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列昂节夫 3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列昂节夫 3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A.H列昂节夫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与马克思主义息息相关。他系统地讲述了活动、意识、个性理论,更是以活动作为个性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来阐述个性理论。本文就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个性结构、形成因素等粗谈见解,期待更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共同探讨。

关键词 个性形成和发展 因素 活动 结构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1 个性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 个性及其形成

列昂节夫以区分个性和个体概念为前提来认识个性。个体更注重主体的生物属性,其进化程度表现为生物体各种先天和后天化学反应产生的“合金”的进化。个性则是体现主体的社会属性的整体,是遗传可能性的种种特点在社会环境作用影响下的成熟过程的结果。而这些特点并不仅是个性形成的前提,也是个性形成的结果。

维列鲁学派指出,个性不是生来的,是形成的,而且是人的社会历史发展和个体发展较晚的产物。维果茨基认为,“个性是通过他在别人面前的表现才变成自身现在的样子,这也就是个性的形成过程。”由此看出社会性特点是维列鲁学派对个性概念的本质说明。列昂节夫认为,科学的任务是把个性理解为一种新的形成物,在个体的各种重要关系中,由于活动的改造而形成的。个性具有社会历史的实质。

1.2 个性的发展

个性最初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个性的形成要以目的形成过程的发展,以及相应的主体行动开展过程的发展为前提。人作为具有一定的自然特性和能力的个体而参加到历史中,并且只有作为社会关系的主体才能成为个性。

个性又是易变性与恒常性的统一体。个性发展的过程深刻地个别化而不可重复;个性在别人和自己看来都是同一个人,不会因为生活环境、个体经验或者生理变化而发生改变,体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列昂节夫指出,人的个性具有一个稳定的现实基础:个性分析的原始“单位”——主体的活动。表征着个性特点的活动的层次关系的特点是对于机体状态的“摆脱”。

个性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是由许多其本质特征取决于具体条件和情况的连贯交替的阶段组成。

个性发展的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具有阶段性。转折期的产生是个性发展的一大特点。人的个性的现实基础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是由活动实现的。当行动的丰富程度超出了他们所实现的活动的范围,就会引起它们的动机相矛盾。这种超越现象也就形成了发展的转折期。

2 个性的结构

苏联心理学家针对个性范畴“大杂烩”的状况,为区分主体“人”与“个性”试图从结构上寻求突破。结构观指出,个性由各个彼此密切联系的成分构成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整体。在此基础上,列昂节夫更加强调个性的动态特征。个性是由客观情境所造成的,但是要通过他的活动整体实现他同世界的关系。这种活动整体的特点,也就形成那种决定着形成个性类型。

如图1所示,个性差异表现在时间和空间广度上,过去和未来的东西都是个性的所有物。不仅如此,时代、民族、阶级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对象关系和社会关系内容的差异也是形成个性差异的原因。活动、动机的层次化程度也是个性差异的一个参数。动机层次化程度低可能造成不连贯的个性生活;动机层次化程度高会出现两种结果:行动与目的性动机相符,另一种则不相符。前者会造成冲突被包含在个性结构中,后者则形成与生活幸福达到一致的个性。个性的结构是一些内部表现为层次化、动机路线较为稳定的重要结构。

图1 个性的结构

此外,个性亚结构,譬如:气质、需要、欲望、情绪体验、兴趣、定势、习惯等以条件或以自己产物和转化的形式在个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

3 个性形成的因素

个性心理学理论大多数保持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二分的分析图式,表现为个性形成的二因素论:遗传论和环境论。列昂节夫则明确地提出了活动——个性的内外因思想。他提出:“外部东西通过内部东西而起作用……”同时也提出了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与之并存的思想:“内部东西(主体)通过外部东西而起作用,并由此而改造着自己。这一原理有着十分真实的重要性”。个性的结构特性明显体现出这点,动机的层次化程度及个性的亚结构等内因与外部时空、世界、民族等通过在活动中,利用工具进行交互作用,完成个性结构的构建。生活的主体最初只是表现为独立的反应能力,而这种反应能力只有通过外部事物才能发生作用,在这种外部事物中,它才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过渡。作为被改造了的主体,他在自己目前的状态中表现为外部影响的折射者,而活动是外部事物和内部东西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

4 关于个性形成理论的评价

4.1 价值方面

个性和个体概念的区分,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从心理学角度加以区分,为个性的量化研究提出新的方向。在实践上,结合列昂节夫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教学实践,为在基础教育活动中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打下理论基础。他认为,高层次化的动机与行动相符,产生生活的涵义和幸福,这也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4.2 问题之处

个性形成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并在活动中形成是值得肯定的。但人的活动不仅在社会关系内进行,与自然界关系也相当密切,他在指出个性形成内外因作用时,忽视了生物因素和自然环境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反对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而造成自然界与历史的对立,无法解释人对自然界关系中形成的某些能力及其特点。另外,对于他眼中的个性的亚结构内容研究甚少,并没有深入展开并给出方法论和具体研究。

总之,列昂节夫个性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上的理论构建。目前尚未完善,还需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A.H列昂节夫著.活动·意识·个性[M].李沂,冀刚,徐世京,杨德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 孔国忠.列昂节夫活动——个性理论评述[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3(1).

[3] 岑国桢.列昂节夫的个性理论[J].心理学探新,1983(2).

[4] 王洪礼.苏联主要个性理论之我见[J].心理学探新,19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