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行:改革进行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行:改革进行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5年10月28日,工行改制工程又跨出了关键一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至此,被工行人视为脱胎换骨式的公司制改造向世人揭开了其又一层神秘的面纱。“整体改制”令此前的诸多猜测和谜团豁然消解。工行由国有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没有存续公司,股份公司与改制前的中国工商银行为同一法人实体,将完整承接中国工商银行(包括海外分行、子银行以及代表处)的所有业务、资产、负债、机构和人员,其法律地位不会受到影响。改制后的名称变更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现有的营业机构、商号、商标和咨询服务电话等都保持不变,由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使用,各项业务照常进行。工行高管层对选择整体改制模式的解释是:工商银行实施整体改制旨在更为有效地发挥工商银行在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国有企业拆分上市中的诸多弊端;有利于实现工商银行品牌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有利于对银行监管的有效实施,能够更加直接地维护股东利益;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提升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在国际市场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未来股份公司的整体上市也更符合工行发展的长期战略。看来,工行要执意继续扮演中国金融业航母的角色。这的确令那些希望工行分拆改制和上市的人士有一种失落感,但对工行的未来走向,业界意见不一者起码可以形成一致的期待――盼望工行在可预期的未来,茁壮成长为全球金融视野里的航母之一。

新成立的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仍保持国家控股。目前的股份结构在本质上仍呈现为国家全资持股。两家持股机构分别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财政部。两家机构也自然扮演着发起人的角色。两机构所出资本金的性质相同,都是工商银行的实收资本,作为工行的注册资本。目前本质上的国家全资持股当然也没有妨碍其参照国际惯例,以“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为宗旨,组建高层架构。其中,最大亮点恐怕要数其独立董事的设置了――梁锦松、约翰・桑顿(JONHTHORNTON)、钱颖一三位独董的名字均不由得让人生出不小的想像空间。

与中行建行不一样的是,工行的董事长与行长分别由原行长姜建清和原副行长杨凯生担任,这说明工行的管理层基本稳定。请执著于股份多元化的人士不要急着失望,工行人的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大门还开着。工行人正等着那些门当户对的战略投资者加盟。对这一点,工行高管层的决心和思路是清晰的:引进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引进什么样的战略投资者,采取何种合作方式,当然得根据每个银行的具体情况而定。就工行而言,引进的战略投资伙伴应当在管理机制、管理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够给工行注入一些新的因素,工行重视战略合作伙伴的知名度及其经验,更重视对工商银行未来的公司治理以及经营管理能做什么样的贡献。

事实上,近一年来,工行对于自身的发展战略及境外投资者的类型与意图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制定了选择战略投资者的具体标准:一是国际一流的金融集团,与工商银行“门当户对”,有雄厚的实力与国际知名度;二是符合工商银行的长期发展战略,与工商银行形成战略上的优势互补;三是有助于提升工商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四是有利于工商银行的业务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和实践早已表明,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尤其是境外战略投资伙伴,一方面可以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为形成良好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运作机制打下重要的基础;另一方面,从战略意义上说,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增强资本实力,改善资本结构,还可以提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方法,促进工行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优化公司治理机制。

工行人正走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路上,让我们翘首以待!

当然,我们等待的远不止于此,工行人所要做的也远不止于此。股改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有很多需要做的工作。单就一些重点环节的工作而言,工行人就列出了多达十七大项的清单。其中,到目前为止已完成的有信贷资产12级分类、非信贷资产表外资产5级分类;新的绩效评价办法,以及分部门分产品核算体系的完善;财务会计制度转换和全面风险拨备管理政策建议的制度设计;公司治理结构设计和发展战略设计也已基本完成,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改造方案和信息科技建设规划已完成初稿;财务集中和资金集中改革正在试点中。其他的如资本金管理及经济资本配置方案、利率风险管理框架设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内部评级法工程、人事激励机制改革方案均正在进行中。

在一系列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工行人感触最深,也认为最关键的是人的问题。正如一位高管所言,股份制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关键是看人员素质与改革发展的态势是否相适应。人的问题不解决,就会用一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去经营银行,发展越快,走得越远,偏差越大。工商银行的最后成功实际上就是靠人的素质,靠严格和科学的管理。也许,正是基于此种认识,工行较早开始了机构重组和人员调整工作,自1997年以来,工行就开始逐步调整、优化机构网点。截至2004年底,工行已撤并机构近2万个,员工总人数缩减到37.6万人。整个过程的推进还是比较稳健的。

至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按照其人力资源部的老总的说法就是人员结构仍不合理:一是业务一线与中后台员工队伍的比例不尽合理,更多的人需要从中后台走到第一线。二是高素质的业务人才比例仍然偏低,迫切需要更多的业务创新人才。

那么,针对人员方面的诸多棘手问题,工行人力资源改革的未来走向是什么?他们的总体目标已经明确:一是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结合工行的实际,建立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搭建员工成就事业的发展平台,营造员工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提供员工贡献对等的价值回报,培养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和责任感。实现股东、银行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三是建设一支品德良好、业务精通、作风清正、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员工队伍。

众所周知,中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素有“金饭碗”美誉的国有银行的人事改革复杂而微妙。但愿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会给此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平台,催生新的路径。

不过,豪华气派的挂牌仪式过后,不少人最急于想知道的还是工行的第三步曲――上市何时上演和在何地上演?对此,工行人所披露出来的信息是:工行正在按照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统一部署,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本着“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力争尽快上市。

对于上市地点的问题,则是根据工行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及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和各发行市场的规模、环境等因素,在全球资本市场的范围内进行考虑。

信息虽然颇具原则性,但除非发生不可抗力的事件,在公元2006年的某一天,工行人将向全世界揭开谜底。届时我们当然希望工行在华尔街风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