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便携产品3.5毫米多标准耳机接口的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便携产品3.5毫米多标准耳机接口的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至今日,手机的耳机接口越来越趋于标准化,不再是以前的各家自订标准。以前的8 p i n接口,1 2 p i n甚至更复杂的接口都是只有各家设计公司才知道具体定义。甚至同一家公司的耳机都有许多种,一旦耳机丢失,便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基于标准化和通用性的考虑,各大联盟纷纷联合,制定了相关标准,直径3 . 5毫米的耳机接口便成了共识,具体到管脚定义顺序,又可以细分为欧盟标准O MT P ( o p e n mo b i l e t e r mi n a l p l a t f o r m)的L / R / M/ G和美式标准C T I A ( C e l l u l a r T e l e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I n d u s t r y As s o c i a t i o n )的L / R / G / M,其代表分别是诺基亚、索爱和苹果、摩托罗拉。其最主要的区别就是GND和MI C位置正好对调。

针对耳机标准的差异化,又要满足欧美不同市场的需求,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手机主流厂商的设计,如图1所示。

若手机需要支持欧标耳机,则耳机连接器的P i n 3是MI C , P i n 4是G r o u n d ,那么与之对应的R 1 = 0Ω, R 2 = NC ( No t c o nne c t ) , R3 =0Ω, R4 =NC;反之,如果手机需要支持美标耳机,则耳机的连接器的Pi n3是G r o u n d , P i n 4是MI C ,那么与之对应的R 1 = NC , R 2 = 0Ω, R 3 = NC , R 4 = 0Ω。如果针对需求明确的欧标或者美标耳机设备,这种方式也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考虑到很多手机都支持F M r a d i o功能,所以按照惯例这里命名GND为GNDA并通过电感或磁珠等方式接到真正的手机地上。

下面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这种设计给用户和设计者所带来的影响。

1 . 为了满足支持不同制式耳机的手机,用户针对不同类型手机需要配备不同耳机,耗费了更多的成本,减弱了通用性。特别是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一旦更换不同制式耳机的新手机,不得不舍弃以前花高昂代价购买的耳机,重新购买新的不同制式的耳机,导致不好的用户体验。

2 . 设计维护成本的增加。设计者为了满足欧洲和美洲标准的耳机的不同需求,增加器件例如多种零欧姆电阻,导致设计烦琐化,同时导致同一款产品针对不同市场需要不同的B O M表,以及维护不同B O M版本带来的维护成本。

3 . 无法区分三端四端耳机。如果用户插入三端耳机,若手机不做耳机三端/四端检测,那么手机判断到耳机插入后会开启MI C B I AS电压,导致系统增加0 . 5 mA的待机电流。若用户忘记拔掉耳机,那么手机待机功耗将会大大增加,极大地减少了待机时间。若在此过程中有电话进入,系统因不能判断三端耳机,会出现听到对方声音而对方听不到自己声音的问题。

鉴于两大耳机标准的差异化,我们能否考虑在手机端做到兼容设计,完全自适应的支持两种耳机接口,给用户带来更加体贴和友好的体验呢?F a i r c h i l d的耳机检测及自动配置的器件F S A8 0 4 9便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设计的,作为业界第一个几乎纯硬件解决方案,它以1 . 1 6 mm×1 . 1 6 mm的极小尺寸可以满足便携产品的应用需求。

我们再来看看F S A8 0 4 9方案的结构和应用框图,如图3所示。

其中E N由基带芯片的GP I O控制输出,拉高为工作状态,拉底为使能禁止,以便于芯片的功耗降到最低,此时芯片整体耗流为1 0 0 n A。C E X T可以悬空或者外接电容,来决定内部MI C / GND切换开关的缓慢打开和关断时间。

MI C脚将从耳机端接收到的微小信号经系统的MI C B I AS上拉(与MI C的F E T组成初级放大电路放大MI C的小信号),然后输入到系统的MI C 后经系统内的前置放大器放大再进入音频处理系统。

再来看看芯片是如何工作的,下面介绍芯片的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在正确配置耳机与对应接口并插入耳机的情况下,经ADC测得MI C端电压V 1 ,以及耳机不插入MI C端电压V 2 ,并记录。

其次,在手机端,系统上电完成后,我们通过双通道模拟开关S e l选通B 0通道。

然后,ADC监控MI C端电压,若电压不为V 2 ,则表明有耳机插入。AD C产生中断并上报AP处理,并记录此时的端电压V 3 .

最后,应用处理( AP )根据测得的MI C端电压判断。若V 3 = V 1 ,则插入的耳机为L , R , MI C , GND。若V 3≠V 1 ,再通过S e l选通B 1通道,检测MI C端电压V 3并记录, V 3 = V 1 ,则插入的耳机为L , R , G ND , MI C。若V 3≠V 1,则插入为三端耳机L , R , G N D。

至此,判断并配置正确通道完成,手机与耳机建立正确的工作模式。

此方案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皆可行,那么与飞兆半导体的专用耳机接口芯片相比又有何不同呢?

1 . 分立方案需要软件的参与,并占用应用处理器的处理时间,占用系统ADC资源,增加设计和调试的复杂度。相反,F S A8 0 4 9几乎纯硬件方式,自动识别自动判断,全程几乎无须应用处理器的介入,简化了设计,减少了调试时间。

2 . 分立方案需要一直打开手机端的MI C B I A S,与MI C B I A S一起完成判断。如果MI C B I AS发生变化,需要重新配置并调试。且时下流行的A p p l e高级耳机里是数字MI C , MI CB I AS电压更高,很难实现对A p p l e高级耳机和普通欧标美标耳机的兼容。而F S A8 0 4 9的判断机制是无须MI CBI AS的参与的,经验证对时下所有流行耳机皆可兼容。同样的设计可移植到其他项目。同时因为F S A8 0 4 9在耳机插入初并未打通内部模拟开关,MI C B I AS有足够的充电时间给隔直电容充电,避免用户听到耳机插入时的p o p - c l i c k。

3 . 设计成本不菲。考虑到必须让耳机的地与手机的真实大地阻抗尽可能的小,需要选用通道导通电阻尽可能小的模拟开关,与F S A8 0 4 9芯片内部1 0 0 mΩ的开关相比,其整体成本接近甚至高于F S A 8 0 4 9方案的成本。

飞兆半导体致力提供提高用户体验,解决客户移动领域各种问题的模拟解决方案,后续还将推出一系列音频接口类芯片,包括F S A8 0 4 9的升级版本F S A8 0 5 0方案以及带线控功能的耳机接口智能识别并配置的高端方案F S A 8 1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