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向民间资本开放 更多的投资领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向民间资本开放 更多的投资领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确定在7.5%左右,是中央在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做出的重大决策,它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备受瞩目的2014年全国两会日前闭幕。本刊特邀请三位专家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深入解读。

这三位专家分别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赵锦辉博士;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博导张占斌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关峻。

经济增长7.5%左右

原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赵锦辉博士:

增长7.5%左右兼顾需要和可能

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确定在7.5%左右,是中央在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后做出的重大决策,它兼顾了需要和可能。一方面,要解决就业问题,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都需要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

另一方面,它使各方面有适当的回旋余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指出的是,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三年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在7.5%,这有利于保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定政策预期。可以预见,虽然存在一系列不利因素,但经过努力,我们完全可能实现今年的目标。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博导张占斌教授:

划出了经济增长的“上限“和”下限“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明确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就是既不冲出“上限”,又不滑出“下限”。“上限”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

与前些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7.5%左右的增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期换挡到中高速增长阶段。由于发展基数越来越大,维持过去那样的高速增长已不现实。但经济发展还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稳增长也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基础和前提。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的目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完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的合理增长,这样才能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关峻:

7.5%在全球仍属高增长速度

2012年之前,我国连续7年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2012年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7.5%,略低于前几年的水平,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适度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努力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当前,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大,特别是国际市场萎缩严重影响我国外需。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的重要对策,就是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以不变应万变,全力保持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7.5%的经济增长目标虽然略低于前些年,但在世界上仍属高增长速度,符合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增强非公经济活力

原文: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赵锦辉博士:

用改革支持非公经济

这次报告从两个方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一是在具体的项目上允许非国有资本参与。象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以前主要由国有资本经营,非公有制企业要想进入这些领域,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报告提出要在这些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二是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支持非国有资本发展。这些方法包括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央企投资的办法;制定非国有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

应该说,这些项目的推出和这些规则的制定,将有利于非公经济和国有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预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民间投资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将进一步上升。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博导张占斌教授:

后续要有配套的政策细则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放开民资准入的重点领域,在重点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打破了垄断,有助于提升行业竞争度,并催生新业务。

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的基本政策已明确,后续要有一系列政策细则作为配套,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的关键是要公开透明。其次,今后政府肯定会在简化审批程序、融资等方面为民企提供便利。再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要解决民企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问题,特别是在民企进入铁路、石油等高投资的行业中,这一点更为突出。政府可以支持引导多个民企组合成一个主体,以基金的形式去参与国企的混合所有制。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关峻:

攻克市场化改革的“最后堡垒”

在我国,特许经营特别是公用事业领域的特许经营一向被视为市场化改革的“最后堡垒”, 通过引入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方式,将本来由政府执掌的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和维护的公共职责,转移到了非公等多种成分经济主体之手。

在弥补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足缺陷的同时,打破政府垄断,在公共服务输出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将政府权威与市场功能优势有机组合,为公共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一条现实路径。

公用事业在适应市场竞争压力过程中,无疑会努力降低产品或服务成本,改善质量,提高效率。如果公用事业过度依靠政府直接投资和银行负债,必将加大金融风险。因此,鼓励非公经济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达到扩大内需和降低金融风险的双重目的。

扩大内需

原文: 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赵锦辉博士:

供给与需求双管齐下

同样是扩大内需,本届政府的思路与上一届政府还是有所区别。

表现在:一是对扩大内需的定位发生变化。上一届政府将扩大内需更多地定位为短期的刺激性政策,侧重从需求方面刺激经济。本届政府谈扩大内需,不仅将其定位为短期的需求政策,而且将其定位为长期的供给政策,强调扩大内需是重大的结构调整,要着力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二是强调要从供求两方面同时发力扩大内需。上一届政府更多地是从需求角度来扩大内需,更多地依赖扩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导致产能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本届政府谈扩大内需,不仅强调要从需求方面施策,更强调从供给方面发力,更多地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激活经济的内生动力,从而扩大内需。

三是强调要打造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这将突破行政区划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有利于推动产业转移,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博导张占斌教授:

当前应消费和投资并重

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国外需求疲软、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国际贸易摩擦多发,去年我国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贡献率已为负数。想继续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不会很明显,而且代价会很大。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把增强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主引擎,这就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当前阶段,政府发展经济的思路从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并重。同时,政府对投资的思路也产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投资结构、方向和投资体制等领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有利于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补齐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资本的参与,拉动整体经济发展,为结构转型奠定基础,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关峻:

消费是增进需求的主力

现阶段,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面临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投资率已经畸高,而且高投资率会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空间不大或后继乏力;政府购买不仅易诱发财政赤字,也会扭曲资源配置机制,远非主力;只有消费是增进需求的有效方法和主流力量,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引擎。

在“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最为稳定。在消费刚性和“调结构、促内需”的政策推动下,消费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在我国,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特征明显。未来经济转型重心在促进内需,特别是消费方面,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未来国内消费增长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