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省农民如何实现增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省农民如何实现增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初步统计,2009年前三季度,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193.8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并呈现出“三升一降”的特点,即工资性收入增长15.6%,财产性收入增长36.4%,转移性收入增长28.4%,家庭经营收入下降0.17%。2009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增长率为8%,实现收入增长6%以上的预定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

2009年我省农民增收取得可喜成绩,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值继续拉大,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但仍只占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58%左右。二是农民收入在全国排名上升的可能性小,而下滑的可能性大。2008年我省农民收入排名在全国倒数第二,只比倒数第一的省份多62元,比倒数第三的省却相差260元。三是2010年农民增收的因素不确定。比如2009年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是因为我省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修建力度大、征用土地多,农民收入相应增加,而2010年这一因素肯定会减少。预计2010年外出务工人数还可能有所下降,这对我省传统的“劳务经济”提出了新挑战。

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十分复杂,内部制约十分突出,必须进一步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发展实体经济上来,即“实业回归”,这是金融危机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之一。要保持我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必须继续坚持实际增长6%以上的奋斗目标。2010年的“三农”工作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做好“一个培训,两个转变,三个提高,四个重点,切实加强”等各项工作。

着力一个培训。当前,由于大批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广大农村面临着“三缺”,即农业生产缺劳力、新农村建设缺人才、抗灾救灾缺人手的状况。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2010年我省应结合继续开展的“三百工程”,以及创建“万户小老板”和评选“诚信农民”等活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力度。培训教育农民的目的,是要提高农民能够就地就近进行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资金、人力三要素的紧密结合。要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要求,紧扣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及其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加工技能。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培训,优化农业领域就业结构,丰富农业领域就业层次,使农民尽可能从农业产业链条的拓展中增收,大力开展面向进城务工农民的引导性培训,提高进城农民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拓宽农民从非农产业增收的门路。

推进两个转变。推进家庭承包经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生产转变。我省农业生产对“统合”能力的协调不够,导致农村双层经营体制长期只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层面上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从而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推进统一经营服务由以本村为主向社会化服务转变。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按照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的市场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2010年要注重抓五个方面体系的建设,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良种繁育和疾病、疫情防治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体系,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使农业生产能够得到更多的社会化服务,以增强抵御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

注重三个提高。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在巩固粮食、油菜、白酒、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油茶等大宗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推广运用农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多熟制种植措施,提高土地产出率。

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继续实施石漠化治理和岩溶地区草地生态治理项目,稳定生猪生产,加快发展牛羊,扶持家禽、奶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我省兼具山区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的优势,实现农户分散饲养和适度规模养殖的有机结合。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推广步伐,抓好饲草饲料技术推广,全面开展冬季引草入田推广工作,加大饲料秸秆处理利用,全面推广秸秆利用养殖技术,发展草食家畜,提高秸秆总体利用率。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结合各地的区域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食品加工、储藏保鲜、商品流通、物流配送等行业。

抓好四个重点。抓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生态畜牧业、茶叶、蔬菜、干鲜水果、中药材、花卉、油茶、特色渔业等产业,进一步争取项目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发展格局的基础上,确定一批重点项目县,培育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知名品牌,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抓基地建设。对已明确的高产粮油、牛羊、中药材、辣椒、茶叶、蔬菜等重点产业,要落实优惠和扶持政策,建成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生产基地。积极协调和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的项目支持,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条件,切实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按照“捆绑使用、样板先行、先易后难、滚动发展”的原则,改进支农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抓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实现到“十一五”期末,全省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个。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完善金融机构对优势产业和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机制,有效地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资金不足和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

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推行产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创新完善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促进农工贸、种养加、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真正形成“企业能发展、农民能致富、地方得税收”的利益联接机制。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增收的关注和支持。要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以“5句话、20字”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依靠各级干部的真抓实干,依靠全省农民的辛勤劳动,依靠社会各方的合力支持,使全省农村普遍呈现“生产发展、生态优良、生活文明”的新面貌。(作者系省委农工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