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紫砂壶创制与感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紫砂壶创制与感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紫砂壶艺是使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一定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并且茶壶的作品的气质要美,因为茶壶系类的产品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做到的就是使用和美的结合。艺术要有决断、朴素、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形、神、气三样兼备。

关键词:紫砂壶;创制;造型;感受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30-01

做好一件紫砂作品,必须从它的形、神、气、态、韵、精等许多方面去思考、观察、欣赏,除有精致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之外,还要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那就是紫砂泥,泥料必须要选纯正的紫砂泥。尽量选烧成范围比较广的为佳,一件好的作品应该掌握三个要素:泥料、造型和工艺。

紫砂壶形体美得以完美的呈现首先是宜兴得天独厚、性能特殊的紫砂泥质。众所周知,紫砂泥质具有优良的可塑性,成型后的坯体经高温烧成,色泽丰富多彩,致密度理想、透气性良好,表面光泽细腻,且不易变形。故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美誉。由此可见,只有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泥料,才能淋漓尽致地将光货纯朴自然的外形表现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展现紫砂本身材质的简朴无华,素静端庄,大度深沉。

历代宜兴陶工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敢于创造的精神,把大自然赐予的紫砂泥,在他们灵巧的双手雕琢下使其五彩的神韵发挥的淋漓尽致,也使紫砂壶在世界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当今,融日用、观赏、收藏为一体的紫砂壶,传统工艺不仅在其身上得到了广为流传,而且壶的造型款式得到了深层拓展、创新。制壶人已逾万,高水平艺人辈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外人士誉紫砂壶为中华国粹,是人文璀璨的艺术品。

制造出精美的紫砂壶是制壶人的迫切心愿,但此通常与制壶人的造诣不可分。首先,对紫砂壶历史及发展过程要有颇深的了解;其次,对紫砂壶泥料、造型设计的认识、运用、筹划,灵感、悟性要好;再次,基本功底要扎实。制作技术要娴熟,并能借鉴他人之长,还要对紫砂壶的功能的熟知,我认为这些都是制壶人必须具备的。

我经过创作“八仙方壶”有感于以下几方面:

一、造型设计构思观念

方壶的要求,必须具有外形线面挺括平正,轮廓线条分明,气势贯通,平稳庄重的直线平行线为主,曲线、抛物线为辅,线条比例变化和谐协调,壶的口、盖、钮、把、嘴均须与壶体相称,还要求做到口盖规正划一。“八仙方壶”设计的长方扁方造型,其壶盖的方向可以180度置换,严密吻合。其壶身、嘴、把、盖、钮均为方形,壶身两侧面采用框霰印版的制作工艺,纹理清晰,面壁以吕洞宾、蓝采和、铁拐李等八位仙人及其擅用的兵器:“铁扇子、彩花篮、宝葫芦”等八个图案,并采用贴饰手法附于壶壁,栩栩如生,形象生动逼真,给茶壶注入了神话传说的趣味和吉祥。由此,方壶的设计达到了“八仙过海,制壶神通”的理念。

二、泥质的选择运用

紫砂泥的本色效果被世人和业内人士所赞叹,享有“五色土”美称的紫砂泥具有紫如葡萄、红如枫叶、黄若梨皮、绿如新柏、黑如墨菊的高雅自然色彩,制成壶器后,色彩更是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妙不可言。由此反映出不同造型款式的茶壶运用不同泥色很有讲究的难度,如光货、花货、筋囊,其高矮、方圆,大小各异都应选用最为适宜的泥料。“八仙方壶”采用清水调砂泥,色泽姹紫嫣红,与其造型匹配,具有很深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壶身稳重,颜色古朴,韵味十足的美感。

三、工艺制作之功

一把好的紫砂壶,其泥料、造型决定后,即其做工尤为重要。中国艺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京剧动作类似于舞蹈,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功与国画工笔则须严谨,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于京剧唱功,国画工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为国粹自然都须严谨。“八仙方壶”在成型过程中,它的点、线、面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须光则光,须毛则毛,容不得半点含糊,若缺少了这份严谨就成不了一把好壶。

紫砂壶艺是使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一定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并且茶壶的作品的气质要美,因为茶壶系类的产品都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做到的就是使用和美的结合。装饰生活要是以现在的生活,既方便实用又可以陶冶欣赏着的情操。从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感受并可以体会美的感受。这就是气质上的美、是健康的美,不是病态的。艺术本来就需要有感情。只有投入感情的作品才会被人认可、被人称赞。没有基本功扎实而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做出来的作品就像生病的人一样是无精打采的,完美的作品本身就要具有充沛的丰富的感情抒发,在感染着人的内心,温暖人的心房。

艺术要有决断、朴素、率真、要把亲自感觉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形、神、气三样兼备。才会让作品看起来有韵味,并且显示出强烈的艺术磁场。

参考文献:

[1]宋·梅尧臣著.《梅尧臣集编校注》卷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