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利用丁字形账户轻松编制常用财务会计报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用丁字形账户轻松编制常用财务会计报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三个主要环节。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因为标准账簿登记繁琐、速度慢、工作量大,会使原本复杂的报表编制显得更为复杂。该文从一个实用的角度,阐述了利用丁字形账户来编制常用财务会计报表的方法。文中明确了在丁字形账户草稿中,有余额的账户是用来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无余额的损益类账户是用来编制利润表的。

关键词:试算平衡;丁字形账户;余额

常用的财务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它们的编制方法对于一个学生或是一个即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是一项望而生畏的复杂工作。现实生活中一般采用标准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核算出数据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速度慢、工作量大,如果采用丁字形账户草稿法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要轻松很多。丁字形账户不但能快速计算出各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而且避免了标准账簿的翻阅难度,丁字形账户能在一个平面上浏览,最重要的是能快速试算平衡。

如何利用丁字形账户编制常用财务会计报表呢?

一、首先,根据期初所给余额资料开设丁字形账户

一个企业上期期末资料结转到本期就是本期期初资料,根据期初资料将所有余额账户开设丁字形账户。

根据期初资料开设的所有丁字形账户,必须试算平衡:

所有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订

二、将本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到丁字形账户中

三、将所有丁字形账户提供的数据试算平衡

在所有经济业务登记到丁字形账户中后,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并试算平衡:

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

四、用丁字形账户的数据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在丁字形账户草稿中,所有损益账户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这类账户要使用其发生额来编制利润表。

在丁字形账户草稿中,有余额的账户,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成本类账户,它们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源。

在编制顺序上,要先编制利润表,后编制资产负债。因为中期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本年利润”和年度资产负债表上的利润分配中的“未分配利润”的数据是利润表提供的数据。

利润表的编制具体分四步: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亏损)。

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资产负债表的具体编制:

在丁字形账户草稿中,将所有余额的账户,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成本类账户,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数据,为了防止漏掉数据造成资产负债表数据不平衡或编制不成功,用勾划丁字形账户法是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在具体编制过程中分下列五种不同情况:

1.资产负债表中的部分数据直接根据丁字形账户中的总账科目的余额直接填列的

例如:“应付职工薪酬”、“短期借款”等。

注意:在丁字形账户草稿中将“应付职工薪酬”和“短期借款”等账户划上使用标记。如“√”。

2.资产负债表中是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的

例如:贷币资金=库存现金余额+银行存款余额+其他货币资金余额。

在丁字形账户草稿中,将这3个丁字形账户划上使用的“√”标记。

3.资产负债表中有些项目是根据明细科目的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净额填列的

例如: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所属明细账借方余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4.资产负债表中有些项目是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和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例如: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长期借款”所属明细科目将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

5.资产负债表中有些项目是根据各账户余额分析填列

例如: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余额―存货跌价准备。

最后,在丁字形账户草稿中,检查所有的账户是否都划上了“√”使用的标记。总之,资产负债表编制成功与否,要反复检查丁字形账户草稿中的账户数据是否使用完毕。

五、结束语

用丁字形账户草稿法,编制两表之后,并不意味着标准账簿就不用登记了。也就是说,丁字形账户草稿使用之后,照样要登记标准的账簿,更好的是丁字形账户草稿可以和标准账簿进行相互核对。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