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立健全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立健全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灸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在预防保健体系中发挥着用武之地。本文从强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社区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医改背景下针灸体系的构建,并从增强临床研发力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以及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推广策略。

【关键词】针灸医疗;预防保健体系;卫生事业

1引言

针灸是我国医学的国粹。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与卫生事业的发展,针灸医学逐步被注入了越来越深远的内涵。我国的医学体系目前已经趋于完善,并建构了保健体系、预防体系、治疗体系以及康复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针灸治疗也已经逐步走出了治病的单一功能,开始在预防保健体系中发挥用武之地。本文通过阐述建立健全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策略与模式,着重从强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社区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医改背景下针灸体系的构建,并从增强临床研发力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以及充分发挥基层卫生院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推广策略。

2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

针灸疗法属于传统医学治疗方法,治疗手法相对简单,对仪器和环境没有太高要求,成本低廉,因此十分适合在我国偏远地区推广。鉴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均衡,不少地区财力困难,因此以针灸疗法作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分符合我国民众的现状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针灸预防保健体系的构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2.1强化针灸专业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强大的技术人才队伍是针灸医疗得以推行的后盾。只有培训或者引入大量具有深厚专业素养和医德医风的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才有助于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有关管理者应该制定引进人才的倾斜政策,从各类医学院校引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毕业生,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升其技术素质,并通过实践操作训练快速提升其专业水平。将这些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医疗部门,一方面能够提升社区医院医疗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也能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充分发挥针灸医疗技术简、便、效、廉的巨大优势,能够在偏远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医疗经费不足的现实情况之下起到良好作用。

2.2构建全面的针灸预防保健体系首先应该结合地方环境和多发病症,对当地居民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由于健康意识不足,不少居民常常会由于外出学习、工作等原因不选择去医院进行定期检测。这时,卫生工作者应克服困难,深入当地的居民社区,详细调研该地区居民的健康史和身体现状,并对当地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给出最终的评估报告,以此为依据,预防保健体系的推广和管理。

2.3重视针灸医学的研发针灸已经是一门发展比较成熟的学科,为了使其能够充分适用于当代的诊疗需求,应加强学科的进一步研发,以新的成果来支撑其服务力度与水平,使针灸疗法能够在居民健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该进行资金的倾斜和政策的倾斜,调动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研发的积极性,促进针灸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的进步。相关行业主管者应该为针灸疗法的科研项目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其逐步发展,契合当前医疗的实际需求。

2.4通过宣传教育,提升针灸医疗的信任度针灸医疗手法的可信度和接受度,是其为预防保健事业做出贡献的基础。应该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使民众充分了解针灸手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并使之对常见疾病的致病原因以及预防方法有所了解,通过增强预防为主的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以针灸手法为纽带,强化居民的健康意识,通过了解针灸的原理,来增强对这项医疗手法的信任度,使其真正发挥预防保健的作用。

2.5深入社区和基层,发挥应有作用由于针灸手法对慢性病的效果明显,因此十分适合于基层和社区居民的诊疗需求,应在中央卫生工作方向的指引下,发挥针灸的慢性病诊疗优势,深入社区和基层,促进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对于一部分条件成熟的社区,则可以在政府的资助下引进或者培养合格的乡村医生,以针灸诊疗的简单性和有效性来加快其推广普及的速度。

3结束语

医疗事业的最终极目的是救死扶伤。针灸医疗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精髓,也是我国医疗体系中的国粹,在治病救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针灸医疗依旧拥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针灸医疗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基于中医理论的保健观念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同时,针灸疗法能够充分激发人体内的抵抗力和潜能,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虽然当今医学领域的已经有了许多重大成果,但是针灸疗法可以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简单地防止罹患疾病。针灸疗法的这种特征,使其适用于预防保健体系的需求,所以值得研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关于“针灸特色优势研究计划”.中国针灸学会文件.中针字[2011]24号.

[2]高思华.弘扬“治未病”思想,转变医疗服务模式.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