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新兴市场经济领先全球经济复苏之际,通货膨胀预期也就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已开始逐渐地退出金融海啸时救市的货币政策。如澳大利亚连续6次上调基准利率,巴西,印度等国央行也纷纷进入加息行列。尽管中国央行没有如他国那样采取货币政策的价格工具,但是货币政策数量工具使用已十分频繁。不仅在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在信贷规模上控制银行过度的信贷增长,而且在今年以来连续三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并且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也在逐渐地收紧流动性。也就是说,尽管央行货币政策全面退出还得等待时机,但国内货币政策全面紧缩早就开始,只不过所使用的工具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从2010年第一季度央行的货币报告同样能够看出,当前的货币政策重点放在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上,而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组合型多元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是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只不过其采用工具及时机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大环境确定。
国内货币政策的松紧完全取决于央行对信贷管制的放松或收缩
对于中国来说,金融体系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欧洲,它是以银行为主导的政府管制下的金融体系。政府对金融市场管制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与信贷规模管制上。而中国的基准利率也与市场经济国家不同,中国是商业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而发达国家的基准利率是货币市场的拆借利率。因此,国内央行控制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也就决定整个金融市场的价格,而控制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也就决定了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国内货币政策的松紧完全取决于央行对信贷管制的放松或收缩。
因为2009年上半年信贷扩张过度,从而使得央行从当年7月份就开始对银行信贷规模进行全面的管制与收缩,否则按照2009年上半年信贷扩张的速度,2009年的银行贷款可达到15万亿元以上。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美国银行信贷增长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到2008年上半年的水平。可以说,由于金融体系的差异性,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看上去是一样,但其结果有很大不同,国内央行的信贷规模管制对银行的信贷增长具有巨大的影响。
面对过于泛滥的流动性,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核心就是通过货币数量收缩的方式来改变2009年银行信贷的极度增长,让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或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收紧市场过多的流动性及有效管理通货膨胀的预期。因为,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达11.9%,一季度CPI增速为2.2%。CPI增长比较温和,但全国经济又开始出现快速上行趋势,经济实际增速已高于潜在增速,经济面临的问题是房地产泡沫在越吹越大。特别是,在今年的头几个月,在外部压力下,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发酵,4月份外汇占款迅速增加,而外汇占款的主要来源可能是企业大量从银行借外汇贷款。还有,尽管今年一季度的信贷增长(2.6万亿)同比下降幅度不小(达40%),但银行信贷增长仍然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第二季度的信贷增长能否保证平衡增长,央行将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管理,央行采取与其他国家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让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逐渐退出或回归常态。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种信贷规模收缩方式其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最近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紧信贷规模可能达近万亿元。不过,在中国这种金融体制下,这种对信贷规模收缩的方式其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而且对不同的商业银行及不同的市场来说其影响是相当不同的。
对于四大国有银行、再加邮政储蓄银行来说,由于其存贷比一直比较低(在60%),今年信贷增长又有所放缓,其可贷资金十分充足,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这些银行的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应该是股份制银行,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城市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不仅存贷比过高(不少银行早就超过存贷比75%的规定),而且今年以来这些银行是国内信贷快速扩张的主力。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这些银行可贷资金会面临严重不足,其信贷扩张的速度立即会放缓。估计今年以来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主要指向的是这些地方性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
还有,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国内股市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在4月份密集出台后,A股的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在地产股和银行股大跌的影响下。到5月11日为止,跌到一年内的新低。A股市场明显地跑输国际市场,是除了几个债务危机国家之外表现最不好的股市。而且最近A股市场问题并非是流动性缺乏,也不是上市公司业绩不好及股市价格过高,估计最大问题是从2009年6-7月份以来房地产泡沫把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吸走(因为近几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无往不胜的赚钱效应),加上2008年股市暴跌的严重套牢,大量的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市场。这个时期,房市与股市资金流向的跷跷板效应十分明显。而这种跷跷板效应也决定房市价格及股市指数的异动。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股指期货的推出也成了股市暴跌重要的原因。可以说,4月份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短期内对股市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只不过是为今年下半年国内股市的上行提供了充足的势能。即房市的调整可能让大量的资金流向股市。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内股市的影响应该是短期和微小的,而对于股指期货推出的风险则不得不密切关注。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影响不可低估
不过,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影响则不可低估。我们看到,4月份以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核心是严厉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或投机性及投资性购买住房。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稍微收紧,尽管房价下调没有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住房销售量全国性大幅下跌已经成了事实。有人说,银行信贷规模收缩主要是针对流动性过多,对房地产影响不大,此言非也。因为,不仅2009年个人经营性贷款(此类贷款80%以上进入房地产)达2.46万亿元,而且今年一季度此类贷款增长达到9202亿,加上房地产开发贷款占一季度整个贷款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这一轮房地产市场繁荣及价格快速上涨完全是银行信贷无限扩张推高的结果。如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缩银行信贷规模,特别是对那些中小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收缩,那么二季度银行对房地产信贷收缩会比许多人预期的要紧得多。从国十条(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关于遏制高房价的通知)出台后,国内不少中小商业银行希望通过大行对信贷的收缩来分食几大国有银行退出的房地产市场份额,希望从中打球,但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限制住了它们信贷规模扩张的速度。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决不可低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国内银行的货币政策重点是强化市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是通过数量工具收回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优化银行信贷规模结构,从而让2009年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回归到常态。而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不仅在于让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的区间,更重要的是如何控制银行信贷资金不流入房地产市场,挤出国内房地产市场泡沫。只有控制大量的资金流入国内房地产市场,挤出房地产泡沫,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才能够让国内物价水平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让整个国内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这才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重点关注的地方。而央行货币政策所使用的是数量工具,价格工具(利率及人民币汇率)会在有充分理由后才使用,这就是当前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基本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