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班级管理中多激励、少批评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班级管理中多激励、少批评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对班级的管理中,不仅要看到学生的缺点,还要包容学生的缺点。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教师不能够只是对学生简单的粗暴批评,更需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对他们多多鼓励,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学生向上。

关键词:激励措施;班级管理;小学教育;原则;方法

一、班级管理工作的激励措施

(一) 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激励措施的理论基础。

激励,是指利用某种外部的诱因来激发人的心理,让人自内心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在此激励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发挥出平常不能够发挥的巨大潜能。而作为一门科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通过激励,对学生从外部进行引导,从而促使学生在内心里决定努力向上,从自身来得以发展和完善。

(二) 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激励措施的标准。

1、首先要将学生内心与外部鼓励相结合。教师要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从外部对学生进行激励,在活动中要重视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表扬中得到愉悦感。同时在鼓励他们的过程中,使学生从自身觉醒,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和努力做好的决心和信心。

2、针对小学学生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的同时必须设立一定的物质奖励。虽然说在管理工作中,作为主导的和持久的形式是精神奖励,但是也需要用物质奖励来鼓励学生。对于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他们获得比较优秀的成绩或者做出良好的行为时要给与他们一定的物质帮助。但是要注意物质奖励不能过分,而要适度。

二、激励措施要以关爱尊重学生为基础

三、小学学生的特点。

小学学生由于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既不像初中或高中生能够完善的照顾自己,也不像大学生能够独立承担责任,他们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掌握小学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更好的激励他们。

小学学生具有好动性,所以不要总是苛求他们在课堂上呆若木鸡,对于好动的孩子严厉批评,只会扼杀他们活泼的天性。小学生才刚刚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他们就如同一张简洁的白纸,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要尽量多的使用鼓励,而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小学生还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多多表扬优秀的学生,设立榜样,让小学生有一个学习的目标。

四、如何尊重和关心爱护学生。

(一)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独立意识。小学学生由于未达到成年年龄,一些想法和认识往往得不到成人的认可。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小,不能够接受思想教育,所以就不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和意识。

(二) 要学会关心爱护学生。教师要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同时要关爱每一个学生,而不能只是突出重点,这样会使一些问题较多的学生丧失信心,不利于学生的全体成长。

五、在班级管理中激励学生的方法

(一) 要在学生的心中设立目标,激励他们向目标前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榜样的力量不言而喻。对于处于模仿性最强的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的模仿性更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所听所看给自己设立一个榜样,并向其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他们有时选择的榜样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建立自己的积极的榜样。例如我国历史上的科学家,民族英雄亦或是自己身边的同学甚至是班主任自己。当学生心中有自己的正确的榜样时,就会不自觉的向心中的榜样靠近,模仿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当学生受到自己榜样的表扬时,激励措施就会显示出作用,孩子的进步也会非常的明显。

(二) 要有敏锐的目光,学会观察学生。

一个小学班集体有几十名学生构成,教师要从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细致的观察每一位学生,掌握他们的优缺点,然后才能正确的使用激励措施。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在班级中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教师在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时,要突出表扬一些热爱集体的行为。只有学生有了集体意识,他们的行为才会正确。当发现学生的错误行为时,比如不爱劳动等,不能只是批评他们,而要通过精心的教育,如让他们通过一些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心中的抵触情绪,更好的纠正自己的行为。

(三) 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关于如何鼓励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动。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参与,都有得到表扬的机会。例如在组织跑步比赛时,不仅运动员有奖励,拉拉队也有奖励,组织管理的学生也有奖励,这样会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但是在此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评定的准则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因为小学生正处于心理自律的阶段,他们不仅习惯观察别人,也重视外界的评价。当他们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很容易丧失积极性,这种心理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意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机会,更要注重准则的公平性。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是学校在组织教育时的一个最基本的形式。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作为直接管理学生的人员,不仅要协调好班级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帮助小学学生形成自己的良好品德。班主任不仅要学习管理的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多激励,少批评。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会建立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真正的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