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系统论视野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刍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系统论视野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刍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用系统论的思想来全面解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环节和方面,厘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结构和联系机理,有助于找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有效的路径和措施,包括:优化整个系统,提升运行效率;加强各要素间的协调,发挥系统整体效应;强化主客体主体地位,提高工作实效;重视与社会的协作, 实现系统与环境的良性互动;构建评估机制, 有效发挥系统反馈功能。

【关键词】系统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交给高校的神圣使命。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具体实施者,该如何开展工作呢?本文拟以系统论的思想来全面解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各环节和方面,试图探索适合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和措施。

一、系统论概述

关于系统论,一般要追溯到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Bertalanfy)。他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标志着系统论的诞生。他定义“系统”是“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整体” [1],与“系统”直接相关的则是“要素”和“环境”等范畴,这一概念强调系统之中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对要素的整合。基于此简单的说,系统论是关于研究一切系统的模式、原理和规律的科学。[2] “系统论的观点总是把系统作为由从属组成部分结合成的集体成整体来对待,从来不把系统当作处在孤立因果关系中的各部分机械聚集体来对待”。 [3] 由此可见,系统论强调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它给我们的理论启发是: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

二、用系统论认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复杂,是一个庞杂的工程。从系统论视角来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和整体,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是以高校为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力,协调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因素来形成合力,以期实现立德树人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目的。而作为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参与主体的大学生,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在内容上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等方面;在空间上有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诸方面;在时间上各种影响因素有先有后,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认识了这一点,为自觉运用系统论原理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就必然具有特定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既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具有自己的若干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不仅横向间有着多维联系, 而且纵向间又有着自己的子系统或子子系统的相互作用。这就构成了一个多维的、网格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在这一复杂系统中, 各子系统都具有独特的联系机制, 具有不同的不可取代的功能。

我们不妨从主体、客体和环境三大方面来解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由高校党政行政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各院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子系统构成,同时受社会环境大系统的影响。院系思想政治工作子系统由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院系党政行政体系、教学老师和辅导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或者对象——学生群体,以及校园、社会等要素构成的外部环境这三大部分构成。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院系和客体——学生群体本身也是一个高度自治的自组织系统。这些子系统或者构成系统的各大部分之间以高校(院系)自身的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章制度、上级党政部门的指示、工作部署等为基础而形成的工作机制相关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基本功能是对大学生施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期达到立德树人之效果。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个性特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和结构性三个基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的个性特质。具体来说有如下个性特质:

第一,人本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以人为本,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健康发展为本、以大学生的人生发展为本,工作方式以引导、教育、激励为主,始终尊重人性、人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工作宗旨。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具有鲜明的人本性,任何工作和工作的任何方面、环节都要遵从之,否则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第二,政党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以党的事业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党的事业发展服务,着眼于为党的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党的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方向、立场、路线、观点。具体说,其目的就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来教育大学生,尤其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采取正确的政治行为,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自觉的为实现党当前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而努力奋斗。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坚持政党性,这是这个系统的精髓与灵魂,是其最根本的社会属性,违背这一属性,将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

第三,实践性。人以实践的方式而存在,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教育者是人,客体——教育对象也是人,其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从实践对人的意义这个角度来看,实践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存在方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工作的一种实践方式,最忌抽象空洞,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践——反思——实践”,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可见,实践性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基本属性,失去这一特性就将失去这一系统存在的意义。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

从系统论的认识高度,我们把握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性,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始终彻底的贯彻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笔者抛砖引玉谈一些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优化整个系统,提升运行效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高效运行是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和保障。要提升其运行效率就需要优化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联机制。首先,要优化教职员工的素质,提升其工作能力。广大教职员工是这个系统运作机制的创立者和践行者,他们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着这个系统以什么样的机制运作和这个机制运行的效率怎么样。其次,要优化工作制度、规范和联系机制。这是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工作和全体青年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游戏规则”,要围绕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和环境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征,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目标,逐步构建起科学、规范、系统、实践性强的制度机制。再次,要优化信息的传输、处理系统。[4]这里既包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外的信息沟通,也包括内部的信息沟通,要构建起与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有关部门,校内党政行政体系内及其与师生间、相关老师间、学生之间的信息高效传输的渠道和处理机制,畅通民主渠道,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优化系统的目的是降低系统内耗,提高对外沟通效率,全面提升系统整体功效的发挥,此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二)加强各要素间的协调,发挥系统整体效应。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原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者组成部分和要素间须按系统的运作机制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其合力,系统的整体功效才能有效发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只涉及学校学工部(处)、团委一两个部门,而是由许多人共同实施,或由不同部门共同来完成的,而且各级领导、部门、全校教职员工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上都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而又彼此相互影响。我们要从总体上把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各个要素协调一致,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调控系统,进而形成具有同向性的合力,有效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整体效应,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强化主客体主体地位,提高工作实效。师生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关系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包括课程教师和政治辅导员)都有育人职责,这是整个系统各种关系的主体。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关系的主体地位才能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抓住“牛鼻子”。 [5]因此,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道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程中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一个要素,又具有其独立性、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个体的个性、要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 要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 结合教育内容、目标、任务等因素设计教师与学生间互动的最优方案,促其自觉能动地实现思想政治的自我转化,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重视与社会的协作,实现系统与环境的良性互动。环境是组织系统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组织系统都与其周围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因此,高校要根据外部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措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及高校的教育者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协作,整合相关要素的力量, 发挥协作效应, 形成内外一致的强大合力。实际工作中,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途径,发挥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社会、学校与虚拟社会(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协同一致,有机统一。这样,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而都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局面。

(五)构建评估机制,有效发挥系统反馈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测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是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重要反馈机制。有效发挥系统的反馈功能将有助于有效的调整和评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高校党政领导及时有效地掌控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局。[6]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和效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渗透性、长期性等特点,因此,须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评估机制,把教育目标和考核评估统一起来,遵循“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考核评估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坚持方向正确、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知行统一等原则的前提下,结合高校的实际,逐步确立和完善针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尽可能科学的指标体系、检测程序和评估方案,充分发挥反馈功能,着力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2]E.拉兹洛著.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13.

[3]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5]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历史与现状[J].国外社会科学,1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