的文化经典长期被视为废弃物,是中国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大损失。现在中国社会不仅价值缺失,而且价值紊乱。价值缺失就是信仰缺失。而且是‘两个缺失’:一方面是传统价值理念的缺失,另一方面,现代文明的观念、规则、仪范,也存在缺失的情况。当代文化建设,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都需要重新建构,都需要补课,都需要整合,而且刻不容缓。”

缺少精神支撑的中国路在何方?彼得·海斯勒在他的《寻路中国》中指出:今天“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每个普通的中国人都可以重新在国学大师的故事中汲取寻路的力量,共同构建适应新时代价值观体系。

往事并不如烟——历史

这也是一本历史书:从几个人物的消逝勾勒出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厚重得足以让我们在当下寻觅到它的背影依依;这段历史喧嚣得足以让我们在今天感受到它的激情澎湃。我在想,当历史被尘埃雕刻成一页页发黄的纸张时,我们永远不要在精神上把它压缩成苍白的符号,它的背后永远闪烁着生命中最炫目的光辉。

这里我不由地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孔子。我是七零后,小时候正值,家里可看的书少得可怜,记得当时有一本小人书叫《孔老二》,主要记录孔子生平,但是极尽丑化之能事,把孔子画得面目狰狞,写得罪恶滔天。那时候,“孔老二”是我知道的最有杀伤力的骂人词汇。后来在很多地方看到孔子雕像,万世师表,温文尔雅。历史在转身之后人物也跟着变脸。

另一个人是胡适,从最初接触胡适开始就以为他是个反面人物,至少说他是人们嘲弄的对象,读《孔乙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总觉得原型就是胡适。上大学时学了“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还”时心里窃笑,这也叫诗歌?但是,前两天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幅胡适的肖像做封面,黑白照,目光清澈如水,笑容温暖如春,神情平和睿智,完全是大家风范。看来,历史永远是政治的附庸,真正的历史是需要从文献的碎片中自己拼接出来的,而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往往能折射出更多真实的东西,这是我们读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章诒和在《往事并不如烟》里写道:“寂静的我独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就会流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毫无办法,已成疾。因为,一个平淡的词语,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国学大师之死》也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把真真切切一点一滴的个人情感,落实在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人身上,我们读这样的人写就的历史,应该有别样的收获。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教育

这本书的里的人物大多与教育有关,他们从旧式教育中走向社会,带着救赎国家的宏图伟愿,奔向西方教育的圣殿,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中上下求索,或者希望通过教育拯救国人思想,或者借助教育传播文化,或者希望教育能够培养一批能够改变国家命运的英才。那时候的教育是极具生命力的,因为它有沉重的使命感,它有崇高的责任感。教育真正和文化相拥,借助文化的力量改变社会,影响深远。

批判过去其实很容易,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也一直在批判中前行。重构未来却需要勇气,我们的教育重构也一直在乱象中探索。文化离不开教育,教育就应该弘扬文化。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文化气息;少一些心浮气躁,多一些气定神闲。

身为教师的我们,不过是无名小卒,站在历史的深渊边上,大喊一声,瞬间就会被历史的黑洞吸收殆尽,踪迹全无;我们不过是教书匠,扛着教育的大旗,却无奈地看着今天的教育不断异化。但渺小并不等于软弱,无奈也不等于无为。读这本书,起码让我们明白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把故事的结局写得如此深远,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青春与热情在抒写他们的人生。

青春终将逝去,用我们激扬的青春和燃烧的热情,做一个文化薪火的传承者,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

这些国学大师的一生大多在论战中度过,死亡只是他们生命的结束,论战却延续至今。他们无法互为准绳,但都可以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可以在他们那里寻觅到一些影像。这是一些没有结局的故事。

(作者单位:山西太原36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