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药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药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该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影响,通过评价研究等方法总结归纳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提出应对中药产品出口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共同努力可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家及社会多方共同协作可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中药产品出口。

[关键词] 中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随着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剧的贸易竞争及不断下降的关税水平,技术性贸易壁垒正逐渐受西方发达国家所青睐,成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的主要阻碍。依据近期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笔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中药产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药产业的影响

1.1 对政府的影响

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既是各国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也是各国内部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平衡的结果。在一个民主的政体中,决策应当遵循多数人的意愿,但当寡头利益集团受到损害时,迫于政治压力或为了赢得更多的选票,政府往往听从寡头利益集团的建议。所以,不论是出于保护本国本地传统药的发展还是保护利益集团,都会抬高准入门槛,制定一些相对较严的标准。

1.2 对市场的影响

技术贸易壁垒对出口市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是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技术贸易壁垒设置的初衷是保护人类健康、安全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和经济的绝对优势,实施规定已远远超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安全的必要程度,不仅力度大、密度大,而且形式合法、手段隐蔽,致使许多产品无法进入该市场或被迫退出贸易市场。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还与进口国对中药的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国对中药的出口供给弹性有关,见图1。

由图1可知,A国对中药进口设置技术贸易壁垒前,B国出口商的供给曲线为Sf,设置技术壁垒后,由于出口成本增加,供给曲线上升至Sf′。A国对中药进口需求弹性越大,该技术壁垒的限制作用越强。D为需求弹性曲线,弹性强的D1需求曲线下进口减少量大于弹性弱的D2需求曲线下中药进口减少量。如果B国对中药出口供给弹性较弱,那么实施技术壁垒后B国仍要大量生产,导致更大的损失。

1.3 对企业的影响

1.3.1 企业成本的增加 技术贸易壁垒的增加使我国中药企业在不同方面都增加了产品成本。一是初始成本的增加,企业为达到目标市场要求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在生产、检测等环节要进行技术改造,改进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程序,建立新的质量管理体系。二是产品流通过程中不断发生的长期质量控制成本,例如相关测试、检验、认证等手续费,以及进行检测造成周转速度慢所带来的库存和运输成本的额外增加。这些持续成本使得我国一些中药制造企业靠廉价劳动力得来的价格优势被昂贵的附加费所抵消。三是在环保方面的投入,绿色壁垒的实施涉及中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包装处理的各个环节,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些中间费用和附加费用的增多,都使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1.3.2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技术贸易壁垒在带给企业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中国企业新的发展契机。因为从根源上讲,技术壁垒产生反应的是国家间产业技术水平的差距,中国制药企业要想跨越这道障碍,最主要还需依靠自身的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因为企业技术水平越高,效率越高,受壁垒影响的单位直接损失和单位新增成本也就越小,见图2。

图中纵轴为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横轴为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数量,S代表我国中药产品的供给曲线,A线为我国中药产业技术水平。当发达国家技术性壁垒标准为T1时,我国中药出口量为Q1。当我国中药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后,部分产品超越了T1标准,出口量上升到Q1′。随之发达国家将标提升到T2,我国中药产业不得不继续改进技术水平。由此便会不断重复前一过程,形成设置-超越-再设置-再超越的循环。

从这一动态过程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是积极的,可以增加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的外在动力,促进中药生产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更新换代。

1.4 对消费者的影响

技术壁垒的设置与关税的实施是相似的,技术壁垒的设置带给消费者的是产品选择空间缩小和消费价格提升,但技术壁垒常常是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消费者生存环境的洁净和安全等名目设置,维护了或者至少表面上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

2 我国中药产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2.1 国家层面

2.1.1 中药产业总体目标 在近期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中提到,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药品研制监管,完善药品研制规范,制修订药品研制技术指导原则和数据管理标准,促进数据国际互认。探索建立出口药品监管制度[1]。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为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药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逐步完善,野生中药资源培育、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能力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综合能力稳步提高,现代中药工业体系建设和产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中药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2]。

2.1.2 加快与国际接轨 提升整个中药出口行业的技术水准,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其首要的任务是制定与国际相接轨的法律、法规,不仅使我国中药从种植、加工到销售过程达到国际标准,还要使中药从提出申请到批准上市的整个新药申请过程的技术要求同国际相一致。

应对国外的技术壁垒,不能仅靠中央政府发挥作用,地方政府也应该有所作为。中央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依据WTO有关规则加大对外谈判磋商力度,维护本国的经济贸易利益。而地方政府可以与各有关部门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积极引导和辅助本地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

2.1.3 中药标准国际化 中药国际化中的技术壁垒的核心问题是中药标准的问题,行业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标准的竞争。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科学且能为国际公认的现代中药标准是天然植物药行业的制高点。

首先应当从国内法律法规的层面确立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科学、统一的标准,包括中药国家标准、中药行业标准和中药地方标准,目的是为了形成内部统一的中药标准体系。相关部门还要追踪和研究新出台的国际和有关国家地区的规范标准要求,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中药材和药品的药理学、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及临床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方面与国际通用标准相接轨的标准。用现代化手段与技术说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和组分,保护中药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长期推动中药企业GMP认证、中药材GAP质量管理认证等工作。

2.1.4 确立互认机制 目前,由于缺少统一的中药国际标准,每个国家对中药进口设置的技术标准迥然不同,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可以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认证机构的相互认可机制。我国应主动发挥贸易大国的作用,以多边贸易体制为载体,积极开始中药外交,争取与相关国家或地区签订各种双边或多边的中药国际贸易互认协议,以大力促进中药领域国际贸易以及经济合作发展。

2.1.5 监管与扶持 鉴于我国中药产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尚有差异,国家需要从制度保障、财政、税收优惠以及鼓励科学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支持中药发展。首先,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尽快健全质量检验监督体系,促进新药研发机构加速重组。鼓励重点实验室和相关项目的研究和建设,高标准地抓好重点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常规实验室的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检验实验室网络,使之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先进性和权威性,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检验保证。

2.2 行业协会层面

2.2.1 完善预警机制 预警的及时和准确是非常重要的,是突破技术壁垒的前提。首先行业协会应密切收集国外有关的信息,尤其加强对重点国家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动态监控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等的发展步伐,建立国外技术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及时向出口企业和政府机构预警信息,包括WTO/TBT,WTO/SPS通报,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3]。

其次,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依托国内专门研究机构和研究力量,依据各项信息的关联分析和新旧资料的对比分析,预测进口国有关中药类产品安全卫生检测方法和有关进口政策、技术壁垒动态和市场走势,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目标市场情况,尽量规避出口障碍,为我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提供有效的途径。

2.2.2 传播中药文化 中药的国际营销策略首先应当加大中药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是基础,传播是关键。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中国的中药文化,可以消除西方社会对中药文化的误解和排斥,消除文化壁垒带来的中药技术壁垒。

其次可以利用现有的中医药教育资源,发展中医药涉外教育,建立中医药学科涉外培训机构,促进中医药理念和知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争取使中医药获得最大范围内的认同和肯定。

2.3 企业层面

2.3.1 规范化生产 中药是中国的特色产品,其差异性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差异性价值得到市场的认可并实现要靠质量来保证。国际上对我国中药材农药残留量过多以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的质疑,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产品的声誉,全面推行和实施GAP,GMP,GLP,GCP,GSP,规范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过程已经成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迫切需要。我们应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和中药材采集、加工、储藏的标准示范基地,使绿色地道中药材的种植形成规模经济,生产出具品牌优势的无公害绿色中药材。

其次合理开发利用药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科技手段生产高质量的药材,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中药产业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和发展。

2.3.2 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技术水平的差异,应对技术壁垒的核心策略不是在于如何被动地应付,而应积极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不断向国际标准和先进技术水平靠拢。

由于国内先进技术供给能力有限,中药质量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吸收国外最新的科技成果,掌握生产的核心技术。大胆引进和应用已经成熟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检测技术,如加酶提取技术、超临界液体萃取技术等[4]。中药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制备现代化的剂型,推出有高科技附加值的中药新制剂,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纳米中药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中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治疗效果,纳米微囊可提高机体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5]。

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小企业则可以有条件地和科研院所实现紧密型联合,对中医药科研机构或大学进行重点投资,将先进的工艺技术充分应用。

2.3.3 增强知识产权意识 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中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之一,然而,中国在过去因缺乏知识产权保护而丧失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技术法规往往表面上是技术限定,背后是专利支撑。由于WTO的透明原则,对药品处方工艺进行保密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可取,企业应更多地选择采用法律形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其次,加大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和国内外专利保护体系的研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激励中药专利产出,如设立专利申请基金,从资金上给予保障和支持,鼓励医药企业进入药品专利市场。

2.3.4 人才引进 中药产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是最基本的要素。企业应加快现代化人才培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兴药战略。首先引进具有海外工作经历、了解国际市场的高层次人才。其次可联合中医药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有计划的培养一批能够完全胜任这方面的工作的综合性人才。企业内部也应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有重点的培养一批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级管理和经营人才,使这些高素质人才为中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作用,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打好坚实的基础。

中药产品出口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比较复杂,是我国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面对的主要难题,也是我国从中药产品大国迈向中药产品强国,尤其是出口强国必须解决的问题,需要我国政府从宏观层面给予指导,企业从微观层面具体应对,行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笔者所提出的应对策略需要根据中药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及国际中药市场环境来做进一步研究,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EB/OL]. 2012-02-13. http://www. gov. cn/zwgk/2012-02/13/content_2065197. htm.

[2]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 2012-06-06. http://www. satcm. gov. cn/a/jfwj/index_8. html.

[3] 陆业.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J]. 经济学家, 2005(3):32.

[4] 袁延寿. 我国制药企业的专利战略[J]. 科技管理研究,2004(2):114.

[5] 赵贤,邵蓉. 从药品基本专利和从属专利看我国医药企业专利战略[J]. 上海医药,2005,26(6):253.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GAO Jie1, DONG Li1*, SONG Zong-hua2

(1.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00016, China;

2. 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Beijing 110061,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proposed remedial measur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oducts export faced with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BT on TCM product export with economic theories, and putting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evaluation researches. TBT can be effectively coped with by the joint effort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Not only TBT can be broken through but also TCM product export can be expanded by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the society.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countermeasure

doi:10.4268/cjcmm201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