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理教学最具普及的记忆方法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理教学最具普及的记忆方法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于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记忆,失去了记忆人们的生产生活将是不可想象的,地理教学活动也是如此。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地理事纷繁复杂,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记忆的方法,尤其是使用一些更具普遍性广泛性使用意义的记忆方法,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终身受益。

关键词:地理教学;记忆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76-03

人教社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以历史和地理学科为基础,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其中的地理学科是以中国的人文地理为主,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必备条件。由于地理学科有其本身的客观因素,中华大地“纵横九万里”,地大物博,万象众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域文化各异,地形复杂多样,千姿百态,河流众多,交织如网,气候复杂多样,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气象万千,地理事物纷繁复杂,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圈子小,见识浅,知识面狭窄,底子薄,带来了学习地理的困难,他们常反映地理知识难学、难记。作为地理学科的教师,知识海洋的导航者,学生困难的解决者,问题的释疑者,努力寻求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拟从地理学科教学的实际现状出发,以人教社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学科为例,对地理学科中最能普及记忆方法作些初步的探索,以求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一、指导培养学生利用形象化的视觉材料进行记忆

人教社地理学科部分,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观图与人文景观图的观察来理解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穿插了大量彩图,略数一下,自然景观图与人文景观图达103幅,而各式区域地图仅69幅,说明这些景观图的利用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记忆的角度来看,要求学生通过视觉来感知景观图所呈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特征。掌握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教学七年级上册四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中“用机器种庄稼”这框内容,穿插了三幅图即“图4-5 大平原农业景观图”“图4-6 乔治家附近农场及附近景观示意图”“图4-7 平原人家”。这些景观图一方面是将文字材料形象化,另一方面是对文字材料的补充说明,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这些景观图,并通过想象、判断、推理等活动,在大脑中形成视觉化的形象,就能很容易记住美国大农业:“农业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产量大、剩余多,储备条件好、交通发达等商品性农业的特点。”由于视觉对象形象直观,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同时学生观察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大脑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这比死记硬背来得快速高效,能使记忆保持得更持久。由于大量景观图插于教科书中,使用这一方法更具普通使用意义。

二、指导培养学生将识记的对象变成活动的对象进行记忆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尽可能地把要求学生识记的材料组织成为学生活动的内容,并要求他们积极独立地进行思考。这样就会大大提高识记的效果。如:识记常用图例时让学生动笔模拟画常用的图例并作注记。识记七大洲四大洋时,让学生用三角形、梯形、四边形等画出填写七大洲及四大洋在世界上的位置及分布简图,并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北极圈的位置。学习中国行政区划图时可让学生尝试绘制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并作注记,或单独绘制省级行政区轮廓图,或进行拼图游戏、比赛等。学习中国气候类型图时,可让学生尝试绘制中国五大气候类型在中国区域图上的位置,并依据一定的文字数据材料绘制各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等,学习“母亲河”时让学生尝试绘制长江、黄河干流主要支流简图,并作注记如:上、中、下流的划分点,主要电站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地理事物的分布,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活动中记忆,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是积极进行识记最普遍的有效方法。

三、指导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特征记忆法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千差万别,凡人俗眼大致都能识别它们,就在于万事万物有其不同的特征,才使我们抓住特征识记,更好地利用他们。地理事物和现象也是如此,因此,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通过比较不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进行记忆。如教学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二课“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多样”这框内容时,当我们了解了山地的特征为:多山,海拔在500米以上;山脉的特征为:成行排列有序,向一定的方向延伸,脉络分明,丘陵的特征为:海拔200米以上500米以下,地势起伏和缓;而盆地的特征为四周被群山环绕,中间低;就能将山地与山脉、丘陵与盆地区别开来而记忆它们。而平原与高原地表起伏都不大或都是平地,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比较,区别它们,如平原的海拔200米以下;而高原的海拔为1000米以上,且边缘陡峭,这样就能将平原与高原区别开来进行记忆。大凡教科书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当然也有些地理事物之间有共同的特征,如果我们通过比较法还是能发现每种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事物的特征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因此使用特征记忆法,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记忆能力。在教学中也不失为一种具有常规教学的一种普通有效的记忆方法。

四、指导培养学生使用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记忆

学生在记忆相关材料时,如果单纯地一遍一遍地阅读,这样效果不会好,应该在材料还没有完全记住前,就要积极试图回忆,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的时间长。心理学家盖慈认为最好的比例是20%的阅读,80%的背诵。如教学七年级第三单元第一课“国土与人民”中的“辽阔的疆域”这框内容时,如果让学生记住我们陆地领土的四个端点。可指导学生按东、南、西、北的记忆顺序进行阅读与试图回忆。同样记忆本框内容中的“中国海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时,可指导学生按海陆位置的特点及其造成的影响阅读与试图回忆结合来记忆等。由于试图回忆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过程,它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自我检测的过程,使人可以集中精力掌握不能回忆的部分或改正回忆中的错误,因此,教学中经常使用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的方法,也是具有普通使用的有效方法。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使用的有效方法,诸如:形象记忆法,归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有意识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情感记忆法,等等,来强化记忆。教学时可以灵活指导学生运用。遗忘是记忆的“大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不感兴趣,不符合心理需求的容易遗忘,因此,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更具记忆效果。因此,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善于积极思考,把充分深入理解教材作为记忆的前提条件。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出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先快后慢”。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及时地经常地进行复习,并且合理分配复习的时间,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这样才能既省时间,又省精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记忆力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记忆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复地训练,久而久之,才能习惯成自然,使记忆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五、在地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具有的意义

1.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人类从事创造性的活动依赖于记忆力对过去科学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构成丰富的想象,才能成为可能。

2.21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的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离不开记忆这个“中介”和“桥梁”。

3.记忆事物的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学生记忆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将大有裨益。

总之,学习地理学科基础知识,不管以后的教学怎样改革,学习方法怎样更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仍然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师永恒的职责。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七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