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56例临床治疗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囊卵巢综合征56例临床治疗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妈富隆联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

方法:选择POCS病患56例,随机分两组,I组28例患者以妈富隆治疗,II组28例配合使用二甲双胍,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I组治疗后排卵率与妊娠率分别为46.43%(13/28)、28.57%(8/28),II为71.43%(20/28)、53.57%(15/28),分别对应比较,II组均比I组高,P

结论:以二甲双胍作为妈富隆的配伍药物,为PCOS病患施治,可有效促进病患LH、T、FINS转归,提高病患排卵率及妊娠率,疗效确切,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妈富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89-01

PCO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在妇科中属常见疾病,内分泌紊乱为其主要诱发因素,育龄期妇女及青春期女性尤为多发,发生后,可使病患发生闭经、不排卵、不孕、身体多毛、脸部多痤疮、体重增加等症状[1]。此外,此疾病还会使患者患糖尿病、乳腺癌、动脉硬化血脂异常、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几率增高,严重损害病患健康[2]。在治疗时,医师普遍致力于促进排卵恢复,保证病患正常妊娠[3],来曲唑、二甲双胍、非那司提、妈富隆均可作为治疗药物。我院将二甲双胍和妈富隆结合,对28例病患施治,并单纯以妈富隆为28例病患治疗,对比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所选56例病患,均为我院在2010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年龄为21岁~32岁,平均年龄26.1±3.8岁,病程为3个月~15个月,平均病程为7.7±3.6个月,其中,闭经、无排卵、月经周期过长、功能失调出血、痤疮、多毛(FG评分大于4分)、肥胖(BMI指数高于25)各为14例、2例、32例、4例、15例、10例、31例,确诊为PCOS。排除妈富隆、二甲双胍禁忌症病患。随机分两组,I组与II组各28例,在年龄、病程、病症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I组:妈富隆,月经出血开始后第3天,口服,每日一次,每次1粒,连续用药,月经停止以后暂时停药3天,之后继续服用,连续用药21天。II组:在I组基础上,另用二甲双胍,口服,于月经开始后第3天服用,每日2次,每次0.5g,连续用药3个月。

1.3观察指标。测量病患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LH(黄体生成激素)、FSH(基础卵泡刺激素)、T(游离睾酮)、FINS(空腹胰岛素)、FBG(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相应变化,对比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计算两组病患的排卵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作为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记录,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治疗后,排卵率分别为46.43%(13/28)、71.43%(20/28),妊娠率分别为28.57%(8/28)、53.57%(15/28),II组均比I组高,皆为P0.05。治疗后,I组与II组的LH、T、FBG均显著降低,P

3讨论

PCOS与内分泌失调、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以调整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排卵为原则,致力于纠正垂体分泌LH异常、胰岛素抵抗现象,妈富隆及二甲双胍是两种有效治疗药物。妈富隆属口服避孕药,其去氧孕烯、决雌醇可抑制LH分泌,结核球蛋白可拮抗雄激素。二甲双胍属降糖药物,可增加血细胞、皮肤、脑等非胰岛素依赖性组织器官对于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从而达到对于胰岛素抵抗的纠正[4]。临床医师将二者结合,可双管齐下,实现对于PCOS的治疗。我院将二者联合用于56例病患中28例的治疗,与单纯用妈富隆的28例患者相对比,发现联合用药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较高,且T、FINS降低幅度比单纯用药者更高,证明了两者联合的良好效果。综上所述,医师将二甲双胍作为妈富隆的配伍药物,为PCOS病患实施治疗,可以纠正病患内分泌失衡、胰岛素抵抗问题,促进病患月经周期及排卵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对病症的彻底高效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美宁.中西医结合治疗9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1(01):71-72

[2]周永霞.非那司提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3,01(01):78-80

[3]赵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来曲唑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05(05):101-102

[4]石新妃.二甲双胍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2(0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