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才红利:江苏发展的比较优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才红利:江苏发展的比较优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苏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人口红利是短板,人才红利是优势。当前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现代人才红利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是江苏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最大红利。

倒逼机制: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在中国的发展中,人口红利不可忽视,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廉价劳动力,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产品制造基地,以微薄的毛利积累推动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人口素质层次较低,全国的劳动力大部分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规模庞大,但在世界产业链中仅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毛利小得可怜,利润大都被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占有。时到今日,我们又面临着新情况:一是农民工供给逐年萎缩,东南沿海省份“民工荒”一年重似一年,尤其是技能民工更是奇缺;二是农民工工资逐年提高,很多微利企业已经难以为继;三是低层次的农民工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

当前,经济基本面因素出现根本变化,经济增长的现有动力源泉逐渐衰竭,可持续发展面临历史性挑战。依靠劳动力数量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开始动摇,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增大,廉价劳动力优势难以再续。特别是我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发展将发生重大转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指出:“根据入口预测,我认为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的转折点。其实,根据最新的人口数据,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个转折点目前已经到来。”人口结构之转折形成了转型发展的倒逼机制,发展必须要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人才红利:江苏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说人口红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粗放的外生特征,那么人才红利具有的则是集约的内生特征。对江苏而言,只有集约、内生的人才红利才是最可靠的红利。早在2003年吹响“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号角之后,江苏就在全国率先作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决定,确立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格局;进入“十二五”,又把创新驱动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部署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形成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江苏最早感知到人口红利弱化的影响,及时将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创造人才红利上,确定了自己发展的比较优势。

首先,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为创造人才红利打下基础优势。江苏省依托经济国际化的领先优势、城市化的集聚优势、工业化的规模优势、科教和人才的优先发展优势,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在产业结构方面,得益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已形成一产稳固、二产主导、三产加快的发展格局。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也相应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序转移,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对GDP增长贡献率日渐协调。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势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的作用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科技贡献率持续提高,创新驱动作用增强,为发展人才红利创造了先发优势。江苏省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着力将创新驱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一方面,坚持把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作为根本保障,大力鼓励和支持知识创造,较早颁布实施省级层面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积极创建全国唯一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多项专利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另一方面,坚持把优化区域创新布局作为关键支撑,加快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氛围浓厚、竞争力强的创新区域。目前,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5.2%,成为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正是为了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挑战,江苏将压力变成转型升级的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着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发展人才红利的先行者。

第三,人才引领作用日益明显,人才投入持续加大,为发展人才红利提供动力优势。近几年,江苏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把科教与人才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全面确立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全省大幅度增加人才投入、大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大力度培养培训人才、大范围用好用活人才,奠定了人才率先发展的长远战略优势。多年来,江苏实施的“双创计划”、“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科技镇长团”、“教授博士柔性进企业”等多项重大人才工程成效显著,既有力推进了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又引导各类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汇聚,为增创江苏科学发展新优势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化改革:发展人才红利的根本动力

发展人才红利的根本动力是改革创新。也就是说,江苏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人才红利离不开改革红利,没有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就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也不能得到发展。为此,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创新和落实人才政策,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才政策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在人才制度建设上取得较大进展。

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模式。发展江苏人才红利,要更加重视人才的引领作用,实现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一是解放思想,切实打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氛围和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为人才创新创业奠定思想、文化基础。二是积极构建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中心的人才发展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和发展。三是积极构建以人才创业孵化园为中心的企业主导型的人才创新创业模式,促进人才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快速、高效结合。四是积极构建以产业技术应用为中心的高校、科研院所主导型的人才知识转化模式,促进人才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精心打造产业技术应用研究“。一院多所”模式,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依托自身优势成立产业技术应用研究院。五是积极构建以高端服务为中心的人才服务类企业主导的人才创业扶持模式,促进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市场调节人才的需要和供给,调节人才结构,决定工资待遇。政府从管理人才资源转为服务人才资源,从微观配置人才资源转为宏观调控资源。畅通人才流动和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现有人才管理改革实验区建设的同时,推广成功经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高校、企业、民间人才服务公司创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创业孵化园区,把这些园区办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区、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先进科技成果和先进生产力创造的示范区。

建立人才红利转化机制。人才体制的改革创新,要在巩固优化政府组织优势的基础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形成人才配置和培育市场化的优势,推动各种形式的高端人才服务产业化,推动企业等用人单位主体到位,推动各类人才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活力,构建有利于人才优势转化的社会环境,大力提高转化效率。要把推动人才红利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人才质量和使用效益上,着力激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以及人才服务业的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转变人才发展方式,着力培育开放型的人才发展新优势,为江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培养大批国际化的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